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_王含笑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_王含笑

3.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3. 2. 1交易规模呈上升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企业
跨国并购的数量和总量都呈上升趋势。

其中不乏一些大金额的并购事件出现。

2002年中国海洋石油收购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的五大油田部分权益,并购
金额达5. 85亿美元,紧接在2003年又以6. 15亿美元收购英国石油气集团里海
卡拉干油田8. 33%的股权。

同年,中国石化以6. 15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北里
海项目1/12权益。

2004年,联想集团以12. 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

圈在跨国经营的方式上,中国虽然仍以新建为主要投资方式,但是以跨国并购
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并且规模也在扩大。

这将是中国企业
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

3.2.2目标公司的区域与行业呈多元化趋势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最初阶段,由于受到自身实力较弱,国际市场的信息
获取不灵通等条件限制,目标企业主要为东南亚地区的公司,并且多数为发展中
国家。

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与我国相邻,而文化氛围与我国相似,拥有丰富的自
然资源(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因此它自然成为许多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首
选之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实力的积累和壮大,东南亚地区的市场
己经不能满足它们的投资需求,于是它们逐渐把目光投向了北美、南美、欧洲等地。

从90年代初开始,我国海外投资的企业分布区域广泛,己遍及160多个国
家和地区。

投资区域逐渐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延伸。

不仅如此,我国企业跨
国并购涉足的行业也越来越多元化。

除了自然资源,我国在其他行业的投资并购
总量明显增加,如电子、电器、信息通讯、汽车制造业等行业。

国外的这些行业
拥有着成熟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先进的理念,对于我国企业的自身发展是十分
有利的。

而国外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一些服务公司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的,随着我国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跨国
并购将发生在这些领域之中。

3.2.3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仍然是跨国并购的主体
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它们逐渐活跃于跨国并购活动当中。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2月12口以3. 8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
半导体株式会社(Hynix)属下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工S)的TFT-LCD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业务。

这是国内民营企业最大的一起海外收购案。

但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跨国并购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国有企业的经济实
力较为雄厚,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发展成熟,并且有政府的支持,这无疑将降低
并购的风险。

因此它们有实力并且也敢于选择跨国并购这条道路。

3. 2. 4我国跨国企业并购的层次仍然较低
西方国家共有五次并购浪潮。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
横向并购是这次浪潮的特点,主要通过同行优势企业并购劣势企业,从而扩大生
产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这次并购
主要以纵向并购为主,即被并购的目标公司的产品处在并购公司的上游或下游,
并购后,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可以一体化,更利于管理,获得更多的利润。

X29' 20
世纪的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发生的第三次并购仍然以横向并购为主,但混合的并
购形式也呈上升趋势。

而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形成的第四次并购浪潮中又
出现了新的特点,这次并购形式呈多元化,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与混合并购并存。

并购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公司的资源优化,科学管理,提高生产率。

〔侧第五次并购浪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次并购以创新为主要特征,多为实力雄厚的公司,甚至并购的企业是实力相当的,强强联合使得并购后的企业如虎添翼,支付手段也由现金变为股票形式。

我国的跨国并购大多数是为了扩大自身规模,增强企业的实力,或者就是同行业上游或下游企业之间的并购,所以我国的跨国并购还处于西方国家的第一或第二次并购浪潮的阶段,与它们相比,我国的并购层次还较低,不够成熟,决策较为盲目,并且对于并购的事务所作的分析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都还有待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