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

第2、3章药物的鉴别与杂质检查一、练习思考题1. 药物鉴别的意义是什么?药品质量标准中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一般鉴别试验?什么是特殊鉴别试验?举例说明。

3.如何利用色谱法来鉴别药物?4.什么叫鉴别反应的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其意义何在?5.试述杂质检查的意义、来源?6.什么叫限度检查?杂质限量如何计算?7.何谓特殊杂质?何谓一般杂质?分别举例说明?8.试述氯化物、硫酸盐、铁、重金属的检查原理、反应条件、标准溶液及最适宜的浓度范围。

9.什么叫恒重?恒重操作要注意哪些问题?10.氯化钠注射液(0.9%)中重金属检查:取相当于氯化钠0.45g的注射液,蒸发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5)2mL和水适量使成25mL,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千万分之三。

问:(1)应取标准铅溶液(10μg Pb/mL)多少毫升?(2)若以氯化钠计,在该测定条件下,重金属的限量是多少?二、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A. 鉴别反应完成需要一定时间B. 鉴别反应不必考虑“量”的问题C. 鉴别反应需要有一定的专属性D. 鉴别反应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E. 温度对鉴别反应有影响2.药物杂质限量检查的结果是1.0ppm,表示()A. 药物中杂质的重量是1.0μgB. 在检查中用了1.0g供试品,检出了1.0μgC. 在检查中用了2.0g供试品,检出了2.0μgD. 在检查中用了3.0g供试品,检出了3.0μgE. 药物所含杂质的重量是药物本身重量的百万分之一3.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的一般意义在于它()A. 是有疗效的物质B. 是对药物疗效有不利影响的物质C. 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D. 可以考核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是否正常E. 可能引起制剂的不稳定性4.微孔滤膜法是用来检查()A. 氯化物B. 砷盐C. 重金属D. 硫化物E. 氰化物5.干燥失重主要检查药物中的()A. 硫酸灰分B. 灰分C. 易碳化物D. 水分及其他挥发性成分E. 结晶水6.检查某药品杂质限量时,称取供试品W(g),量取待检杂质的标准溶液体积为V(mL),浓度为C(g/mL),则该药品的杂质限量是()A. W/(C.V)ⅹ100%B. C.V.Wⅹ100%C. V.C/Wⅹ100%D. C.W/Vⅹ100%E. V.W/Cⅹ100%参考答案:1.B 2. E 3. D 4. C 5. D 6. C第五章巴比妥类药物分析一、练习思考题1.试述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2.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试验主要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二、选择题1.巴比妥类药物在吡啶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生成的络合物颜色通常为()A. 红色B. 紫色C. 黄色D. 蓝绿色E. 蓝色2.用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含量,下列哪一种方法是正确的?()A.将检品溶于硝酸溶液,加入过量硝酸银滴定液,剩余硝酸银用硫氰酸铵滴定液回滴,以铁盐为指示剂B. 将检品溶于水,用硝酸银标准液滴定,以铬酸钾为指示剂C. 将检品溶于弱碱性溶液中,用硝酸银标准液滴定,以荧光黄为指示剂D. 将检品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用硝酸银标准液滴定,以产生的浑浊指示终点E. 将检品溶于甲醇,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液滴定,以电位法指示终点3.苯巴比妥在碱性溶液中与硝酸汞作用()A. 产生白色升华物B. 产生紫色沉淀C. 产生绿色沉淀D. 产生白色沉淀E. 以上结果均不是4.溴量法测定药物含量时一般采用剩余滴定法,在酸性溶液中与药物发生作用的标准溶液是()A. KBrO3 溶液B. KBr+KBrO3 溶液C. Br2+KBr 溶液D. Na2S2O3 溶液E. I2 溶液5.司可巴比妥钠的含量测定:精密称取0.1053g,置250mL碘量瓶中,加水10mL,振摇使溶解,精密加入溴滴定液(0.05mol/L)25mL,再加盐酸5mL,密塞振摇,暗处放置15min,加碘化钾溶液10mL摇匀,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做空白校正。

1mL溴滴定液相当于13.01mg的司可巴比妥钠。

已知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17.10mL,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25.12mL,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F值=1.003,计算样品的百分含量()A. 98.5%B. 100.5%C. 97.2%D. 99.4%E. 98.6%参考答案: 1. B 2. E 3. D 4. B 5. D第六章芳酸类药物分析一、练习思考题1.试述水杨酸类药物的结构与分析方法的关系。

2.中国药典对乙酰水杨酸片含量测定为什么采用两步测定法?第一步滴定的氢氧化钠量是否要精确读取?3.取利尿酸(C13H12Cl2O4)约0.15g,精密称定,置碘量瓶中,加冰醋酸40mL溶解后,精密加入溴滴定液(0.1mol/L)25mL,加盐酸3mL,立即密塞,摇匀,在暗处放置1h,注意微开瓶塞,加碘化钾试液10mL,立即密塞,摇匀,再加水100mL,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已知:利尿酸取样量为0.1510g,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F=1.001,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12.50mL,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22.33mL。

