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海特产

青海特产


青海特产(海东)
• 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循化县种植的 花椒以果实鲜红、颗粒大、肉厚油多、麻 味浓而深受市场青睐,市场价高出外地花 椒近一倍,是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特产。
青海特产(海东)
• 乐都大樱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乐 都县地理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是大樱桃栽培的理想区域,近年来,乐都 县的大樱桃种植业已成为其特色产业。
青海特产
• 青海老酸奶在青海民族饮食上有着悠久的 历史,早在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经过青 海湖畔的日月山、倒淌河等地进藏的民间 故事中,就有关于酸奶的记述。在可称之 为古代藏族社会百科全书的史诗《格萨尔》 当中,也有许多关于酸奶的记载。可见酸 奶在青海问世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青海特产
• 青海人不叫馒头而称馍馍。“馍馍”只是 一个总称。青海农业区和半农业区各族人 民常吃的馍馍千姿百态,品种繁多,如花 卷、油包、油饼、曲连、油香、炉馍馍、 馒头(祭祖用的大馍馍)、焜锅馍馍等等。 它们是逢年过节,串亲访友经常携带的传 统礼品,也是每饭难离的主食。其中最受 人欢迎也最普遍的,是焜锅馍馍。 。
青海特产(海东)
• 互助白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互助 白牦牛肉颜色深红,野味十足,肉鲜香嫩, 血红蛋白极高,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以 及胡萝卜素、钙、磷、锌等微量元素,对 人体保健功效显著。
青海特产(海东)
• 循化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循化县种 植的花椒以果实鲜红、颗粒大、肉厚油多、 麻味浓而深受市场青睐,市场价高出外地 花椒近一倍,是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特产。
青海特产(海东)
• 互助葱花土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互 助葱花土鸡学名海东鸡,是在青海东北部 互助县域内独特的自然条件和饲养条件下, 经长期自然选择和饲养驯化形成的地方品 种。
青海特产(海东)
• 循化线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青海循 化撒拉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撒拉族聚集 区,线辣椒是当地种植业的特色产业。线辣 椒的学名叫循化红线辣椒,它又细又长像线 一样,所以叫线辣椒。
青海特产(海北)
• 牦牛酸奶是民间非常传统的奶制冷饮,营 养丰富,助消化。牧区的酸奶用牦牛奶制 作,这种酸奶表层结为含奶油的黄色硬脂 奶皮,扒开奶皮,软嫩黏稠的酸奶象豆腐 脑一样洁白如雪,芳香扑鼻,入口,酸甜 凉爽宜人。堪称一绝的酸奶是天峻藏族制 作的牦牛酸奶。
青海特产(海北)
•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 油、香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 用油。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 刺激气味,民间引叫作“青气味”。这种 气味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 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
青海特产(海西)
• 鹿茸是青海省传统出口商品之一,是青藏八 宝之一。主要有带血马鹿据茸和带血赤鹿 据茸两个品种。青海鹿茸采集于分布在青 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荒冷的高山峻岭 之中的马鹿、白唇鹿、梅花鹿雄鹿未骨化 密生绒毛的幼角,经切片,含有丰富的鹿 血清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青海特产(海西)
青海特产
• 雪莲花采自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 线附近,是一种名贵的青海土特产品。有 高原雪山圣草、圣花之称,药用价值高。 雪莲全草入药,入肝、脾、肾三经。具有 通经活血、暖宫散淤、散寒除湿、强筋助 阳、止血消肿的功能,使用安全,无毒副 作用
青海特产
• 羌活,历来为青海大宗药材商品之一,别名羌 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 黑药,为伞形科、羌活属植物,多年生草本, 高60-120厘米,根茎粗壮,伸长呈竹节状。根 颈部有枯萎叶鞘。茎直立,圆柱形,中空,有 纵直细条纹,带紫色。中药主治:温肾助阳, 纳气,止泻。 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 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 斑秃;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 水浮肿、疮疡肿毒。 生长于海拔2000-4000米 的林缘及灌丛内;分布于中国的陕西、四川、 甘肃、青海、西藏。
青海特产(海北)
• 门源种植小油菜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北方小油 菜的发源地。门源小油菜性阴凉,耐寒冷,生长期 短,抗灾性强。门源的气候、土壤、地理环境适合 于小油菜的生长门源小油菜浑身是宝,油菜籽平均 含油量42.5%,出油率32.1%,是加工烹调油的理想 原料,除加工成烹调油外,还可加工成色拉油、人 造黄油、氧化油、起酥油、食用脂肪等高档食用品, 可用于医药产品、化妆品等工业。油菜籽榨油后的 麻渣(油饼),粗蛋白质含量在36-38%,粗蛋白中 含有多种氨基酸,是饲养反刍家畜的优质蛋白饲料 配料,还是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近年来被栽培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的商家所青睐。
青海特产(海西)
• 凤尾菇是青海特产,为真菌植物门真菌环 柄侧耳的子实体,肉肥味美。凤尾菇在植 物分类学上与平菇同类,也属担子菌纲, 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原产喜马拉雅 山丘陵地区,凤尾菇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 的一种栽培食用菌,它原产于热带地区, 是从平菇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有经济价值的 新品种。
