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幼儿蒙氏课教案

小班幼儿蒙氏课教案

小班幼儿蒙氏课教案【篇一:0 小班蒙氏教案准备说明】小班蒙氏教案准备说明小1—小7每班按顺序准备两个蒙氏展示页:【篇二:蒙氏小班上学期教学目标】日常教育(小班上学期)感官教育(小班上学期)语文教学(小班上学期)数学教育(小班上学期)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小班上学期)文化教育(天文地理)(小班上学期)【篇三:蒙特梭利小班教学教案】小班上学期课程第一课时:活动名称:工作毯的使用活动准备:工作毯教育目的:直接:会使用工作毯。

间接:培养专注力。

活动过程:1 走线(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如果是初次接触蒙氏线的小朋友,教师要介绍其名称,并简单展示。

方法:五指并拢指向蒙氏线,“这是蒙氏线。

”并站在线上,开始慢慢地走,走得时候前脚跟挨着后脚尖,注意不要掉到线下面。

(3)站在线上双手叉腰,用温和的语气介绍工作规则:听到音乐的时候开始走,不能掉到线下,掉到线下的小朋友要从原地站到线上重新开始走。

(4)配班教师辅导,随着音乐慢慢减弱停止,走线也停止,老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1)问好,并互相认识,进行自我介绍。

(2)“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做一个工作。

”教师引领小朋友们走到工作毯架前介绍:这是工作毯。

我们从这里拿工作毯,还要放回到这里。

(3)示范工作毯的拿法:双手的四指并拢,和拇指分开,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抓握工作毯的中间部分,竖着拿起,与身体隔一拳的距离。

将毯竖直拿出,垂直放入地毯架,不要使地毯散开。

(4)请小朋友们坐到蒙氏线上,教师轻轻地取一块工作毯,走到蒙氏线前停下,跪姿,将毯放倒,一只手压住工作毯的一边,另一只手灵活的将毯打开。

介绍说“我们很多工作要在工作毯上进行。

”(5)指出地板上的红色标记,把工作毯的一角与之对齐。

从上到下将工作毯抚平。

(6)卷工作毯。

将工作毯顺时针转过来,使短边对着自己,慢慢把工作毯卷好。

邀请小朋友把工作毯放回毯架。

(7)请小朋友们尝试。

错误订正:工作毯不散开。

3 自由工作请小朋友们轻轻地取一块工作毯,找个小标记,对齐放好工作毯。

请小朋友们在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喜欢的教具,轻轻放到工作毯上。

小朋友们自由工作,教师做个性化指导,并做好观察记录。

主要观察小朋友的专注情况及原因。

请小朋友把教具归位,并收好工作毯。

第二课时活动名称:与别人打招呼活动准备:工作毯、小兔、小鸭、小猫的手偶教育目的:直接:学习礼貌用语,会和别人打招呼“你好!”、“再见!”、“你早,你到哪里去?”。

间接:体会上幼儿园的快乐。

活动过程:1 走线(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

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取小垫子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三个新朋友,小朋友来猜一猜谁来了。

”教师用双手挡住嘴,发出“喵喵喵”的声音,请小朋友猜,同时出示猫的手偶。

“你们喜欢小花猫吗?见到它高兴吗?高兴的话就和小猫打招呼。

”“小花猫也很喜欢你们,很高兴成为你们的朋友,看,它和我们打招呼呢”教师拿手偶点点头:“你好!”小猫要走了,说“再见!”(2)同样方法,通过小鸭、小兔,练习“你好!”,“再见!”(3)小结:两个拇指相对,微屈手指,“你早,你到哪里去?”,另一只拇指微屈拇指,点头回应。

3 自由工作(2)请小朋友在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喜欢的教具,轻轻放到工作毯上。

(3)小朋友们自由工作,教师做个性化指导,并做好观察记录。

在上次课程的基础上,着重指导教具的名称与归位对应。

(4)请小朋友把教具归位,并收好工作毯。

第三课时:]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粗细组的嵌入活动准备:工作毯(教师用)、插座圆柱体粗细组、椅子(数量和人数相等)教育目的:直接:初步完成插座圆柱体的嵌入工作。

间接:培养专注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过程:1走线(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

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教师展示(1)导入:“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做一个新工作。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帮助老师取一块工作毯。

(配班老师适当指导)教师接过来,要说“谢谢。

”(2)展示流程及要点;把准备好的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介绍:“这是插座圆柱体。

”示范拿法:双手五指并拢,扶座体两端的凹槽处。

轻轻放下。

抽出圆柱体:手势展示方法:教师伸出惯用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不用的手指要藏起来),伸直胳膊,从左到右,缓慢移动,使每个小朋友都能看到。

