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考试即兴演讲题复习提纲二、法律知识1、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立足于什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3、谁负责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4、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谁?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5、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如何处理?学校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将受伤害学生就近送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保护事故现场,保全相关证据,并及时通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保险公司。
6、教师有哪些情形,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7、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8、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权利?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9、学校向学生监护人通报的学生安全信息有哪些?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
10、教师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1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进行哪些教育?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对于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12、学校应当如何保护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三、教育学1、教师的备课一般包括哪几个环节?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三个基本环节。
2、我国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德育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4、学校德育的方法包括哪些?学校德育的方法包括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等方法。
5、讨论法的含义及其使用要求是什么?含义: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使用要求: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③做好讨论小结。
6、请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7、请简述陶冶法的含义及其运用要求。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法的要求:①创设良好的情境。
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8、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
具体过程包括: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③建立班级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9、请简述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运用要求。
含义: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10、简述讲授法包括哪几种方式以及运用要求。
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②注意启发。
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
③讲究语言艺术。
11、试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12、简述测验的信度的含义?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13、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哪些结构?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教后反思等。
14、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基本依据是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5、新时期教育目的的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6、请简述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
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①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气氛热烈。
17、新课改中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指的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8、一般说来,一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一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19、新课改中所提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哪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20、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四、教育心理学1、什么是学习?学习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获得,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与人类学习相比,学生的学习有如下特点:(1)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3)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
2、什么是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教学反思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
(2)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做出行为的过程中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想法和做法进行反思。
(3)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3、什么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有什么优点?发现学习是指由学习者自己从学习材料中发现其意义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通过告知的方式进行的。
接受学习有以下优点:(1)通过教师的传授,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系统的间接知识,它是学生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
(2)经过接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精确的,便于在记忆中储存和巩固。
(3)经过接受学习所获得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4、观察学习有哪些过程?(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复制过程。
(4)动机过程。
5、建构主义是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请问建构主义学习观有哪些新的主张?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社会性与情境性,试图实现学习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作用,这些观点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6、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热门话题,其中,教师专业成长阶段论已经达成共识,请问,一般来说,教师专业成长有哪几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2)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主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因材施教,自觉关注学生。
7、教育心理学认为,要想教得好,首先应该知道学习是如何进行的,请你谈谈教与学的关系?学习与教学可以明确区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
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是教师的教授活动,教师是活动的主体。
教与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从学校教学的本质上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教授下进行的,离开了教师的传授就不能称为学校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同时,脱离了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也失去了对象,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因此,二者同时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成为教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二、学习与教学的紧密联系还表现在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上,教师的教师必须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学生的学习也受教师教的影响与作用。
因此,教与学的关系密切,教师必须明确这种关系。
8、品德有哪些部分构成?答: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尽管至今对品德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但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9、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校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的意义与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因地因人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技术。
(1)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4)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
(5)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10、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
培养创造性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