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堆载预压施工方案审批: 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经理部年月曰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3、主要工程量 (3)4、施工工艺流程 (3)5、施工准备 (4)6、工期安排 (4)7、路基堆载预压施工 (5)8、安全保护措施 (9)9、环境保护措施 (9)10、堆载预压质量控制措施............................... 10 附表:路基堆载预压施工进度计划表1、编制依据1.1施工合同;1.2施工图纸及勘察工点报告;1.3现行施工规范及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4相关文件及业主要求。
2、工程概况2.1 (工程情况简介)。
2.2 (地质报告描述),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固结缓慢的特点。
设计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分段采用了超载预压地基处理和超载预压结合排水板地基处理等地基处理方式。
3、主要工程量根据设计图纸,_______ 各共有段软土路基超载堆载预压处理段。
路基超载堆载预压总长度为_____ ,超载堆载预压段落路基断面形式为路堤以及浅路堑,地基处理措施为冲击碾压。
各段处理范围及数量见下表:施工准备f测定施工范围f清表或清淤整平路基f填筑cm厚碎石垫层f开挖排水沟―铺钢塑格栅一填筑石渣一超载预压一卸载5、施工准备5.1人员准备成立2个路基堆载施工队,其中施工员2人,技术负责人2人,工点技术员2人, 沉降观测小组1个,专业负责路基堆载工程的施工。
作业人员除各种机械操作手外,配备熟悉铺设土工布的技术工人10人,其他普通工作人员20人,负责防止污染层的铺设和清除,堆载工作面的修整,以及清除预压土时,需要人工作业的部分。
5.2机械配置5.3 材料准备5.3.1钢塑格栅:型号TGSG808型,材料技术指标:格栅纵横向拉伸力均》80KN/m断裂延伸率w 3%结点强力》50M5.3.2石渣:路床(结构底0〜80cm)范围内粒径w 100mm路堤(结构底80〜120cm)范围内粒径w 150mm路堤(结构底〉120cm范围内粒径w 500mm超载部分(设计路基顶以上0〜80cm)粒径w 100mm超载其余部分w 500mm5.4场地准备5.4.1供电电源就近由施工现场配电箱供给。
5.4.2施工交通铺设6m宽施工便道到达施工部位,使之满足施工要求。
5.4.3生活用地按施工用地和大临设施方案在施工区内搭建临时办公、生活和施工区。
6、工期安排见附表:道路工程路基堆载预压施工进度计划表7、路基堆载预压施工7.1地基处理施工前,将原地面上杂草、树根、农作物残根、腐蚀土、垃圾等必须全部清除,并开挖排水沟排除路基范围内的积水。
原路基为农田部分,路基填筑时应先清表不小于20cm以挖除原地面上杂草及腐蚀土垃圾等,基底应晒干碾压,范围为车道及两侧50cm范围。
遇田埂、陡坎时应挖除至附近原地面,载填筑路基。
对建筑物(构筑物)、电线杆等拆迁地段必须清除地梁、埋在地下的电线杆等设施,以防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7.1.1超载预压结合排水板地基处理:完成清表或清淤整平路基,填筑50cm碎石垫层,打入塑料排水板。
在碎石层顶间隔15米设置一道中心线至道路边坡线外侧的排水渗沟,做法见设计号_____ :路施-xx施工图。
7.1.2超载预压地基处理:完成清表或清淤整平路基,填筑50cm碎石垫层。
完成上述工序后,进行路堤的高程、宽度、横坡、平整度等测量,整理后填报路基基床底层分项工程表,自评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超载预压的施工。
7.2路基堆载预压施工堆载预压施工工艺顺序为:测量放线一沉降、位移观测点设置一铺设土工格栅一分层填筑预压石渣一沉降、位移观测一合格后卸载。
7.2.1测量放线按设计要求,路基填筑到基床底层后,按图1、图2测量放出超载预压石渣的中线、边线。
超载预压结合塑料排水板处理图超载预压处理图722沉降、位移观测点设置(1) 观测点设置:沉降、位移观测采用在原地面上埋设沉降板与位移桩来进行沉 降和位移观测。
沉降、位移观测点设置要求按里程桩号每200m 一个断面,每断面设置沉降观测点3个(路中心线和二侧道路红线位置),位移桩6个(二侧路基堆载放坡坡 脚边线外2m 10m 10m )。
布置见图3软基处理段观测布置图。
沉降板及位移观测桩制 作构造图见设计号 _________________ :路施-XXX 〜XXX 施工图。
