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零配件技术协议1

汽车零配件技术协议1

(供方)就 2T 301 427/E01 轴颈及 02T 301 427/E02压紧板两种零件(详见本协议附件一)的冲压级进模具设计制作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磋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协议。

本协议为《模具定制合同》的一部分,有关其它违约责任参见《模具定制合同》。

一、技术要求1.产品图纸要求1)以需方向供方提供的零部件二维图纸,作为模具设计、制造、验收的依据;2)图纸及相关标准更改时,需方及时将更改后的有关图纸或技术标准提供给供方;3)在设计制作过程中,供方若对图纸、标准提出疑问,由需方确认后将相关事宜及时告知供方,一般不超过1天,对可能超过1天的会以邮件形式转发并回复给供方;2.零件实物质量、精度要求1)零件尺寸精度、表面形状、形位公差以及外形轮廓等应符合图纸要求。

评定准则:零件外形及2D图纸要求的所有尺寸及精度要求以需方检验的数据为准;2)零件不允许有裂纹、起皱、缺口、拉伤等质量缺陷。

毛刺要求按GB/T4129(冲压件毛刺高度极限值)M级要求;工艺缺口需要需方确认,一般工艺缺口只发生在修边模具制作过程中,且缺口深度不超过0.3mm.3)零件的检测结果以需方的检测结果为准,当供方对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双方可以在模具供方、模具需方或委托到第三方有检测资质的单位使用统一的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并共同确认检测结果。

如在第三方检测,检测费用由模具供方承担。

4)供方不能自检的项目,由供方委托第三方检测或以书面形式向需方提出申请检测要求,由需方协助检测,协助检测次数不超过2次,3次以上的检测费用由供方承担;3.工艺方案要求1)工艺方案详见附件一(供方提供);2)供方务必使材料达到材料利用最大化。

3)在模具设计中按压机公称压力的75%核算选用压机吨位,压力吨位计算数值要体现在模具图纸中;4)拉延工艺要进行CAE分析并形成报告,随模具资料一同交付需方;5)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工艺方案必须变动时,供方应提出正式的书面申请材料并附以有说服力的工艺变动原因,由需方确认后执行。

4.模具应适应的生产条件1)模具供方根据需方提供的产品图纸(或2D)和需方的冲压设备资料设计、制造模具。

2)模具应适应所确定的压机及其附件的技术参数。

3)操作方式:操作方式方便快捷;4)模具吊运——模具均采用行车吊运或叉车转运。

5)初验收试模用材料由需方负责,数量由供方提出,试模合格件全部随模具返还需方。

6)冲压材料按产品图规定的材料牌号或需方认可的等同性能材质执行。

7)模具图纸因附有模具易损件清单5.模具的主要技术要求1)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模具的正常使用寿命不低于800万件、修复后的总使用寿命不低于900万件;2)为确保及时供货及备件可更换性,模具设计、制造优先选用标准件3)模具刃口的有效工作尺寸不小于12mm。

所有冲孔用凹模标准件有效工作长度(6t-8t),易损件修磨一次,保证零件生产数量大于100000件;4)模具闭合高度:按确认的冲压设备(最小装模高度+装模高度调节量的1/2),特殊要求的协商确定并签字确认;5)模具设有存放限位装置,保证模具存放安全,保证弹性元件处于非工作状态。

6)模具的导向机构应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导向过程平滑无干涉,并采用内外导柱;7)模具应充分考虑操作安全,维护、保养方便,易损件更换方便可靠等内容,模具上的活动部件均应有防松、防脱落、防反等安全措施;8)级进模还应设有冲头折断,漏冲检测装置;9)备件:模具所有易损件两套;10)铭牌内容包括:零部件图号、名称、模具编号、模具外形尺寸、上模重量及模具总重量、厂名及制造日期等;11)模具涂色要求:蓝色防护;12)模具定位尽可能采用统一标准件;二、进度要求1.模具图纸时间:模具图纸设计完成时间为()年()月()日前,并以书面的形式提出试模所需的材料尺寸;2.模具零件加工完成时间为()年()月()日前;3.模具装配时间为()年()月()日前;4.模具调试计预验收时间()年()月()日前;5.模具终验收时间为()年()月()日前;7.模具自签定正式合同起,(150)天内完成模具的终验收8.正式合同签订后7天之内,模具供方提供专职项目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并提交详细的模具开发及质量控制计划给模具需方项目主管,以便工作联系与交流。

