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企业在南非剖析

中国企业在南非剖析

中国企业在南非一·南非的地理位置1.自然概述南非共和国(Republic of South Africa),因地处非洲南部而得名,素有“彩虹之国”和“黄金宝石之国”之誉。

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介于南纬22度至35度和东经17度和33度之间,是世界上最多元化最有魅力的国家之一。

北邻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

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

地处南半球的南非,风光秀丽,气候温和,雄伟的德拉肯斯堡山脉绵亘东南,把全境分为内陆高原和沿海平原。

面积有 122103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00公里。

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其中卡斯金峰高达3660米,为全国最高点。

中部翠绿的草原,西部金黄的沙漠是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由于有两洋环抱,南非的海岸线长达 2954公里。

但海岸线比较平直,只有少数海湾。

具有良好的港湾条件。

南非的主要港口有德班、理查德湾、伊丽莎白港、开普敦和萨尔达尼亚湾,另外还有莫赛尔湾等几个小港。

这些港口都建立在条件较好的天然海湾。

沿海洁白的海滩,三面蓝色无垠的大海,将南非12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装扮得分外绚丽多姿,使南非以其极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成为令人神往的胜地。

2.气候环境南非的气候可以划分为五种截然不同类型的地区:沙漠和半沙漠类型地区、地中海类型地区、热带草原类型地区、温带草原类型地区和雨林类型地区。

南非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类型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南非大部分地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时间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为热带湿润气候,南部沿海为地中海式气候。

全境气候分为春夏秋冬4季。

12月~1月为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2~38℃;6~8月是冬季,最低气温为-10~-12℃。

全年降水量由东部的10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

首都比勒陀利亚年平均气温17℃。

由于地势较高,南非的气温通常低于同纬度的国家和地区,但冬无严寒,个别地区的最低温度也不过在-10摄氏度左右。

一般情况下,夏天也无酷暑。

全年降水量由东部的10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

首都比勒陀利亚年平均气温17℃。

二·南非的环境1.历史文化环境历史上,南部非洲大陆曾是不同民族黑人世代繁衍的家园,欧洲殖民者和移民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南非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历史特点,原因是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和移民认为自己是落地生根的南非人。

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以来,白人长期作为统治者而存在。

在经过40年的种族隔离后,1994年南非和平过渡为一个民主国家。

变化无穷和多姿多彩的文化是南非的主要特色之一,它的建筑是欧洲,亚洲,非洲建筑特色的大熔炉。

南非的美食糅合各洲的精华,口味独到!古典欧洲音乐,歌剧,芭蕾,非洲土著歌舞,现代爵士,摇滚等,在这里都可以找得到。

种族繁多是南非的又一特色,故有“彩虹之国”称誉。

它约有4360万人口,主要有黑人,白人,亚洲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组成。

2.经济环境(1)·概述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达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水平、地区分布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均。

制造业、建筑业、能源业和矿业是南非工业四大部门。

基础设施良好,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经济开放程度较高。

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

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但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黑白二元经济特征明显。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受国际制裁影响,经济出现衰退。

新南非政府制定了“重建与发展计划”,强调提高黑人社会、经济地位。

(2)·矿业矿业历史悠久,具有完备的现代矿业体系和先进的开采冶炼技术,是南非经济的支柱。

深矿开采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全国约有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

南非以丰富的矿物资源驰名世界,现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70余种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硅铝酸盐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锆、钛、氟石居第二位,磷酸盐、锑居第四位。

目前,南非赚取的外汇中有50%以上是从这些矿产资源中得到的。

南非是世界上重要的黄金、铂族金属和铬生产国和出口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钻石。

钻石的发现不仅改变了南非的历史,而且是南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目前钻石的生产量,比起扎伊尔、博茨瓦纳要少,但是埋藏量却是世界第二。

钻石产量约占世界的9%。

南非德比尔斯(De Beers)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生产和销售公司,总资产200亿美元,其营业额一度占世界钻石供应市场90%的份额,目前仍控制着世界粗钻石贸易的60%。

(3)·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制造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 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

主要产品有钢铁、金属制品、化工、运输设备、机器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

钢铁工业是南非制造业的支柱,拥有六大钢铁联合公司、130多家钢铁企业。

建筑业发展较快,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

1994-1999年,南非政府共筹集投入125亿兰特建设低造价住房,以缓解黑人城镇居民住房问题。

近年来, 由于南非加快实施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场馆建设及房地产开发热,南建筑业发展较快,但设备陈旧、技术工人缺乏等问题比较突出。

为应对金融危机,南政府2009年宣布今后三年将投资7870亿兰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能源工业基础雄厚,技术较先进,产值约占南非国内总产值的15%。

