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版高三语文(文)导学提纲成语复习8.18(450份) (1)

教师版高三语文(文)导学提纲成语复习8.18(450份) (1)

成语单元复习
姓名班级小组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本周所学成语,勾画记忆陌生成语,能够准确说出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回顾相关练习题,查漏补缺,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3.通过做相关成语练习题,能够在具体语境中判断成语是否存在误用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过复习本周所学成语,勾画记忆陌生成语,能够准确说出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难点:通过做相关成语练习题,能够在具体语境中判断成语是否存在误用现象。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下列成语,勾画陌生成语,重点记忆。

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3.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4.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

多用于难以一做就成功的巨大的工程、艰巨的任务、伟大的事业,
形容求之过急,多用于否定句中。

一挥而就::一动笔就成了。

多形容写字、画画、作文熟练敏捷,运笔如飞,有时也形容草率从事。

5.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

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6.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7.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8.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9.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

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

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

走马观花:骑在马上看花。

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

也比喻粗略地观察一下事物。

10.功亏一篑:原意是堆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后用来比喻只差最后
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

前功尽弃:过去的功劳全部废弃。

11.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侧重于“情”。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12.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侧重于“行动一致”。

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侧重于“见解一致”。

13.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青不迫。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14.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赶不上。

比喻远远落后。

15.骇人听闻:骇,惊吓。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耸人听闻:耸,惊动。

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16.标新立异:原指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

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自成一家。

17.防患未然: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重在预防;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重在准备。

18.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侧重表示行动与目标相反;
背道而驰: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侧重表示彼此之间目标不一致,方向不一致。

19.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

用面比较窄,一般指人。

含褒义。

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

二、深入学习
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并说明原因。

1.这次夺冠可能性很大的省足球队(不负众望、不孚众望),兵败于家门,实在是令人嗟叹不已。

2.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耸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3.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一蹴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成功。

4.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不以为意),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5. 他很爱“吹牛”,同学集会时,他总是(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6.在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受阅将士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喊着(振聋发聩、震耳欲聋)的口号,通过了天安门广场,那一刻,现场观众一片沸腾!
7.传统的剪纸,仅凭一把剪刀,顷刻便在一张薄纸上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令人
(叹为观止、拍手称快)。

8.每个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梦、光盘、倒逼、逆袭、女汉子、土豪、点赞、微XX、大v、奇葩”等十条网友们的流行语入围“2013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立即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的表达方式。

它作为一种在虚拟社会中广泛流行并影响到现实生活的语言形式,能得以迅速,其原因是符合语言省力的原则。

它对于缓解人的紧张情绪、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具有重要的作用。

A、家喻户晓相沿成俗传播不啻
B、耳熟能详约定俗成蹿红无非
C、口授心传习以为常传扬大概
D、通俗易懂司空见惯蹿升也许
10.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能萍水相逢
....在新的校园里。

B.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
....的扬州漆器,用料讲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闻名遐迩。

C.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

D.国外大面积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
....,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11. 2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青年演员蔡蝶在近期播出的两部电视剧《锁梦楼》和《雳剑》中,塑造了性格上南辕北辙
....的两个角色,表现出精湛的演技,受到观众好评。

B.选择出国留学需要深思熟虑,瞻前顾后
....,既要考虑所选学校的国际排名,也要考虑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更要顾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C.现在的党员干部都把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当做清规戒律
....来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当中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D.网络语言离开特定的网络环境和受众,就可能会失去生命力,所以传统媒体和政府机关要
谨慎使用网络用语,以免让人不知所以
....。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人们过多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在下降,错别字连篇累牍
....。

面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推出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B.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
....,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C.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
....,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D.11月4日,意大利AC米兰队在圣西罗球场迎来了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

场内你拼我抢、
高潮迭起;场外的球迷们则作壁上观
....,为拥戴的球队呐喊助威。

三、迁移运用
复习回顾8月9日,到8月16日的相关提纲和限时练,总结易错成语。


1.根据句中“兵败于家门”,可知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不孚众望:指很使群众信服。

2.耸人听闻:耸,惊动。

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3.一蹴而就
4.不以为意
5.夸夸其谈
6.震耳欲聋
7.叹为观止
8.息息相关
9.【答案】B
【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 10.答案:B透视:A项“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应用在同学再度相逢的语境中;C项“轩然大波”比喻强烈的反响,与前面的“强烈”重复;D项“耸人听闻”的意思是夸大或者捏造事实来使人震惊,在此语境中意义和感情色彩都不当。

11.答案 B
解析A项南辕北辙:比喻目的和行动相反。

B项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C项清规戒律: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D项不知所以:不知什么缘故。

12. 12.答案 C
解析C项名噪一时:形容一时之间名声很大。

A项“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

不能形容“错误字”。

B项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而句子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这里用“安步当车”显然违背了文句的原意,不合语境。

D项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