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东湖高中高一下学期3月份地理月考试卷命题人:顾艳审题人:王平(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B.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C.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D.丙处地质构造为地垒2.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A.崇明岛B.夏威夷岛C.台湾岛D.喜马拉雅山脉冻融分选作用是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

碎石导热率大,先冻结,水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产生分离。

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

读图回答3、4题。

3.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A.地表比较平坦B.岩石颗粒均匀C.有充足的水分D.气温在0℃上下波动4.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A.青藏高原地区B.巴西高原C.南极洲D.亚马孙平原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奥陶系B.下石炭统C.五通组D.下二叠统6.图中地质结构反映该地经历了( )A.水平张裂和外力侵蚀B.水平挤压和外力沉积C.水平张裂和外力沉积D.水平挤压和外力侵蚀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

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

据此完成7、8题。

7.甲处属于( )A.向斜成谷B.向斜成山C.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8.若在Y2处钻30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25 mB.35 mC.55 mD.65 m下图为同一区域不同发育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按照先后顺序,图示发育阶段排列正确的是(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Ⅰ-ⅡD.Ⅰ-Ⅲ-Ⅱ10、该岩石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A.风蚀洼地B.冰川侵蚀地貌C.流水地貌D.沉积地貌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万达高速公路)已经全部建成通车。

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11~13题。

11.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形,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

其原因主要是( )A.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B.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C.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D.减少对土地占用,保护耕地资源12.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A.资金B.地形C.技术D.移民13.在修建万达高速公路时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遇到困难,作保证的是( )A.工人高涨的热情B.先进的技术C.充足的资金D.优越的气候读下图,回答14~15题:14. 图中岩层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可能的是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①C. ②③④①⑤D. ②③①④⑤15. 图中发生的内力作用可能是A. 固结成岩B. 岩浆活动C. 重熔再生D. 变质作用下图为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16、17题。

16. 据图分析①自然带的名称是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 亚寒带针叶林带D. 高山草原(草甸)带17. 自然带沿a方向更替,其形成的基础是A. 热量B. 水分C. 地形D. 大气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 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 ①B. ②C. ③D. ④19. 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A. ⑤B. ⑥C. ⑦D. ⑧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0--22题。

20. 该山地可能位于()A. 北半球温带地区B.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 南半球温带地区D.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21. 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 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A. 1000米B. 2000米C. 3000米D. 4000米22. 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A. 信风的影响B. 季风影响C. 西风影响D. 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

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23、24题。

23.二十多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增加B.河流流量增加C.植被覆盖率上升D.河流含沙量增加24.二十多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水库面积增加③经济林面积增加④灌溉面积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C.阴坡和迎风坡D.阳坡和迎风坡26.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针阔混交林D.高山针叶林下图是渭河某河段干流河漫滩颗粒物平均半径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27、28题。

27.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月份中渭河输沙量最大的是( )A.2月B.5月C.8月D.11月28.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流流向是从东向西流B.甲河段沉积速度大于乙河段C.支流坡度大于干流坡度D.①处颗粒物主要来自干流读我国南方山区某水系部分河段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冲积扇最有可能形成在(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30.建水库的理想坝址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二、综合题(2题共40分)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4分)图1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

采玉期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

以前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图2),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

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加工、销售。

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1)根据材料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条件。

(6分)(2)分析“水石”采集集中在每年10月到次年4月的原因。

(8分)32.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一: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

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6分)(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全,试分析其原因。

(8分)(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要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12分)东湖高中高一下学期3月份地理考试答案一、选择题二、综合题31.答案:(1)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岩浆侵入,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外力侵蚀、搬运、沉积。

(6分)(2)热带季风气候,6~9月是雨季,河水流量大,易搬运玉矿碎块堆积在河床;10月至次年4月是旱季,水位低,“水石”显露,便于采石。

(8分)32. 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带;(2分)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2分)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

(2分)(2)天山地处中纬度地区,光照充足,气候适宜牧草生长;(2分)山地面积广大,草场分布区域广;(2分)海拔高,终年积雪,冰雪融水丰富,为草场提供充足水源,牧草繁茂;(2分)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依其地区、季节不同而有差异,种类繁多。

(2分)(3)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天气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

(8分)评价:转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高度的草场资源,(2分)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场可持续发展。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