缓慢合手指,捏住圆柄,垂直向上抽出圆柱体。

放在与圆穴对应的位置。

从左到右,依次全部抽出。

抽到两或三个的时候,邀请小朋友来试一试。

嵌入圆柱体:触摸圆穴,触摸圆柱体的底,点点头,再通过视觉的对比,即把圆柱体底面和圆穴放在一起,然后再垂直放入。

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缓慢触摸圆柱体和对应圆穴的边缘。

请小朋友来尝试。

全部放入的时候,按照嵌入的顺序,依次触摸圆柱体和对应圆穴的边缘。

归位:请小朋友观察插座圆柱体在教具架上的位置。

它一共有四组。

3 自由工作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教师指导。

重点是嵌入练习。

教师注意做好观察记录。

归位。

注意:在指导的过程中适时进行工作礼仪教育,如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不要大声喊,先举手等。

也可引导小朋友们合作,方法:想和小朋友操作同一件教具,可以说:“我可以和你一起工作吗?”那位小朋友最好能站起来,拉伙伴的手,一起坐下,欢迎他(她)的加入。

第四课时活动名称:洗手活动准备:清水一盆,肥皂,指甲刷,干毛巾,清水桶,脏水桶活动目的: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点心前及大小便后要洗手。

2、形成有秩序的生活习惯。

活动过程:1. 走线(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

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围坐在老师周围。

2.教师展示(1)选择在矮桌上进行此项工作。

(2)介绍工作名称,请幼儿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3)双手手背朝上放进清水盆中,翻转手心手背,使两面都沾湿,将手上的多余的水甩下。

取肥皂从左手开始两面打肥皂,将肥皂放回。

(4)两手相互摩擦,将肥皂打开成泡沫,然后从左手开始一根一根的清洗手指。

最后用指甲刷清理指甲。

(5)将指甲刷放在水中洗干净,然后放回。

将手上泡沫清洗干净,将手上的水甩掉。

将脏水倒入脏水桶。

(6)将清水桶中的水倒入盆中,用清水将手涮干净,水倒入脏水桶。

用毛巾将手擦干。

将毛巾放回。

3.自由工作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个小盆,在小桌子上或洗手间的地板上或楼道上进行练习。

结束后将小盆归位。

第5课时活动名称:大把抓玻璃珠活动准备:托盘内装两个同样的素色碗,其中一个碗内装玻璃珠活动目的: 直接:练习五指的灵活性,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间接:培养专注力和独立性。

活动过程:1. 走线(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

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本次课程要注意小朋友的形体气质练习。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教师展示(1)教师跪姿,手自然放在腿上。

请一位小朋友去帮老师取工作毯。

介绍“今天老师展示的新工作是大把抓。

”(2)先拿出左边的盛珠子的碗,放在工作毯上,再拿出右边的空碗,放在刚才碗的右边,把托盘放在工作毯的右下方。

恢复跪姿。

(3)左手扶碗,伸开右手五指,向幼儿展示五指抓的动作,在空中抓握后慢慢移向左碗中,五指合拢,将手中的珠子抓起,平移到右碗上方,手指张开,将珠子放入碗中,请幼儿观察手指张开的状态。

(4)几次后邀请幼儿尝试。

教师进行再示范,直到将左碗中豆子全部移到右碗中,再换手从右碗抓到左碗中。

(5)练习完毕后,请幼儿协助整理将教具归位。

并在教具架前再次强调教具的位置。

3. 自由工作(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

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

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喜欢重复操作,不要阻止小朋友选择以前的材料。

对于选择不同材料的大把抓的小朋友进行鼓励指导,激发幼儿完成工作的兴趣。

但是要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

第6课时活动名称:倒豆子活动准备:托盘内装两个同样的素色不透明杯子,其中一个内装豆子活动目的: 直接:练习倒的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促进运动的调整,积累动作经验。

间接: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和做事能力。

活动过程:1. 走线(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

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本次课程要注意小朋友的形体气质练习。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教师跪姿,把倒固体的工作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展示的工作是倒固体。

”握住装固体的把手,轻轻地拿起来,暂时停住不动。

靠近左侧的杯子,把杯沿对着另一杯口中央,在距离5-8cm的上方开始倒。

杯身慢慢倾斜到能倒下最后一粒。

把空杯子放回托盘中,左手拿起装满豆子的杯子,按前面的方法再倒回空杯子中。

邀请小朋友来尝试。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再示范。

请小朋友把教具和工作毯归位。

3. 自由工作(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

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

用完后归位。

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喜欢重复操作,不要阻止小朋友选择以前的材料。

但是要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

第7课时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粗细组名称练习活动准备:插座圆柱体粗细组、工作毯活动目的: 直接:认识高矮。

间接:锻炼幼儿三指捏的能力,感知物体粗细的序列顺序。

活动过程:1. 走线(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

随固定音乐走线。

(3)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1)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2)教师跪姿,把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的工作是插座圆柱体粗细组。

”(3)复习:按原来的展示方法,先强调插座圆柱体的拿法,然后把圆柱体依次抽取出来,摆放在对应的圆穴后。

(4)取其中最高的和最矮的放在最前面。

左手捏住圆柄把圆柱体横放在胸前,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对圆柱体的粗细和截面2个维度进行触摸感知。

放下的时候命名:“粗的”、“细的”,。

请幼儿传着摸一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