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开门关门活动目标1.学习正确的敲门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
活动准备表演道具:一扇门、一封信、学生A(邮递员)、学生B(接信人);动物手偶、故事内容。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出示手偶(可爱兔、可可鼠、狡猾狼、大笨熊),引出故事《神奇的门》。
(二)关键步骤1.教师使用手偶进行故事表演——《神奇的门》。
2.表演后提问:故事里都有谁呀?谁去敲了门?他们是怎么样敲门?你喜欢谁?为什么?(三)小组讨论1.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2.故事告诉我们要怎样敲门才能更受到他人的尊敬?3.平时我们是怎样敲门的? 4.教师示范正确的敲门方法。
注意事项:敲门时,应有节奏的敲三声,不可大声地连续敲门。
(四)学生尝试表演敲门学生A扮演邮递员去给学生B去送信活动准备六幅图片(一扇完好的门,一扇留有小熊脚印的门,一扇破了的门),小狗轻轻开、关门,小熊用脚踢门,小老虎用屁股撞门。
班级2014 学年第一学期第周星期主题名称:活动名称:开关门活动目标1.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开门和关门。
2.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六幅图片(一扇完好的门,一扇留有小熊脚印的门,一扇破了的门),小狗轻轻开、关门,小熊用脚踢门,小老虎用屁股撞门。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教师先后出示三幅图片(一扇完好的门,一扇留有小熊脚印的门,一扇破了的门),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从表面上看,他们好像是一样的,但你只要仔细一观察,就会发现,每张图片各有各的不同,好,现在就让大家来说说他们的不同。
”(二)关键步骤 1.提问:(1)每幅图片上的门有哪些不同?(2)你最喜欢哪个扇门?为什么?你知道其他两扇门为什么会破损和有脚印吗?(学生讨论,发言)2.出示图片,找答案。
(1)教师:“前面的三幅图,小朋友们看过后,发现了很多的不同,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再看三幅图。
”(2)出示三幅图片(小狗轻轻开、关门,小熊用脚踢门,小老虎用屁股撞门)。
3.教师也可以请学生示范正确的,开、关门的方法。
注意事项:开、关门时,为了避免夹手,手要拉着门把手,并且要做到轻开和轻关。
第二单元轻声交谈活动目标1.体会大声吵闹与轻声讲话的不同效果.知道大声吵闹的危害,养成轻声讲话和安静聆听的良好习惯。
2.了解一些保护嗓音的方法。
活动准备一段学生平时大声吵闹的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一、听录音,讨论大声吵闹的危害性,激发学生改变不良习惯的愿望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听一段真实的录音,小朋友仔细听是什么声音。
师:你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乱糟糟说话的声音、大声喊叫的声音、吵闹的声音……)你们听到的其实就是你们平时发出的声音,老师在你们说话时悄悄录下的。
2.师:你们听了这段录音,有什么感觉?(乱糟糟的、很吵闹、听了不舒服、有点刺耳、觉得烦躁、不想再听了、耳朵里嗡嗡嗡的响……)小结:老师和你们的感觉一样,我们听了这种声音会觉得不舒服,不想再听了,我们把这种令人不愉快的、刺耳的,嘈杂的声音称作“噪音”,经常处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不但会损伤我们的听觉,而且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时间长了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师:想一想,如果你经常大吵大闹或大声讲话,时间久了,你的嗓子会有什么感觉?(疼、干、红肿、发炎、嘶哑、声音哑了)小结:经常大声喊叫或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就会感到嗓子疼、干,引起嗓子红肿发炎。
声音嘶哑,说不出话来,严重的甚至会损害声带,以后就永远变成嘶哑的声音了。
因此,为了我们的嗓音不受伤害,能不能大声吵闹呢?除了不大声吵闹,还应注意什么呢?(不长时间大声说话,不尖叫,多喝水,不用嗓过度……)4.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大声吵闹有这么多危害,大家以后还想不想听到这样的吵闹声呢?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吵闹声呢?(小声讲话,不大喊大叫,不尖叫,不发出刺j耳的声音……)二、做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轻声讲话的益处1.师:刚才我们知道大声吵闹有这么多危害,应该小声讲话,可有的小朋友会说,那么多人都在说话,我如果声音小,别人会听不清。
果真是这样吗?咱们试一试。
请学生小声交流:现在请你们用小一些的声音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话,看看你们相互之间能不能听清对方的谈话。
(学生小声交流)师:能不能听见?能听清楚吗?请学生大声交流:这次请你们大声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话,看看有什么感觉?2.师:现在请小朋友比较一下哪种谈话方式更好?为什么?(小声说话,相互之间很容易就能听得见,而且也不吵闹,说话很省力:大声说话太吵了,说话费劲,听话也费劲:有时反而听不清,令人不舒服。
)3.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当许多人在同一地点同时交谈时,大声吵闹反而会使我们的交谈变得更费力、更吵闹,而小声说话会使我们更清楚、更省力地进行交谈,也会觉得很舒适。
4.师:现在老师又有一个问题,如果两人距离较远又想说话该怎么办?(应该找合适的机会走近一些再交谈,以免影响别人。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聆听方法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平常讲话应该轻声.特别是许多人一起谈话时,更应当轻声。
那么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应当怎么做呢?(认真听、不插话、保持安静)小结: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首先应该看着对方,其次应当保持安静,不吵闹,不插嘴,不乱动,不打断别人,边听边想别人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样,才是一个会倾听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四、游戏“你的耳朵在听吗”,训练集中注意、安静倾听的能力师:下面咱们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的耳朵在听吗”。
游戏时,老师会用不同大小的声音来说话,谁听得最仔细、最清楚.谁就会得到一朵小红花。