电力工业较发达,发电量占全非洲的2/3,其中约92%为火力发电,为世界上电费最低的国家之一。

国营企业南非电力公司是世界上第七大电力生产和第九大电力销售企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干冷发电站,供应南非95%和全非60%的用电量。

近年来由于电力生产和管理滞后等原因,全国性电力短缺现象严重。

在开普敦附近建有非洲大陆唯一的核电站-库贝赫核电站,发电能力184.4万千瓦。

此外,南非萨索尔公司的煤合成燃油及天然气合成燃油技术商业化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其生产的液体燃油约占南非燃油供应总量的1/4。

(4)·农业南非的农业也较发达,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

可耕地约占土地面积的13%,但适于耕种的高产土地仅占22%。

农业、林业、渔业就业人数约占人口的7%,其产品出口收入占非矿业出口收入的15%。

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甘蔗、大麦等。

蔗糖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农林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不断减小。

农业提供13%的正式就业机会。

非黄金出口收入中的30%来自农产品或农产品加工。

正常年份粮食除自给外还可出口。

主要农作物是玉米。

各类罐头食品、烟、酒、咖啡和饮料质量符合国际标准,葡萄酒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林木覆盖面积占全部土地的6%。

畜牧业较发达,主要集中在西部三分之二的国土。

牲畜种类主要包括牛、绵羊、山羊、猪等,家禽主要有鸵鸟、肉鸡等。

主要产品有禽蛋、牛肉、鲜奶、奶制品羊肉、猪肉、绵羊毛等。

所需肉类85%自给,15%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斯威士兰等邻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一些欧洲国家进口。

绵羊毛产量可观,是世界第4大绵羊毛出口国。

水产养殖业产量占全非洲5%和世界的0.03%。

南非商业捕捞船队有各种船只500多艘。

全国约有2.8万人从事海洋捕捞业。

主要捕捞种类为淡菜、鳟鱼、牡蛎和开普无须鳕。

每年捕捞量约58万吨,产值近20亿兰特。

此外,南非养蜂业年产值约2000万兰特。

三·中国企业在南非的情况1·概述中南双边经贸与投资合作几乎是从零的基础上开始的。

中国与南非于1998年1月建立外交关系。

13年来,中南双边贸易额、双向投资额分别增长10倍和100倍。

我2007年上任时,中南贸易额约为140亿美元,同比增长40%。

3年后的2010年,尽管中南两国经济都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但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56亿美元,增幅近83%。

其中,中国对南非出口108亿美元,南非对中国出口148亿美元,南非保持贸易顺差。

目前,南非成为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跃升为南非的最大贸易伙伴。

在投资领域,截至2010年,中国累计对南非投资约70亿美元,投资涉及矿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斥资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中资银行最大一笔海外收购项目。

中国的海信、创维等名牌家电已进入南非主流消费市场。

目前,南非企业在中国的投资约为55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啤酒、港口、通信等多个领域。

中南双边投资对促进中南两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企业在南非只有少数高级企管人员,大量的企业管理、技术和生产人员都是南非当地人。

两国的企业家、技术人员和工人在一起合作工作,创造出了非常好的效益。

南非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多为矿产品及其制品,铁矿砂为南非向中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南非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于三大类,一是纺织品如男女套装,上衣、长短裤及各种鞋靴,二是高科技产品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无线电话、复印机等,三是机电产品如无线电发射设备、摄像机等。

从商品结构看,中南双方商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强,为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长远空间。

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南非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多为矿产品或其制品,铁矿砂为南非向中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2004年向中国出口2.18亿美元,占其对华出口总额的21.4%。

此外,锰矿砂、钴矿砂的出口也分列南非对华出口的第五和第八位,且增长迅速,同比分别增长了185.8%和132.7%。

不锈钢板材、普通钢铁板材、铝及铝板等也是南非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

2·中信集团中国中信集团下属的洛阳重型机械公司与南非贝特曼工程技术公司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根据合作备忘录,贝特曼工程技术公司获得了在南部非洲12个国家销售中信重机公司自有知识产权的矿用磨机和其他几种矿山设备的独家代理权。

南非的贝特曼公司在考察中信公司时表示,中国的产品非常适合于非洲。

初始阶段,非洲引进和进口了欧美的技术和产品,而今,欧美国家的矿产业正在衰退,其产品制造业随之呈下滑趋势;而中国的矿产业开发蓬勃发展,从而带动了产业的进步: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增加、成本相对低廉,这三个方面决定了中国的矿山机械产品完全能与矿业发达的非洲市场实现对接。

中国公司已从最初的零配件产品的出口,转变为整机出口,而且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越来越多。

除了大型矿山机械设备外,中国生产的日用消费品也颇受消费者青睐。

在南非当地市场上,日用消费品的90%是“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的品牌已被非洲市场认可,有较好的信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