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D. NaCl 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 NaCl 的形成过程:
,D
正确;
答案选 D。
3.下列图示装置所表示的实验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蘸有浓盐酸和浓 B.铝丝伸入硫酸铜 C.测定空气中氧气 D.向蔗糖中加入浓
氨水的玻璃棒靠近 溶液中
含量
硫酸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R1、R2、R3 为烃基)
【解析】
【详解】A.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 mol/L 或 mmol/L,胱抑素 C 的单位为 mg/L ,不是以物质的
量浓度表示;
B.根据参考范围可知,表中所示的检查项目均在正常范围内;
C.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为尿素等;
D.甘油三酯是羧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结构可表示为 基);
(R1、R2、R3 为烃
A. 盛放 NaOH 溶液,选用④ B. 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选用①、⑥、⑦ C. 分离 I2 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水,选用②、③ D. 配制 100 mL 0.1 mol·L-1 NaCl 溶液,选用③、⑤、⑥和⑧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与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故保存氢氧化钠不能用玻璃塞; B.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需要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等仪器; C.分离 I2 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水采用分液的方法,需要分液漏斗、烧杯等; D.配制 100 mL 0.1 mol·L-1 NaCl 溶液,需要烧杯、玻璃棒、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等仪 器; 答案选 A。 【点睛】盛放强碱溶液,需要使用橡胶塞。
答案选 D。
8.已知苯可以进行如下转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蒸馏水可鉴别苯和化合物 K B. 化合物 M 与 L 互为同系物 C. ①、②反应发生的条件均为光照 D. 化合物 L 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化合物 K 为溴苯,溴苯的密度比水大,苯的密度比水小,用蒸馏水可鉴别苯和溴 苯,A 正确; B.化合物 M 的分子式为 C6H12 与 L 的分子式为 C6H10,不满足同系物的定义,两者不是同系物, B 错误; C.反应①为苯的取代,反应条件为溴、铁或溴化铁作催化剂,C 错误; D.化合物 L 中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其它碳原子上的氢也可以被取代反应,D 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 1 个或几个“CH2”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必须是同一 类物质,含有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官能团。 9.常温常压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浊液中加入 NaOH 溶液
B 证明葡萄糖中含有羟基 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C 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 用 pH 试纸分别测量 MgCl2 和 AlCl3 溶液的 pH
测定过氧化钠样品(含少
D
向 a g 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
量氧化钠)的纯度
7.已知:①C2H6(g)
C2H4(g)+H2(g) H1 >0。
7
②C2H6(g)+ 2 O2 g =2CO2(g)+3H2O(l)
H 2 =-1559.8 kJ·mol-1
③C2H4(g)+3O2(g)=2CO2(g)+2H2O(l) H 3=-1411.0 kJ·mo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详解】A.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无化合
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 正确;
B.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 2Al+3Cu2+=3Cu+2Al3+,有化合价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B 错误;
C.利用某些物质(如:磷)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生成气体,生成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
气体的体积测定过氧化钠样品(含少量氧化钠)的纯度,D 正确;
答案选 D。
10.科研人员提出 CeO2 催化合成 DMC 需经历三步反应,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中均有 O—H 的断裂 B. 生成 DMC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C.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 DMC 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CO32 和甲醇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示意图可知①、②、③中①、③有 O—H 的断裂,A 错误; B.①中有水分子生成,生成 DMC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小于 100%,B 错误; C.催化剂的使用不影响化学反应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C 错误; D. DMC的 结构中有酯基,能与过量 NaOH 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CO32 和甲醇,D 正确; 答案选 D。 11.25oC 时,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几种溶液的 pH 如下:
A. 升温或加压均能提高①中乙烷的转化率
B. ①中断键吸收的能量少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C. 用H 2 和H 3 可计算出①中的H D. 推测 1 mol C2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 1411.0 kJ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故加压使反应向逆向移动,乙烷的转化率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苯酚的水溶液中加 NaOH 溶液,生成苯酚钠,只能说明苯酚溶液呈酸性,A 错误;
B.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羟基,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错误;
C.用 pH 试纸无法精准地测量 MgCl2 和 AlCl3 溶液的 pH, C 错误;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氧化钠与水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钠,通过测量产生

2.15
mmol/L
2.13~2.70
胱抑素 C 尿素
0.78 4.18
mg/L mmol/L
059~1.03 2.78~7.14
甘油三酯
1.50
mmol/L
0.45~1.70
A. 体检指标均以物质的量浓度表示 B. 表中所示的检查项目均正常 C. 尿素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
D. 甘油三酯的结构可表示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
CH3COO-为弱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醋酸,根据元素守恒,①中,
c(Na+)=c(CH3COO–)+c( CH3COOH);
B.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故 CH3COO–的水解程度小于 HCO3 的水解程度; C. CH3COONH4 溶液呈中性,CH3COO-、NH4+的水解程度相同,故③中,c(CH3COO–) = c(NH4+)<0.1 mol·L–1; D. NH4+的水解显酸性,故 0.1 mol·L–1 NH4HCO3 溶液的 pH <8.33;
答案选 B。
12.如图所示装置,两个相同的玻璃管中盛满 NaCl 稀溶液(滴有酚酞),a、b 为多孔石墨电
极。闭合 S1 一段时间后,a 附近溶液逐渐变红;断开 S1,闭合 S2,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闭合 S1 时,a 附近的红色逐渐向下扩散 B. 闭合 S1 时, a 附近液面比 b 附近的低 C. 断开 S1、闭合 S2 时,b 附近黄绿色变浅 D. 断开 S1、闭合 S2 时,a 上发生反应:H2 ˗ 2e- = 2H+ 【答案】D 【解析】 【分析】 闭合 S1 时,装置为电解装置,a 极附近溶液逐渐变红,说明 a 极生成氢氧根离子,a 极为阴 极;断开 S1,闭合 S2,装置为原电池装置。 【详解】A.闭合 S1 时,装置为电解装置,a 极为阴极生成氢氧根离子,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故 a 附近的红色逐渐向下扩散; B.闭合 S1 时,装置为电解装置,a 极发生电极反应 2H2O+2e-=2OH-+H2,消耗了水分子,导致
降低,A 错误;
B.①为吸热反应,反应中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能量,B 错误;
C.反应②③中不存在反应①中生成的氢气,故不能通过盖斯定律用H 2 和H 3 可计算出①中 的H,C 错误;
D.根据②③推断,C2Hn 中 n 值越小,释放的能量越小,推测 1 mol C2H2(g)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小于 1411.0 kJ,D 正确;
D. 用电子式表示 NaCl 的形成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Na +2H2O =2NaOH+H2↑,A 错误;
B.用稀硫酸做导电实验时灯泡发光是因为硫酸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H2SO4=2H++SO42,B 错误; C.一水合氨为弱碱,向 Al2(SO4)3 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Al3+ +3NH3∙H2O =Al(OH)3↓+3NH4+,C 错误;
北京市东城区 2020 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共 10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I 127
溶液 ①CH3COONa 溶液
②NaHCO3 溶液
③CH3COONH4 溶液
pH 8.88
8.33
7.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中, c(Na+) = c(CH3COO–) + c( CH3COOH) B. 由①②可知,CH3COO–的水解程度大于 HCO3 的水解程度 C. ③中,c(CH3COO–) = c(NH4+) < 0.1 mol·L–1 D. 推测 25oC,0.1 mol·L–1 NH4HCO3 溶液的 pH <8.33 【答案】B
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