老师面向集体或个人分别用大声、小声、气声等不同音量说话,请学生用相应的音量复述,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安静倾听的能力。
第三单元乘用电梯活动目标:1、学会正确地上下电梯地方法,注意自身安全。
2、通过乘电梯以及交流乘电梯经验活动,知道如何安全乘电梯。
3、遵守公共规则,有序地乘坐电梯。
活动准备:1、让家长带领孩子去商场乘坐电梯,有一定地乘坐电梯地经验。
2、学生用书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谈话乘电梯地感受和经验。
提问:小朋友,你们乘过电梯吗?你们乘过电梯吗?乘电梯时有什么感觉?你乘的电梯时什么样子的?你觉得乘电梯有什么好处?(省时、省力)二、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乘电梯要注意什么?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小结:1、要有序地排队上电梯,不要争抢,跨步地动作要稳。
2、小朋友上电梯必须和大人手牵手。
3、上了电梯后,要手扶着扶梯,站稳脚步,不在电梯上走动。
4、步翻越电梯上地扶手,到达电梯地一端后,迅速离开,步堵塞电梯通道。
三、出示学生用书,引导学生观察提问:这些小朋友乘坐电梯地行为对吗?为什么?你还知道这是什么标记?(乘电梯地标记)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乘坐电梯的?你觉得哪些行为是正确得?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师帮助学生分清乘坐电梯得正确方法,知道要遵守公共场所得次序和规则。
第四单元拨打电话设计理念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让学生在“演中说”“说中创”,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发展,大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学习说简短的话。
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具准备歌曲《打电话》录像、电话机多部。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打电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喜欢《打电话》这首歌吗?我们来听一听。
2.设问引发学生回忆打电话的情景:你打过电话吗?给谁打的?当时是怎么打的?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师生及时评议。
注意指导学生明确几点:(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打电话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话要简短,要有礼貌。
(3)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再打。
二、创设情境,分层训练1.创设情境。
同学们,老师下午要上一节写话课,需要一个漂亮的洋娃娃玩具,我们学校的王老师家里就有一个,我想给他打个电话,让他下午把洋娃娃带来。
我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谁说得好,下课后就让谁去给王老师打电话,好不好?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6611358(板书),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该怎么打电话。
2.个人准备。
要求学生把要说的事想清楚,要说的话想明白,注意使用“您好”“请问”“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3.相互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改正、补充,进一步明确打电话的程序和说话的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
4.组对练习。
学生自由组对,分角色(学生和王老师)练习打电话。
注意:学生互换角色练习;教师参与,适时指导,充分练习;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汇报表演。
5.汇报表演。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汇报表演,师生及时评议指导,评选优秀小组。
6.创新表演。
设想打电话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创新表演,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交际的灵活性,老师结合实际及时指导评议。
(1)王老师在家,接听人不是王老师。
(2)王老师不在家,需转告。
(3)直接接听电话,可玩具不在家。
(4)电话没人接。
借此启发学生想想、说说还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7.老师小结。
三、联系生活,拓展深化1.看录像,提要求。
遇到这些事情该怎样打电话?注意拨打的电话号码及该说些什么?(播放录像,展现“病人急救”“火灾险情”“交通事故”等场面。
)2.小组讨论交流。
任选一种或几种场面,分别练习表演。
3.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4.教师总结。
【评析】1.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设计者“以人为本”“目中有生”,始终把学生当作口语交际学习的主人,训练的主体,积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安排时间,搭建舞台,提供表现机会。
2.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
设计者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积极营造共同学习、探索、研究、提高的环境氛围,充分利用对话式、交互式等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学会互助,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注重创新学习。
在创设情境,学会最基本的打电话训练任务后,教师又设计了打电话时可能出现的四种不同的情况,其目的是设置对话障碍,加大口语交际难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会多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语交际的灵活性。
第五单元超市购物活动目标:1、了解购物时的购物规则,初步树立购物的行为规范。
如:超市里的东西谢绝品尝,物品要放回原位、进出超市要排队、不偷窃、付款后才能吃或使用等。
2、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尊重商业工作者的情感,感谢他们提供的服务。
3、培养学生的良好购物礼仪习惯和公德意识。
活动准备:倒霉熊超市购物视频;文明与不文明购物照片;一元购物币;超市商品(生活区、玩具区、蔬菜区、水果区、学习用品区、服装区);音乐(进出场、逛超市);超市工作人员牌子;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