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门子的故事

西门子的故事

西门子的诞生热衷技术发明的德国人维尔纳-西门子和GE创始人爱迪生一样,是一位发明家和技术专家,一生有很多发明。

维尔纳-西门子出生于汉诺威附近的农民家庭,因为家境的原因,他放弃了进入建筑学院学习的计划。

在土地测量课老师的指点下,他加入了普鲁士军队,因为部队的工程学校免费教授同样的课程。

在炮兵部队训练了将近一年后,他实现了此行的终极目的—进入柏林联合炮兵学校学习。

在三年的学习中,数学、物理和化学是他最感兴趣的科目,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为他后来的发明之路奠定了基础。

毕业后的维尔纳-西门子开始了普鲁士军官生涯,当其他人吃喝玩乐时,浓厚的研究兴趣帮助他抵挡住了外界的诱惑,一心一意地寻求创造出科技奇迹。

试验摩擦炮栓是维尔纳小试牛刀的第一步。

这次危险的试验,因为简陋的条件而引起了意料之外的爆炸。

他的右耳耳膜被强大的气流穿破,而左耳耳膜在一年前的射击训练中就受伤了,也就是说,因为试验,维尔纳-西门子先生付出了失去听力的代价。

尽管通过治疗,他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听力一直都无法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

显然,这次意外并没有打消他投身于发明事业的念头。

正是这种不畏挫折的精神,帮助他不断向目标靠近。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发明家都有类似的经历,试验带来的伤害仿佛是科技发明的副产品,发明为世界带来福音,而痛苦却由科学家一人品尝。

人们羡慕他们的成功,却很少去想他们背后的付出。

维尔纳-西门子孜孜不倦于发明创造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因素。

父母早逝后,两个继承农业的弟弟收入有限,无法支付其他兄弟的教育经费。

维尔纳-西门子迫切需要开拓经济来源,他的第一项工业发明是用电流进行镀金和镀银,他用技术入股,和锌白铜厂的亨宁格合作建立了镀金镀银部,双方共同分享红利。

第二项发明是改良锌版印刷机,旋转式快速印刷机不久后面世。

取得初步成功的维尔纳-西门子没有继续开展给他带来丰厚利润的试验,他决定进入柏林大学听课。

对此,他解释道:“只要你精力旺盛,你就在成长;一旦你成熟了,你也就开始腐烂了。

只有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点,你才会不断地前进。

”一百多年后,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提出了异曲同工的观点—S型曲线,这个理论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有意义。

第一条S曲线说明一切事物—从国家到组织,再到产品—在最初都是吸收比付出多。

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是必需具备的初始资金。

对个人来说,是接受教育。

接着,情况进展顺利,输出增加,公司增长,胜利在召唤。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随着更好、更廉价的竞争对手出现,原本有效的方法变得步履维艰了。

曲线往下转折,失败迫在眉睫。

只有到这个时候,大多数企业才开始绝望地思索其他办法。

但通常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是第一条S曲线。

显然,在下坡之前就开始思考要好得多。

像这样,在第一条S曲线的峰值A点开始第二条曲线:回过头去,显然就该这么做,可在当时却很难看出来。

在第一条曲线的A 点,一切看起来都很好,情况进展顺利,既然如此,何须补救?但当人们意识到事情不太好的时候,就真的大事不妙了。

对于企业,只有大幅调整才能拯救他们,比如裁减一半员工,把业务卖给竞争对手。

对于个人,考虑开始新的生活,从事新的工作,寻找新的兴趣,最合适的时机也是在一切顺利的时候。

但是,到底怎么来判断A点呢?汉迪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仿佛除回头看外别无他法,但是,有一些线索可循,太过舒适就是其中之一。

当感到完全的舒适,对生活和工作掌控自如,那表明人们此刻可能正陷在错误的幻想中,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是很危险的事情。

建立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厂1846年,维尔纳-西门子从部队退役,他放弃了担当12年军官所应当得到的退休金,因为如果想领到那份报酬,他必须呈送伤残报告,证明是按规定退役的。

但是,维尔纳-西门子认为自己很健康,他坚信在当时还是新事物的电报业有光明的前景,其大规模应用将会创造巨额财富,而他就是那个看到机会并计划抓住机会的人。

1847年,维尔纳-西门子和哈尔斯克合作创办了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厂。

哈尔斯克是一名技术娴熟的机械师。

他帮助西门子制作出指针电报机,后来,他又制造出了线材压铸机。

他们之间形成了默契的合作,维尔纳-西门子提出设想,而机械师哈尔斯克将设想变成现实。

在公司创建之前,在国家电报部门有广泛人脉的维尔纳-西门子就争取到了一宗大订单—铺设柏林到法兰克福的地下电报线路,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电报线路。

1849年3月,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当选为德意志继任国王,此时法兰克福到柏林的线路正好及时接通了,选举的结果在法兰克福的保罗教堂公布后,一个小时后就由地下电报线传到了柏林。

接下来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又承接了好几个铺设电报线的项目。

但是,成功并没有持续太久。

技术的不成熟,导线绝缘不足和施工中的急功冒进造成铺设的线路不久后就无法正常工作。

普鲁士军队电报管理处长停止了同西门子的合作,这家年轻的公司顿时陷入了危机。

多元化经营陷入困境的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并没有因为失去国内最大的客户而一蹶不振。

创业者们预料到了这种风险,预先就采取了措施,他们尝试进行产品和市场的多元化。

后来,维尔纳-西门子总结得出了一项基本原则,公司将在所有的电气领域采取行动。

除了铺设电报线路外,公司还生产铁路信号器和专门为英国市场设计的水表,还生产酒精测量器,出售给政府税务部门,协助他们确定酒税的高低。

1870年代,维尔纳-西门子研发出了直流发电机,最初运用于军事目的,在功率和负荷能力进一步改进之后,他发现这种机器在电车和电气发动机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879年,西门子公司为柏林街道安装了路灯。

