授课
班级
文117班
授课
时间
45分钟课型新授课
课题选修1-1 第一章 1.3 简单的逻辑连接词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数学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2.能正确地利用“或”、“且”、“非”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
3.知道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重点正确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并能正确表述这“p
∧q”、“p∨q”、“⌝p”这些新命题。
难点
简洁、准确地表述新命题“p∧q”、“p∨q”“⌝p”并能判断其真假性
教具
教学
方法
1.3 简单的逻辑联接词
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命题。
且:
或:
非:
几种常用词的否定: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说明复
习
旧
知
一、复习回顾
命题的概念: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
叫命题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
误的命题叫假命题
(1)12>5
(2)3是15的约数
(3)0.5是整数
(4)3是15的约数吗?
(5) x>8 都不是命题。
[师]:上课,同
学们,前面我们
学习了命题,现
在请观察黑板,
然后告诉我这
五个语句是不
是命题,如果
是,请判断真
假。
[生]回答教师提
问
(1)是真命题
(2)是真命题
(3)是假命题
(4)不是命题
(5)不是命题
(6)
复习之
前学过
的有关
命题的
知识,为
学生学
习新课
打下基
础
引
入
新
知
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
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文艺
批评家“狭路相逢”。
这位批评家
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
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一边高
傲地往前走,一边大声说道:“我
从来不给傻子让路!”面对如此尴
尬局面,但见歌德笑容可掬,谦恭
地闪在一旁,一边有礼貌地回答
道:“呵呵,我可恰恰相反。
”结果
故作聪明的批评家,反倒自讨个没
趣。
[师]很好,看来
同学们已经掌
握了知识,那接
下来我们来看
一则小故事。
提问:批评家的
话是什么意思:
(1)我不给傻
子让路(2)你
歌德是傻子(3)
我不给你让路。
歌德的反击:
(1)我给傻子
让路(2)你批
评家是傻子(3)
我给你让路
[生]一起阅读小
故事并回答下列
小问题。
用一个
有趣的
故事来
引起新
课,增加
虚席兴
趣
探
究
⑴10可以被2或5整除;
⑵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师]很好,那我
们现在开始新
课的学习,先请
[生]
观察黑板上的命
题并讨论特点
让学生
先对所
要学的
新
知
⑶0.5非整数.
像这样“或”、“且”、“非”称为逻
辑联结词.
我们常用小写拉丁字母p,q,
r,…表示命题,上面命题⑴⑵⑶
的构成形式分别是:p或q;p且q;
非p.非p也叫做命题p的否定.非
p记作“p”,“”读作“非”(或“并
非”),表示“否定
同学们观察黑
板上的语句,思
考有什么特点
知识有
一个了
解
深
入
探
究
1.联结词“且”(and)
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
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
个新命题,记作p q
∧,读作“p
且q”.
思考:如何判定命题p q
∧的
真假?
当p,q都是真命题时,p q
∧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
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
命题。
P q p q
∧
真真真
真假假
假真假
假假假
[师]
例2.根据
下列命题中的p,
q ,写出命题
p q
∧。
(1)p:矩形的
对角线互相平分,
q:矩形的对角线
互相垂直;
(2)p:
2
是
无理数,q:
2
大
于1
[生]
解:
(1)
p q
∧:
矩形的
对角线
互相垂
直且平
分。
(2
)2是
大于1
的无理
数。
巩
固
练
习
1.命题“方程x2=2的解是x=
2
±是( )
A.简单命题
B.含“或”的复合命题
C.含“且”的复合命题
D.含“非”的复合命题
2.用“或”“且”“非”填空,使
命题成为真命题:
3
.(
1
)
x
∈A∪B,则x∈A__或__x∈B;(2)x∈A∩B,则x∈
A__且_ x∈B;
(3)a、b∈R,a>0__且____b>0,
则ab>0. 3.把下列写法改写成
复合命题“p或q”“p且q”或“非
p”的形式: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
1.“或”、“且”、“非”这些词叫
做逻辑联结词;
2.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
单命题;
3.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
“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
题.
4.逻辑符号:
“或”的符号是“∨”,“P或q”
记作“P ∨q”;“且”的符号是
“∧”,,
“P且q”记作“P∧q”;“非”
的符号是“┑”,,“非P”记作“┑
P”.
5.否命题的关键词的否定.
作业P20 习题1.3 A组:1,3
B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