青海特产(海西)
青海特产
• 烈香杜鹃,藏语称“大勒嘎布”。为杜鹃花科 植物,常绿灌木。树皮淡黄褐色或灰白色,帚 状分枝,幼枝灰黑色密生垢鳞,具疏柔毛。叶 近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基部圆形,表 面黄绿色,光滑,背面褐黄绿色,被疏或密的 棕色鳞片,中脉在表面微凹,在背面隆起。伞 房花序密集成半球状。小花梗短,疏生微柔毛, 花淡黄色;花萼黄绿色;花冠筒状细杯形,外 面无毛,内面密生长柔毛,裂片肾形;子房绿 色,阔卵形,被微柔毛,花柱及柱头红褐色, 具柔毛。
青海特产
• 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 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 天必吃的主食,很适合游牧生活。
Zān bā
青海特产
• 湟源陈醋又名黑醋,青海名特产之一,是 以青稞、麸皮为主要原料,加入草果、大 香、豆寇、枸杞、党参等100多种中草药, 经过60多道生产工序,酿出质地浓稠、香 味浓郁、冬天不冻、夏天不腐的陈醋。酸 味纯正,清香甜润,质地浓稠,色香俱佳, 多吃能增食欲,助消化健脾胃,防感冒, 清心解毒。
青海特产
• 贵德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于青 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贵德辣椒因 其身长、皮薄、肉厚、微辣、口感较脆而 闻名省内外,原产地在海拔2200米左右的 贵德黄河谷地。
青海特产
• 西宁大黄是指青海省主产的蓼科植物掌叶 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的根及根茎,以质地优 良、色泽鲜亮、油性大,蒽醌等主要有效 成分含量高,纯天然、无污染、加工手段 独特而驰名中外,冠以“西宁大黄”之称, 是青海省量大质优的著名地道药材之一, 使用历史悠久,药理作用较多,临床应用 广泛。
青海特产
•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 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 体的复合体,主要活性成分是虫草素,其 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 多种功效。冬虫夏草由于分布地区狭窄、 自然寄生率低、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苛刻, 所以本身资源比较有限。
• 枸杞属茄科植物,主要产于海西州的德令 哈、格尔木、都兰、乌兰,以各农场种植 的品质最佳,其他各州及东部农业区亦有 野生和种植,年产量约近百吨。8-9月间果 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在凉晒时不宜翻动, 以免变黑。驰名中外的青海特产枸杞,沐 塞北之寒露,润天地之精气,鲜果玲珑剔 透,红艳欲滴,状似红宝石,干果色泽红 润,皮薄肉厚,籽少味甘,营养极为丰富。
青海特产(海北)
• 蜂王浆是蜜蜂采食花蜜、花粉等蜜粉源植 物的有效成份,消化吸收后,在营养腺中 加工升华为王浆的粘液,是蜂蜜与花粉的 精华。蜂王一生都食用王浆,因此也叫"蜂 皇浆"、"王浆"或"蜂乳"。珍稀名贵,成份 复杂,有极强的保健功能和奇异的医疗效 用。蜂王由于食用王浆,寿命可达5-10年, 而普通工蜂只在幼虫期吃三天王浆,其他 时间只吃蜂蜜和花粉,所以工蜂寿命只有13个月,且没有生育能力。
青海特产(海北)
• 祁连黄蘑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于青 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山半山坡一带无 污染地区,海拔1700—3600米左右,是祁 连山地区特产。
青海特产(海北)
• 奶门源奶皮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特产, 其中是该县麻莲回族乡所产奶皮质量最优。 门源奶皮,因取自优质牧草和雪山泉水养 育的牦牛、犏牛的新鲜奶汁为原料,采用 回族民间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其产品富含 优质蛋白,脂肪以及钙、铁、锌等多种人 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白中透黄,油花点点, 其状似饼非饼、似糕非糕、似通牦牛是中国牦牛重要的一个地方 生态类型,由于其分布区常有野牦牛出没, 所以其遗传组成中含有野牦牛基因,具有 明显的野牦牛体外貌特征。青海大通牦牛 属高原牦牛生态类型中人工培育的新品种, 是唯一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牧草资源繁衍的 牛种。
青海特产
• 奶皮也叫干奶酪和西餐中称作"忌司"的相似, 是青海农牧交错地区农民用牛奶制成的著 名士特产品之一,为牛奶制品中最可口的 营养食品。其制作历史己近百年。
青海特产
• 秦艽,别名:大叶龙胆、大叶秦艽、西秦艽。 多年生草本植物,圆柱形根,基生叶较大,茎 生叶3-4对,披针形叶片,基部连合;夏秋开 筒状深蓝紫色花,花丛生于上部叶腋成轮状, 裂片先端尖;长椭圆形蒴果。是治治疗风湿关 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 在青海尤以黄南产的秦艽质量最佳。是中国重 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 节痛、下水、利小便。”产于蒙古、俄罗斯、 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宁夏、河北、陕西、新疆、 东北、山西等地。
青海特产(海东)
• 乐都长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乐都长辣椒具有个长、肉 厚、色艳、香甜、辣味适中等特点,深受 青海省内外消费者欢迎,远销西藏、甘肃 等地。
青海特产(海东)
• 青稞酒是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酿制的白酒,有 300多年生产历史,民间素有土法酿制熬酒传 统,名为“酩镏”。酿造青稞美酒,是青海人 民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它原名"威远烧酒", 因产地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首府威远镇而得名。 互助地处祁连山脉南麓,气候温和,盛产青稞, 当地群众常以青稞为原料,采以香甜的泉水, 熬出度数较低而味道甜美的酩酒自饮或待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