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夹砂石换填专项施工方案

夹砂石换填专项施工方案

广元市儿童福利院灾后重建工程
四川骏龙建设有限公司 二0 一 0年八月九日
、工程概况
本工程名称广元市儿童福利院,位于广元市利州区莲花村。

东临
夹砂换填专项施工方案一
_
制核
编审
规划环城路。

总建筑面积为12037.08m;1#、2#、3#娄均为四层。

1#、
2#楼先施工,3#楼待前两栋楼竣工后再行施工
按设计要求,该工程的独立柱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

设计承载力特征值f ak=230KPa基坑开挖后,经过残积土、粉质粘土(图7-0 )。

在挖至粉质粘土层后,对基坑进行夹砂卵石换填,并分层夯实。

厚度
控制在砂卵石换填最薄处为130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二、夹砂换填施工原则
砂和砂石地基是采用砂、鹅卵石和泥土的混合物,经分层夯(压)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提高基础下部地基强度,并通过垫层的压力扩散作用,降低地基的压实力,减少变形量,同时垫层可起排水作用,地基土中孔隙水可通过垫层快速地排出,能加速下部土层的沉降和固
由于砂颗粒大,可防止地下水因毛细作用上升,地基不受冻结的影响;能在施工期间完成沉陷;用机械或人工都可使地基密实,施工工艺简单,可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等特点。

适于处理3.0m 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包括淤泥、淤泥质土;不宜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渗透
系数小的粘性土地基。

三、施工要求
1.材料要求
(1)砂
宜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当用细砂、粉砂时,应掺加粒径20~50mm的卵石(或碎石),但要分布均匀。

砂中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含泥量应小于5%,兼作排水垫层时,含泥量不得超过3%。

(2)砂石
用自然级配的砂砾石(或卵石、碎石)混合物,粒级应在50mm
以下,其含量应在50%以内,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含泥量小于5%。

2.构造要求
垫层的构造既要求有足够的厚度,以置换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土层,又要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垫层向两侧挤出。

(1 )垫层的厚度
垫层的厚度z 应根据垫层底部软弱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即作用在
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标准值)与附加压力(设计值)之和大于 软弱土层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图7-1),并应符合下式 要求:
1-基础;2-砂垫层;3-回填土
式中Pz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 ),可根据基础不同形式
分别按以下简化式计算:
条形基础p z b^ (
7-3

b 条形基础或矩形基础底面的宽度(m );
l ——矩形基础底面的长度(m ); p ——基层底面压力(kPa );
Pc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 ); z ---- 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m );
0 ――垫层的压力扩散角,可按表 7-3采用;
Pcz ——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 )
;
矩形基础
P z
bl(P P c )
(b 2ztg )(c 2ztg )
(7-4)
faz——经深度修正后垫层底面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表7-3
压力扩散角
2 .当0.25V z/b v 0.5时,9值可内插求得。

按公式(7-2)确定垫层厚度时,需要用试算法,即预先估计一个厚度,再按式(7-2)校核,如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增加垫层厚度,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垫层的厚度一般为0.5~2.5m,不宜大于3.0m,否则费工费料,施工比较困难,也不够经济,小于0.5m则作用不明显。

(2)垫层的宽度
垫层的宽度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可按下式计算:
b'> b + 2ztg9 (7-5)
式中b'——垫层底面宽度;
9 ――垫层的压力扩散角,可按表7-3采用;当z/b v0.25时, 仍按表
中z/b= 0.25取值。

其他符号意义同上。

垫层顶面每边宜超出基础底边不小于300mm,或从垫层底面两
侧向上按当地经验的要求放坡。

大面积整片垫层的底面宽度,常按自然倾斜角控制(图7-2 )适当加宽
图7-2砂或砂石垫层
(a)柱基础垫层;(b)设备基础垫层
1-柱基础;2-砂或砂石垫层;3-回填土;4-建筑基础
a -砂或砂石垫层自然倾斜角(休止角);b-基础宽度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7-4选用,并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

各种垫层的承载力表7-4
注:1.压实系数小的垫层,承载力取低值,反之取高值;
2. 重锤夯实土的承载力取低值,灰土取高值;
3. 压实系数入c为土的控制干密度p d与最大干密度p max的比值;
土的最大干密度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碎石或卵石的最大干密度可取
2.0~2.2t/m3。

四、施工措施
1.施工工艺方法
(1)铺设垫层前应验槽,将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清除干净,两侧应设一定坡度,防止振捣时塌方。

(2)垫层底面标高不同时,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分层铺设时,接头应做成斜坡或阶梯形搭接,每层错开0.5~1.0m,并注意充分捣实。

(3)人工级配的砂砾石,应先将砂、卵石拌合均匀后,再铺夯压实。

(4)垫层铺设时,严禁扰动垫层下卧层及侧壁的软弱土层,防止被践
踏、受冻或受浸泡,降低其强度。

如垫层下有厚度较小的淤泥
或淤泥质土层,在碾压荷载下抛石能挤入该层底面时,可采取挤淤处理。

先在软弱土面上堆填块石、片石等,然后将其压入以置换和挤出软弱土,再做垫层。

(5)垫层应分层铺设,分层历或压实,基坑内预先安好5m x 5m 网格标桩,控制每层砂垫层的铺设厚度。

每层铺设厚度、砂石最优含水量控制及施工机具、方法的选用参见表7-5。

振夯压要做到交叉重益1/3,防止漏振、漏压。

夯实、碾压遍数、振实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用细砂作垫层材料时,不宜使用振捣法或水撼法,以免产生液化现象。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铺设厚度及施工最优含水量表7-5
(6)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在饱和的软弱地基上铺设垫层时,应加强基坑内及外侧四周的排水工作,防止砂垫层泡水引起砂的流失,保持基坑边坡稳定;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500mm以下。

(7)当采
用水撼法或插振法施工时,以振捣棒振幅半径的 1.75倍为间距(一般为400~500mm)插入振捣,依次振实,以不再冒气泡为准,直至完成;同时应采取措施做到有控制地注水和排水。

垫层接头应重复振捣,插入式振动棒振完所留孔洞应用砂填实;在振动首
层的垫层时,不得将振动棒插入原土层或基槽边部,以避免使软土混入砂垫层而降低砂垫层的强度。

(8)垫层铺设完毕,应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禁小车及人在砂层上面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走。

五、质量安全
1.质量控制
(1)施工前应检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及砂、石拌合均匀程度。

(2)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压实系数。

(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砂及砂石地基的承载力。

(4)砂及砂石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如表7-6所示
砂及砂石地基质量检验标准表7-6
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检查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