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决定一生的32条人生忠告:全集珍藏版_第三十条忠告 严格要求自己

决定一生的32条人生忠告:全集珍藏版_第三十条忠告 严格要求自己

一个人或许可以在缺乏教育和健康的情况下获得成功,但一定无法在没有自制能力的情况下获得成功——那与众不同的自制能力,能让一个人冲破一切险阻而闯到最前面去。

成大事者当自律胡林翼年轻时,曾是一个游手好闲、行为放荡的花花公子。

在岳父陶澍担任两江总督期间,胡林翼陪送岳母前往南京督署看望他。

他目睹南京城中的六朝金粉,纸醉金迷,顿时游兴大发,也忘记了他在南京是总督大人的娇客身份,竟然在秦淮河钓鱼巷等处的歌榭灯船中流连忘返起来。

有人将胡林翼这种有伤风雅的行为告知陶澍,请陶澍加以督教制止。

陶澍却说:“润芝之才,他日为国勤劳,将十倍于我。

从此当无暇行乐,此时姑纵之,以预偿其日后之劳也。

”自始至终没有干涉胡林翼的放纵行为。

几年后,胡林翼在中进士点翰林之后,仍然秉性难收。

一天晚上,他与周荇农一同到娼家,忽然巡逻士兵赶到,周荇农为人机警,赶紧避进厨房,化装成厨师,免于被执。

胡林翼和其他诸人来不及逃走都被缚送兵马司讯处。

因为是现任翰林,恐受处分,不敢言真姓名,因此很受了一番羞辱。

释放后,他说周荇农临难相弃,友道不终,当即与他断绝了来往。

总而言之,胡林翼从读书时代以至做官入仕,始终都是放荡不羁的。

但自从他捐纳出任知府之后,就有了显著的转变,一扫当年不节的秉性。

胡林翼在陕西赈灾案内援例捐纳为知府,按常理可以自行指定前往候补的省份。

当时胡林翼所自行指定的,是贵州省。

贵州素来地薄民贫,服官者视为畏途,而胡林翼居然自请旨分贵州,令很多人很是意外。

胡林翼请旨去贵州的目的,正是希望要利用当地的恶劣条件来磨炼他自己的意志。

由于这种抱负,到贵州不久,他的声誉便迅速传扬开来。

胡林翼到贵州上任后,历任安顺、镇远、思南三府知府,继补黎平府知府,升贵东道,共计在贵州的时间前后7年。

他之所以会在7年之中被贵州当局调来调去,是因为他一到安顺之后,就显出他才能十分出众,才被贵州当局倚重。

不管那个地方的寇乱有多么严重,只要胡林翼一去,均能最短期间之内平定。

因此他更为本省巡抚所重视,不但屡次奏保,而且在数年之内,由候补知府升为实授知府,更升为贵东道。

自此以后,他的仕途生涯迈向了另一个新的开始。

因战乱而民生凋敝、残破不堪的湖北,经由他一手整顿,没过几年就奠定了富强的基础。

没过多长时间,他坐上湖北巡抚的席位。

在胡林翼官运亨通的时候,他愈来愈感觉到,官位愈高,责任愈重。

因此,他对自己的约束也就更严。

砥砺德行学问,以求日有进益。

他之所以能和自律甚严的曾国藩并列成为湘军的统帅,主持湘军根据地,成就“再造中兴”的功业,与他严格自律、积极进取是分不开的。

胡林翼在担任翰林时,还是一个放荡不羁而性喜冶游的花花公子,在经过了一番挫折之后,就全方位要求自己,最终变成了一个勤于吏事而极能吃苦耐劳、畅晓兵事的贤能的地方官,这种转变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一个志在大有成就的人,必须知道限制自己。

否则什么都想做,往往什么都做不成,而终归失败。

”靠这一思想指导,黑格尔既博览群书,又学有所专,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就连马克思都要从他那里汲取思想的营养。

