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咸阳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地理

咸阳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地理

咸阳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 25X2=50 分)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C. 区域的划分指标,既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 下表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

据此完成B. 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D. 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特征相对一致 2---4 题。

2.限制①自然区河谷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光照 B. 热量 3.与①自然区相比, A. 交通闭塞 4.③自然区( A. 气候干旱 5.下列发展阶段, A. 采集和狩猎阶段——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对人类生活影响不大B. 农业社会阶段——能源、矿产资源和交通状况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C. 工业社会阶段— _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D. 后工业化阶段——原料、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被称作陕西省“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 项目,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 北调入渭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 立方米左右。

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图),回答 6---7 题。

6.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劣势是。

( A. 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 B. 粤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C. 需修筑的隧道长 D . 水源地污染严重,水质差 7.关于引汉济渭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解决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B. 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 武功段的渭河径流量增多D. 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8.2016年 12月 22日,我国首颗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提升了我国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大 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能力。

碳卫星通过“颜色”来识别二氧化碳气体并传回数据,监测中心对数据处 理分析后,输出我国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图。

这一过程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D. 土壤 ) C. 经济落后 C. 地形 ②自然区( B. 空气稀薄 ) B. 湖泊众多 关于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C. 多属外流区D. 多人工林 D. 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正确的是( )15亿 (右A. RS和 GISB. GPS和 RSC. GIS和 GPSD. VR和 GIS德国鲁尔区从 20世纪 60 年代到 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地调整。

右下图为鲁尔区产业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 年,②表示 1995年)。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9---10 题。

9.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明显变化是()①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②第三产业迅速发展③园艺业比重增大④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②③10.德国在进行传统工业改造过程中还注重调整工业布局。

兴起于20世纪 80 年代的慕尼黑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集中在该国(A. 北部B. 南部C. 东部D. 西部右下图为“扎龙湿地示意图” 。

读图回答 11 12 题。

1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C. 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D. 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12.黑龙江省近年来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 水土流失C. 过度垦殖D. 土地荒漠化河北省香河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毒承接京津企业转移,打造高新机器人产业集群,已有 30 余家来自京津地区的机器人相关企业签约入驻香河县机器人产业港,初步形成了涵盖核心零配件、本体和系统集成在内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读“香河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右下图),完成 13 14题。

13.我国机器人严业初期选择落户京津地区的主要因素是(A.科技B. 市场C. 原料D. 交通14.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转移到香河县后,对香河县的主要影响是()A.收入大幅度降低B. 加重了环境污染C. 促进了产业升级D. 减少了就业机会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右下图),回答 15 17 题。

15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降水季节变化大, 12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较多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16.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 9—10 月B. 4—5 月C. l-2月D. 11~ 12月17.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A. 科技发达B. 石油资源丰富C. 水电、火电、核电丰富D. 矿产资源丰富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

据此回答 18 19 题。

18.据材料判断,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A. 气温年较差较大B. 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C.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 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19.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 。

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 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 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D. 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延伸产业链近年来,枣庄这匹“黑马”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成功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率先崛起,以其独特的转型实践,造就了世界瞩目的“枣庄神话” 、“枣庄奇迹”。

据此完成 20 ------- 21 题。

20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环境污染②资源枯竭③水源短缺④就业困难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1.枣庄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借鉴了鲁尔区的经验,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B. 将资源枯竭型城市整体搬迁下图为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C. 完善交通网,优化区位条件D. 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城市各 100 米,图中 r 表示河流, t 表示林地, h 表示住宅, f 表示水田。

方格中数字 2 表示相同的海拔高度。

读图完成 22 23 各题。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B.图中住宅易受到滑坡、泥石流影响C.该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D. 图中森林覆盖率为 8%23.下列有关该区域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运用 GIS,可以监测河水是否淹没到住宅B.图中海拔高度的测量主要运用 RS技术C.运用 GPS可以监测该区域林地的砍伐情况D.运用数字地球可以对该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β: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 M,工业化水平为 N,则 p= N/M 。

当β=0.5 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

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下表),完成 24 25 题。

24 .依据表格资料可以推断出,该区域()A. 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进B.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C. 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城市经济良性发展D. 工业化一直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25.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A.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B. 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C. 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D.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50 分)26.下图为珠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分)(1)简要分析珠江流域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4 分)(2)分析珠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及产生 的积极影响。

( 6 分)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2 分) 材料一: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 制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材料二: 2010 年江苏城市分布(左图)和江苏三大地域城镇化水平变化(右图) 。

(1) 依据材料二归纳江苏省城市及城镇化发展的特征。

(4 分)(2) 苏南地区曾创造城市化苏南模式。

与苏中、 苏北地区相比, 苏南城镇化特点及其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分别是什么?( 2 分)(3) 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请分析说明原因。

(4 分)(4)“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是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三大“城市圈”是指 南京、 、 。

( 2 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4 分)新疆煤炭资源预测总量 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 40.6%以上,且大多埋藏较浅,甚至可以露天开发。

目前,新疆正在致力于我国西部能源基地的建设,不仅加大煤炭开采,还致力于提高外运能力和拓展外运方式。

下图为“疆煤东运”路线图。

(1)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4 分)(2)目前新疆正在建设一批坑口火电站和路口火电站(铁路旁边的电厂),致力于推行“疆电东送” 。

对比指出“疆电东送”和“疆煤东运”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利弊。

(4分)(3)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6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材料一: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4 分)材料二:侵蚀模数指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和人为活动等的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

其单位为 t/( km2.a)。

下图为延安燕儿沟流域土壤侵蚀与降雨量动态图。

(2)根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图中侵蚀模数变化的原因。

(6 分)(3)分析侵蚀模数变化后会带来的影响。

(4 分)参考答案1.C 【解析】区域不是都有明确的界线;区域是划分的依据多样,不是主观任意划分的;区域的划分指标,既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之间特征差异明显。

2.B3.D4.A2.根据表格中信息,①自然区是青藏高寒区,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成熟。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限制该地河谷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B 对。

高原上光照充足,光照、地形、土壤不是主要限制因素, A、C、D 错。

3.②自然区是东部季风区,与①自然区相比,②自然区交通通达度高,空气密度大,多人工林,经济发展水平高, C对。

A、B、D 错。

4.③自然区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 A对。

降水少,河流、湖泊少, B 错。

河流大多没有流入海洋,中途消失,或流入湖泊,多属内流区, C错。

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强烈, D 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