每1mL溴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5.16mg的C13H12Cl2O4(M=303.14)。

问:(1)为何要进行空白试验?(2)15.16mg是怎样求得的?(3)计算利尿酸的含量。

二、选择题1.某药与Na2CO3共热,酸化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加乙醇和硫酸,共热,有香气产生,此药可能是()A. 对氨基水杨酸钠B. 对氨基苯甲酸C. 苯甲酸钠D. 乙酰水杨酸E. 普鲁卡因2.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时,每1m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相当于阿司匹林(分子量为180.16)的质量是()A. 18.02mgB. 180.2mgC. 90.08mgD. 45.04mgE. 450.0mg3. 鉴别水杨酸及其盐类,最常用的试液是()A. 碘化钾B. 碘化汞钾C. 三氯化铁D. 硫酸亚铁E. 亚铁氰化钾4.阿司匹林片规格为,含阿司匹林(M=180.2)应为标示量的95%~105%,现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本品一片,应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多少毫升?A. 16.65mLB. 15.82~16.65mLC. 17.48mLD. 15.82~17.48mLE. 仅上述已知条件无法确定出毫升数5.双相滴定是指()A. 双步滴定B. 水和乙醇中的滴定C. 水和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中的滴定D. 分两次滴定E.酸碱回滴定参考答案:1. D 2. A 3. C 4. D 5. C第7章芳胺类药物分析一、练习思考题1.根据胺类药物的结构,可把该类药物分为几类?各类药物的结构特征是什么?2.试述重氮化反应原理及影响重氮化反应的主要因素。

3.用亚硝酸钠法测定芳胺类药物时,为什么要加溴化钾?解析其作用原理。

4.有三瓶药物,它们是对乙酰氨基酚,肾上腺素和盐酸苯海拉明,因标签掉了,请区别之。

5.非水碱量法测定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测定时室温20℃。

精密称取本品0.2160g,加冰醋酸10ml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已知: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的F=1.027(23℃),冰醋酸体积膨胀系数为1.1x10-3/℃,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1.93mg 的C8H11N3O. C4H4O6,样品消耗高氯酸滴定液体积为6.50ml,空白消耗0.02ml。

问:(1)样品测定时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的F值是1.027吗?为什么?(2)求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百分含量。

二、选择题1.中国药典中含芳伯氨基的药品大多采用下列哪中方法进行含量测定?()A.氧化还原电位滴定法B. 非水溶液中和法C. 用永停法指示等当点的重氮化滴定法D. 用电位法指示等当点的银量法E. 用硫化银薄膜电极指示等当点的银量法.2.非钠西丁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0.360g,加稀盐酸回流1小时后,放冷,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010 mol/L)滴定,消耗20.00ml。

每1ml亚硝酸钠滴定液(0.1010 mol/L)相当于17.92mg的C10H13NO2, 计算非钠西丁的含量。

()A.95.6%B.96.6%C.97.6%D.98.6%E.99.6%3.下列哪个药物不能用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A. 盐酸丁卡因B. 盐酸普鲁卡因C. 苯佐卡因D. 盐酸普鲁卡因胺E. 对乙酰氨基酚4.重氮化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时必须在盐酸酸性溶液中进行,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可加速反应进行B. 胺类的盐酸盐溶解度较大C. 形成的重氮盐化合物稳定D. 防止偶氮氨基化合物的生成E. 使与芳伯氨基成盐,加速反应进行5.肾上腺素中肾上腺酮的检查:取本品,加0.05 mol/L盐酸液制成每1ml中含2mg的溶液,在310nm处测定吸收系数,不得过0.05,试问肾上腺酮的限量是多少?( 肾上腺酮E=453)()A. 0.055%B. 0.55%C. 0.60%D. 0.453%E. 4. 5%参考答案:1.C 2. E 3. A 4. E 5. A第12章药物制剂分析一、练习思考题1.药物制剂分析有何特点?2.含量均匀度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测定?3.什么叫标示量?制剂的含量限度表示方法有哪几种类型?4.中药制剂的常用鉴别试验有哪些?5.生化药物的特点是什么?6.精密量取维生素C注射液4mL(相当于维生素C 0.2g),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min,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s不褪。

已知:注射液规格2mL:0.1g,消耗0.1mol/L碘滴定液(F=1.005)22.45mL,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2,问:(1)丙酮和稀醋酸分别起什么作用?(2)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多少毫克的维生素C?二、选择题1.注射剂中常加入的抗氧化剂有()A. 硫酸钠B. 碳酸钠C. 磷酸氢二钠D. 亚硫酸氢钠E. 氯化钠2.精密量取维生素C注射液4mL,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已知维生素C注射液规格2mL:0.1g,消耗0.1mol/L碘滴定液(F=1.002)22.15mL,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2,求该注射液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