一个精力不集中的人,是难以在某一领域取得突破的。

因此,我们必须要约束自己,制约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记住拿破仑的这句话:“我们唯一能控制的便是我们的头脑,如果我们不能控制它的话,别的力量就会来左右它了”自制自律的孔圣人孔子因为家境不好,少年时不得不上山打柴。

孔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做起事来特别认真,要求也特别严格,打柴也是一样。

别人打一捆柴就回去了,可孔子却要打几捆柴。

有一次,他照例上山打柴。

来到山林深处,累得一身汗。

正当他要坐下来歇息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悦耳的琴声。

这琴声实在是太美妙了,孔子不由得被吸引了过去。

他走了好长一段路,才发现有一个老人在一棵松树下抚琴。

美妙的琴声就是从那里传过来的。

他知道,贸然前往是很不礼貌的。

因此他轻手轻脚地一点点走近,躲在一棵大树背后坐下听老人抚琴。

听着美妙的琴声,孔子觉得一切都沉静了,只有琴声勾画的美丽景象。

慢慢地,他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陶醉其中,忘了自我。

老人弹完一曲离去,孔子还沉浸在那里。

等孔子发现没有了琴声睁开眼时,才发现老人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已经走了。

孔子猜测老人一定是因为他的打扰才走的,心里很内疚。

第二天,他还是照样去打柴,又听到了琴声。

他不想再去打扰,但是打完柴,他又忍不住朝琴声的方向走过去。

这次他坐得远一些,不想被老人发现。

但是,又和第一天一样,等他睁开眼的时候,老人又走了。

他觉得更加对不起老人家了。

孔子第三天边上山,边告诉自己,今天见到那个老爷爷,一定要向他赔罪。

因此,他一上山就很快地把柴打好,然后沿着前两天的路去找老人。

看到老人在抚琴,他也不上前,只站在一边听。

没想到这次,这位老人弹了一会儿就停了下来。

孔子赶紧上前赔罪,他认真地说:“老人家,对不起。

这两天打扰您了。

我并不想这样的,但是您的琴声实在太好听了,所以就忍不住过来。

请您别生气,我今天是特意来给您道歉的,以后我再也不来打扰您了。

”“好孩子,你太认真了。

我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啊!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来这里?”“我叫仲尼。

我每天都来这里打柴,听到您的琴声才过来的。

晚上回去我还要跟着母亲学识字。

”“那我考考你,看你认识几个字了?”老人说着出了几道题。

没想到孔子很利索地都回答对了。

老人大喜。

“好孩子,你真是聪明。

你学过音律吗?”“没有。

我家里穷,没有这样的条件,不仅没有音律的书,也没有钱去买琴啊。

”“那你想学琴吗?”“虽然没有学过,但我很喜欢听琴,也很想有这样的机会学。

”老人听了,更加欢喜:“既然如此,你就跟我学吧。

”孔子听了大喜:“谢谢师父错爱,我一定会努力的,不辜负您的厚爱。

”从此,不管严冬还是酷暑,孔子每天上山打完柴,便坚持学琴。

他学得很刻苦,有时在路上走他也会把音律复习一下。

他进步也很快,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并不只如此,他在学习中还不断创新,琴艺出神入化。

后人形容他的琴音是“余音三日绕梁”。

孔子后来又自学礼仪。

精通各国礼仪,为他日后周游列国打下了基础。

在这样不断自我提高,不断自我完善下,孔子最终成为一位圣人。

大凡成就卓著的人,都是数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自制自律的结果。

只有从点滴的知识开始学习,坚持不懈,才能使我们逐步培养的自制自律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

严格要求自己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够取得事业上的突破。

如果一个人不能够自觉地运用各种社会规范来指导、约束和检点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不逾矩”,只会成为一个失败的人。

一个大人物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他说:“我们唯一能控制的便是我们的头脑,如果我们不能控制它的话,别的力量就会来左右它了……”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才是有力量的人;有力量的人,都是那些善于限制自己的人。

