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

浅谈城市园林植物配置
摘要:园林植物景观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 为人们提供休息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而且还能为人们创造游览和观赏的艺术空间。

本文分析了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及方式,以及植物配置空间的布局。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原则;空间布局
前言
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对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把握得恰到好处,园林绿化树种又因有神奇的千姿百态和绚丽的流光溢彩,在营造自然氛围、美饰环境空间方面演绎绿色的乐章。

下文主要讲述了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及方式,以及植物配置空间布局。

1 园林植物配置的概念
园林植物配置,是把我们所需要的植物材料在发挥园林综合功能的需要,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
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建筑、水体、园路、山石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2 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每个地方的植物都是经过对该地区生态因子长期适应的结果。

俞孔坚教授曾指出“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就是强调设计应遵从乡土化的原理。

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2.2均衡原则
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比较顺眼一点。

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减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

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

如:海口市公园风景区各种花草树木都有,种类繁多,但在植物配置上很讲究,如蜿蜒曲折的园路两旁,路右种植高大的重阳木,则邻近的左侧就植以数量较多,单株体量较小,成丛的花灌木,以求
得均衡。

2.3文化原则
由于我们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都不一样,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

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

在植物配置中坚持文化原则,可以使海南城市园林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方向发展,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在城市园林中得到体现。

3 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3.1近自然式配置
所谓近自然式配置,一方面是指植物材料本身为近自然状态,尽量避免人工重度修剪和造型,另一方面是指在配置中要避免植物种类地单一、株行距地整齐划一以及苗木的规格的一致。

在配置中,尽可能自然,通过不同物种、密度、不同规格的适应、竞争实现群落的共生与稳定。

同时要减少对树木个体、群落的过渡人工干扰。

海口市在海南城市森林建设改造中采用宫协造林法来模拟热带性
森林植被,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3.2 分层配置
为避免景观层次和背景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

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加深,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尽量避免布局呆板。

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3.3根据环境性质进行配置
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仅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时,我们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

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海桐、棕榈等树木。

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根据绿地环境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

在幼儿园绿化设计,选择低矮和色彩丰富的树木,大红花、金叶女贞,带来活泼气氛。

还要考虑不能选择有刺、有毒的树木;如夹竹桃、虎刺梅等树木。

4 园林植物配置空间布局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设计园林植物空间的创作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创造出某一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

而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林椽线和在立面构图上的林冠线的设计,是实现园林立意的必要手段。

相同面积的地段经过林缘线设计,可以划分成或大或小的植物形成的空间;或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或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

同时,由于树木分枝点有高有低,在林冠线设计中,也可根据人体的高度,创造开敞或封闭的植物空间。

经过设计的植物空间,通常都有主景,而且大多以观赏价值高的乔木或灌木为主景。

以乔木做主景时,一般为孤植﹑丛植或列植;以灌木做主景时,一般为群植或丛植。

也有以自然式花坛与建筑物﹑山石结合为主景的。

植物空间里,以草皮铺地,可统一整个空间的色调。

在局部地区或树下,可铺植耐荫的地被植物。

植物空间边缘的植物配置宜疏密相间,曲折有致,高低错落,色调相宜。

如在地形略有起伏的草坪上,半埋石块或立一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在色彩平淡的季节,可摆设盆花,构成各种图纹等。

5 结束语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

在城市里要有规模有组织地布置绿化,在城市环境艺术的塑造中应多以绿色植物材料进行造景,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达到人与自然之和谐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