9.因产品设计变更,需要对模具工艺和模具结构进行调整的,模具供方应按照模具需方的时间节点完成。

存在异议,在2天之内沟通完成,必要时面对面协商。

10.最终的图纸会签完成后的每1周汇报一次模具进度情况,以确保项目的有序展开。

10移模前,所有送样的合格样件由供方负责生产、提供,钢板原材料由需方提供。

3)日常工作装模时间不大于2小时三.模具预验收1)供方模具制造完成后先自行调试,调试自检合格后,将调试样件提交给需方检验,需方检验合格后由供方确定预验收时间(但不得影响预验收的时间),并提前10个工作日通知需方,由需方提供预验的材料,并按双方约定的时间由需方派人到供方现场进行预验收。

2)预验收内容:模具的静态检查、动态检查和零件质量检查等。

3)预验收条件预验收时供方必须提供模具图纸及工序工艺。

由需方按工序模具图纸逐序验收,预验收零件必须符合成品件在尺寸、外观、形状及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a)若供方不能提供模具图纸,需方有权拒绝验收,所造成的损失由供方承担。

b)预验收时零件必须是用正式模具在双方约定的设备上连续进行冲压生产;c)预验收零件的数量为2000件(套),4)预验收时需方有权对生产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进行确认,不能满足要求的,供方必须按需方提出的改进方案,在模具需方要求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5)预验收合格后双方代表签字生效,并作为部分模具款的支付依据;6)预验收不合格时供方在2日内拟定整改方案和修改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经过双方确认签字后的7天之内,达到二次预验收条件(整改期间如果有送样要求,供方无条件完成,但整改的时间节点原则上不作变更),预验收次数不得超过2次;超过2次以上的预验收,需方人员的出差费用由供方承担。

注:模具预验收在供方工厂3.模具终验收1)模具在供方经过预验收合格后,模具由供方运送到需方工厂进行终验收,具体移模时间由需方确定。

原则上在预验收后的10天之内完成。

2)终验收时,需方项目工程师、模具工程师及质检人员参与;3)模具送到需方时,供方必须同时提供最终的可指导实际生产的模具2D图纸和3D数模(电子版的用光盘拷贝),模具预验收报告,合格零件的检测报告,模具送货清单及模具备品、备件实物等,否则需方拒绝终验收,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供方承担;4)模具终验收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模具动态、静态项目的全面检查和产品件检查;5)验收在技术协议规定的冲床上进行连续生产,零件数量不少于5000件,除去模具调整废件,正常连续生产合格率要达到100%;6)合格零件的判断准则:以需方提供的检测仪器为准7)终验收合格后双方在相应的验收报告中签字生效;8)终验收不合格时供方必须按需方的要求进行整改,时间要求在7天之内完成;四、责任的承担1、供方承担的责任1)不能按时提供合格全工序合格样件的,按采购合同约定的违约金额除;2)不能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模具预验收的,按采购合同约定的违约金额除;3)不能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模具终验收的,按采购合同约定的违约金额除;4)材料利用率未达到双方签定的要求,每低一个百分点,按相应零件模具总费用的0.1%扣款;5)模具方案变动没有得到需方认可的,整套模具的费用需方拒付给供方,由此引发的责任由供方全部承担;6)模具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限期整改没能按时完成的,按采购合同约定的违约金额扣除;7)因供方提供的模具图纸错误所造成的所有费用(包括模具备件费用,交货延误产生的费用)由供方承担;2、需方承担的责任1)因客户图纸及标准发生变更,变更引起的相关变更费用由需方承担;2)因需方提供的图纸与标准错误所引起的模具报废或修改,所发生的费用由需方承担;3)由于客户图纸及标准变更,需方没有及时将变更事宜提供给供方,所造成的模具或样件不能按时完成的,所涉及的责任由需方承担;4)由于需方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好试模的材料所引起的责任,由需方承担。

五.质量保证1.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因模具质量造成模具或模具零部件损坏由供方免费修理或赔偿,质量保证期为模具终验收合格之日起12个月,易损件除外。

2.在质保期内,模具出现质量问题,供方技术和维修人员接到需方通知后24小时内抵达现场。

3.量产后的首批生产,由供方派驻技术人员对需方操作人员进行为期1周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以免造成模具非正常损坏或产品质量问题。

(具体时长可根据模具数量和难易程度确定,但至少要完成一批次生产)六、技术资料1.需方向供方提供以下技术资料:零件产品图纸及相关标准。

2.供方交货时,应提供以下资料1)模具的可用于指导生产的最终图纸2份和3D数模(电子版的用光盘拷贝,2D数据为AUTOCAD 2007格式;3D数据为*.IGS或STP格式);需方修理模具时,若需要工艺数据,供方有义务全力支持。

2)双方签字版的模具验收报告1份。

3)双方签字版的模具检测报告1份。

4)零件检测报告。

5)模具送货清单2份。

七、相关事宜说明:本协议自双方签字后生效;本协议包括封面共7页,一式两份,供需双方各执壹份;本协议未尽事宜,需双方协商解决。

需方代表签字供方代表签字(公章)(公章)年月日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