严格要求自己是一种强制行为,它不仅表现在对精力的运筹上,还表现在对时间的调度上;不仅表现在对其他专业兴趣的控制,也表现在对娱乐活动、应酬方面的限制。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它经不起折腾和浪费。

限制人们成功的最大障碍,不是来源于外界,而是来源于我们自身,除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做不好之外,自身能做的事不做或做不好,那是自身的问题,是自制能力差的问题。

严格要求自己就是要在生活中做到自制,一个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差的人,是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的。

在日常生活中,能否严格要求自己对人的成长进步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正常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妨想一想,如果我们今天计划做某件事,但早上醒来后,因昨晚休息得太晚而困倦,我们是否会义无反顾地披衣起床?如果我们要远行,但身体乏力,我们是否要停止旅行的计划?如果我们正在做的一件事遇到了极大的、难以克服的困难,我们是继续做呢,还是停下来等等看?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若在纸面上回答,答案一目了然,但放到我们身临其境的现实中,自己去问自己,恐怕也就不会回答得太利索了。

眼见的事实是那么多的人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难题,都被打趴下了。

他们不是不会简单地回答这些问题,而是缺乏自制力而难以控制自己。

可见,自制自律不仅仅是人的一种美德,在一个人成就事业的过程中,自制自律也是必不可少的必要因素。

可以想见,如果一个人任由冲动和激情支配,那么,在特殊时刻,他可能会完全放弃自己的道德,会随波逐流,成为追赶强烈欲望的奴隶,甚至侵害到他人。

因此,我们又说自制自律是一切美德的根本。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难免会遇到恶意的攻击、陷害,更经常会碰到种种不如意。

如果你因此而大动肝火,结果就将事情搞得越来越糟;但如果你能够在面对各种生活难题时,很好地控制住自己,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总统里根在1980年大选期间,曾在一次关键的电视辩论中,面对竞选对手卡特对他在当演员时期的生活作风问题发起的蓄意攻击,当时他丝毫没有愤怒地表示,只是微微一笑,诙谐地调侃说:“你又来这一套了。

”一时间引得听众哈哈大笑。

里根这么做,反而把卡特推入尴尬的境地,从而为自己赢得了更多选民的信赖和支持,最后取得了胜利。

自我克制能够造就一个天才,而自我放纵却能毁灭十个天才。

自我控制与人们的思想觉悟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能够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人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反之则成为自己行为的奴隶。

一个人如果能够支配自我,控制住自己的情感、欲望和恐惧心理,那么他会比帝王更幸福。

但如果缺乏自制自律,没有人能在生命过程中、在性格的完善和获得成就的道路上取得任何有价值的进步。

自我克制是刚毅本质的表现,也是性格的灵魂。

限制自己需要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这种意志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平时,要从调节自己的情绪起步。

能以自己的思绪控制其行动的人是弱者;反之,能用行动来控制自己思绪的人,则是强者。

真正的成功人士都是把才能置于自制自律之下的。

无论是好运还是厄运,不管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他都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紧紧抓住自己的目标。

无法学会自制的人,不管他的才智有多高,总会受到情绪和环境的控制而无法直面对对手勇敢作战。

美国总统林肯刚成年的时候,是一个性急易怒、一触即发的人。

但后来,他学会了自制自律,成为一个富有同情心、具有说服力而又耐心的人。

他曾经对陆军上校福尼说:“我从黑鹰战役开始养成了控制脾气的好习惯,并且一直保持下来,这给了我很大的益处。

”自我克制不仅能使人充满自信,也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人们总是相信那些能控制自己的年轻人,那样的年轻人更值得信任。

人们也相信一个无法控制自己的年轻人既不能管理好自己的事务,也不能管理好别人的事务。

一个年轻人可能在缺乏教育和健康的条件下成功,但他绝不可能在没有克制力的情况下成功,只有通过严格要求,才能够在生命的长河中获取自己最大限度的成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