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整理(表格形式)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整理(表格形式)

篇幅类别
元杂剧和散曲
代表作
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梧桐雨》白朴、《汉宫秋》马致远、《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曲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
(三)唐宋元诗歌的常见体裁
题材
内涵
代表作
写景抒情诗
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苏洵
明允
老泉
《嘉祐集》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念奴娇·赤壁怀古》、《东坡七集》
苏门四学士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辙
子由
《栾城集》、《黄州快哉亭记》
欧阳修
永叔
醉翁、六一居士
《欧阳文忠公文集》、《醉翁亭记》、《卖油翁》
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王安石
介甫
半山
王安石变法
曾巩
子固
善写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
婉约派
柳永
耆卿
义山
玉溪生,樊南生
《樊南甲集》,《樊南乙集》,《玉溪生诗》
擅长骈文写作
杜牧
牧之
樊川居士
《樊川文集》
刘禹锡
梦得
《陋室铭》
诗豪
白居易
乐天
香山居士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现实主义诗人
陈子昂
伯玉
《登幽州台歌》
贺知章
季真
四明狂客
《回乡偶书》
唐宋八大家
韩愈
退之
《昌黎先生集》
倡导古文运动
柳宗元
子厚
《柳河东集》、《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
《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李清照
易安居士
《易安居士文集》、《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
豪放派
辛弃疾
幼安
稼轩居士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陆游
务观
放翁
《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诗神,南宋爱国诗人,是我国存诗最多的诗人
词牌
渔歌子、潇湘神、长相思、望江南、谒金门、苍梧谣、青玉案、八声甘州、念奴娇、天仙子、水调歌头、菩萨蛮、钗头凤、西江月、临江仙、南歌子、一剪梅、水龙吟、沁园春、蝶恋花、破阵子、江城子、清平乐
元曲
起源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和临安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高中语文基本文言常识
(一)唐宋元时期的重要作家
姓名


代表作、文集
备注

初唐四杰
王勃
子安
《滕王阁序》
诗杰
杨炯
《从军行》
卢照邻
升之
幽忧子
《长安古意》
骆宾王
观光
《咏鹅》
山水田园诗人
孟浩然
浩然
《过故人庄》、《春晓》
王维
摩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摩诘文集》
诗佛
边塞诗人
高适
达夫、仲武
《别董大二首》、《燕歌行》,
杨万里
廷秀
诚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
文天祥
天祥
文山
《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正气歌》、《过零丁洋》
他晚年的诗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范仲淹
希文
《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渔家傲》、《苏幕遮》,《范文正公集》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已斋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
元曲四大家之首
马致远
千里
东篱
[双调]寿阳曲、《天净沙·秋思》
郑光祖
德辉
《倩女离魂》
白朴
《墙头马上》
张养浩
希孟
云庄
《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唐诗、宋词、元曲的文体常识
唐诗
古体诗
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来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登幽州台歌、春江花月夜、
咏史怀古诗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赤壁怀古》、《赤壁》、《登金陵凤凰台》
伤春伤别诗
近体诗
(今体诗、格律诗)
律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绝句
绝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句”,截和断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诗法源流》的解释,绝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截取律诗四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或是中间二联(首尾、前二、后二、中二)。
宋词
起源
词,诗歌的一种。原是合乐的歌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
别称
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
派别
1、婉约派
2、豪放派
特点
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
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
代表人物
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
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
代表作
柳永:雨霖铃、蝶恋花
晏殊:浣溪沙
周邦彦:兰陵王、蝶恋花
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
苏轼:《念奴娇》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岳飞:《满江红》
篇幅类别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曲牌
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山坡羊》,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
宫调
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轮台歌》
王昌龄
少伯
《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七绝圣手”、“诗家天子”
王之涣
季凌
登鹳雀楼》、《凉州词》
李杜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望庐山瀑布》,《临终歌》,《蜀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诗仙,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
子美,
少陵野老
《杜工部集》、“三吏”、“三别”
诗圣,现实主义诗人
小李杜
李商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