1880年,电梯被制造出来。

1881年西门子建立了第一个电子公共交通系统,使有轨电车行驶在柏林近郊。

从1877年开始,电话机也加入到公司产品行列。

西门子对由格雷厄姆-贝尔发明的、但还没有在德国获得专利权的电话机进行了改良。

这种电话机在前三年的销量超过了一万台。

改良别人的发明是维尔纳-西门子的长项,通过他的一番捣腾,产品的性能大为提升,而且这样还可以规避专利法的约束。

在实践中,维尔纳-西门子意识到,企业必须不断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改进产品的性能,给消费者最好的产品。

当然,这种改进不光是改进他人的产品扩充产品线,也包括对已有产品进行持续改进。

当然,西门子弟兄建立的采矿和冶炼业也不得不提。

他们提出平炉炼钢法,利用高温回热炉把铁砂直接冶炼成钢,革新了炼钢工艺,因此,西门子钢铁制造厂也立于欧洲钢铁制造业的前列。

西门子公司开始涉足矿山经营,是由于俄罗斯的分公司在完成政府委托的工程后,没有找到足够的业务,而承包高加索的铜矿有大利可图,于是,分公司的负责人建议公司进入采矿业。

在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运用现代原理经营矿山需要大量的资金,为了谨慎起见,维尔纳-西门子亲自到高加索地区视察。

当厂房和冶炼设备都准备好后,招募工人变成了难题。

当地的居民对生活无所追求,他们住在地下洞穴里,非常懒惰。

怎么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维尔纳-西门子想到了一个妙招,他们着手向妇女们宣传石砖房子的舒适度,培养她们贪慕虚荣的天性。

为了满足她们不断提升的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男人们不得不更加勤奋工作。

在市场的多元化方面,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走得更远。

这个拥有160年历史的老企业在成立初期就开始了国际化扩张。

维尔纳-西门子移居英国的弟弟威廉是他的重要助手之一,除了推销自己发明的差摆调节器之外,他也是西门子在英国的业务代理人。

1850年,威廉在英国建立了代表处,1858年正式成立了公司。

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制造特殊电缆和承接政府委托的铺设海底电缆项目,为此公司专门建立了制造厂,为海底电缆线路提供产品。

在俄罗斯开展经营活动被维尔纳-西门子称为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

1849年,受政府委托考察欧洲电报通讯的吕德尔斯上校和西门子接上了头,在他的介绍下,俄国政府从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订购了机器设备。

1853年,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承接了铺设从芬兰到克里米亚的电报线路项目。

这条线路长达一万多公里,线路的维修和保养对于俄罗斯政府来说也是一个大难题,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接下了这个任务,并大赚了一笔。

1855年,俄罗斯分公司在彼得堡成立,领导人是创始人的弟弟卡尔-西门子。

19世纪70年代末,奥地利成为新的拓展领域。

1879年,分公司在维也纳成立,目的在于打开东欧市场。

1892年,同样出于开拓市场的目的,美国分公司也成立了,但是,这次出师不利,没有多长时间,分公司就被迫关闭。

这一时期,国际化开拓是公司的重要战略,几乎在所有关键市场,都建立了分公司。

战争给居民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对于其中的企业来说,也是一场灭顶之灾。

但是,部分投机者却趁乱发起了国难财,西门子就曾经扮演过这种不光彩的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元气大伤,在国外的产业被没收,专利权也成为废纸。

西门子深切感受到了这种压力。

他们只好同其他公司联合,共同渡过难关,将被凡尔赛条约明令禁止的电气技术装备研发工作转移到了其他欧洲国家,最终发展为欧洲最大的电气公司。

领导者卡尔-弗里德里希的洞察力是帮助战后的西门子迅速恢复在全球电气工程公司中的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

在1933年的一次谈话时,卡尔-弗里德里希说道:“我们的公司是建立在电器工程和精密工程基础上的,它经历了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一个分支接着另一个分支;有时,一个分支又会生出另一个分支。

公司今天的规模并不是通过毫无目的地把一些不相关的工作领域连在一起而实现的。

我们的公司活跃在电气工程的每一个领域,就这方面而言,它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独特的,我们为此感到自豪,而且这将使我们在某一个领域的新发现很快就能推广到其他领域。

”当然,因为战争的关系,美国的IBM、ITT(国际电话电报)和GE公司迅速赶上,抢走了不少订单。

但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军备扩充再次抬头,西门子成为了当时获益最大的公司之一。

西门子-哈尔斯克的高级管理层在多种场合盛赞国家社会主义,经理人们和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有密切的联系。

在1938年,西门子公司就将犹太工人隔离开来,董事会副主席弗里德里希-卢尚誓死追随希特勒,当“伟大”元首希特勒自杀后,他也跟着自杀了。

集中营里的工人1930年,西门子-哈尔斯克的雇员达到了12.7万人,1944年,这一数字增长了两倍。

劳动力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现状,让公司的领导者们感到很头疼。

最终,他们的目光落到了新产生的、取之不尽的劳动力储备地—集中营上。

生产染料的法本公司是第一家在奥斯维辛设立工厂的德国公司,西门子也循迹跟上。

1942年,西门子在拉文斯布鲁克女子集中营设立了一家用于精密机械组装和校准工作的工厂。

女性的手很灵巧,适合做比较精细的工作,这对生产像继电器、潜水艇、炸弹定时引信、发送和接收装置这样的军用电气设备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在德国人的监视下,共有2000~2300名妇女在西门子建造的棚屋里工作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