(2) 沉降板埋设方法:在埋设点原地面挖一 400x400x400mm 左右的土坑,在坑内 用砂砾填平压实,将沉降板平放在坑内,四周用砂砾填实并用水准校正水平,再回填土 整平压实。
填料时,应先在沉降板周围填料压实,以保护沉降板,护套管埋设于离底板 30cm 处。
连接管埋置于沉降板底板上方30cm 视堆土高度逐次向上连接,保护盖盖于最上节 护管处防止杂物进入。
测杆每次往上接至高出预压堆载顶面不得大于10cm=堆载上石渣时要做好对沉降观测管的保护,先将沉降观测管周围用碎石围起来,再 上其余石渣,防止机械碰撞沉降观测管。
(3)位移桩埋设方法:采用打入或开挖埋设,埋设深度最小应在地表以下1.20m,桩顶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0cm 要求桩周围回填密实,桩周上部 50cm 用混凝土浇筑 固定,确保位移桩的埋置稳固。
i- 1 1t n0P00 0PPW0W0'0 否 0W00 00WW00P00P0W00P柯E图3软基处理段观测布置图723 土工格栅铺设在50cm 碎石垫层上铺设一层土工格栅,以保证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固性。
土工格栅 使用前应先取样送检,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土工格栅规格为 TGSG808型钢塑格栅,纵横向拉伸力均》80KN/m 断裂延伸率w 3%结点强力》50N )。
土工格栅施工时应横向铺设,从路基的一侧到另一侧,沿路基横断面方向进行,土 工格栅纵、横向接缝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30cm 用U 型定将其钉在一起,在边坡二侧折叠不小于2m 。
搭接的叠压方向要一致,把上预压石渣方向的一侧放在上面。
土工格栅铺设时,要求下承层平整,其上无刺坏土工格栅的杂物,土工格栅应绷紧、拉 挺,避免褶皱、扭曲和坑洼。
7.2.4分层填筑预压石渣预压石渣由附近指定采石场开采石渣和前期超载预压卸载余渣运取,不得使用泥土等不符设计要求的填料。
堆载石渣填筑成梯形断面,梯形顶部堆载路面宽度二侧各加1m 超载堆载高度为路面标高H+1.28m 堆载放坡线1:1。
工点端部纵向边坡坡度1: 2向外 延伸,桥头以1: 2坡度向桥上延伸;堆载预压土顶面要做成 2%勺横坡,并做好相应的 排水措施,在坡脚外1m 处开挖临时排水边沟(边沟横断面为倒梯形,上底宽 40cm,下底宽30,深30cm 坡度0.4%),积水排到边沟,再就近排入河道。
填筑时应先码砌边部,然后逐层水平填筑石料,以确保边坡稳定。
填筑采用挖掘机 或装载机装石渣,自卸汽车运输,挖掘机摊铺整平,用挖掘机履带和 25t 以上轮胎压路机压实,分层填筑虚铺厚度每层不大于0.3m ,石渣碾压后设计要求最小干密度》2.1g/cm3(嵌缝),最小干密度》2.0g/cm3不(嵌缝)。
每层堆载压实后,经检测合格,满□1蚌□ 1i»回[f 氯林—SIIH 违Q 匡KM,.氏直迅If 就□ □——m□一□□□j—足设计要求经监理同意后进行下一层填筑。
施工要求:本工程路基材料采用石渣,路床(结构底0〜80cn)范围内粒径不超过100mm路堤(结构底80〜120cm)范围内粒径不超过150mrp路堤(结构底〉120cm)范围内粒径不超过500mm且并不超过层厚的2/3 ;超载部分(设计路基顶以上0〜80cm)粒径不超过100mm超载其余部分不超过150mm7.2.5沉降、位移观测及分析评估(1)沉降、位移观测在路堤分层堆载预压填筑过程中及填筑完成后的预压期内,按照设计要求的频率进行详细的沉降、位移观测,达到规定的预压时间(至少6个月)后进行工后沉降分析,分析评估沉降稳定并且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进行卸载。
沉降观测由测量工程师负责完成,预压期的沉降观测从加载施工开始时起,观测频率按要求为:每填筑一次,进行一次监测,预压期间前三个月1次/周,3个月以后视地基稳定情况平均半月观测1次。
观测频率应根据沉降量的大小进行调节。
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度每昼夜不大于1.0cm,坡脚水平位移速度每昼夜不大于0.5cm。
施工中密切注意异常情况发生,超过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待稳定后再进行施工。
(2 )沉降数据分析及评估根据设计文件,结合路基实际沉降情况及整个工程工期的要求,堆载预压期不少于6个月。
堆载预压卸载时间应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如果沉降期满路基沉降变形仍不收敛(最后2个月的沉降观测每个月不超过5mm,应及时与监理方、设计方以及业主方取得联系,共同协商,采取延长预压期等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使工后沉降最终满足道路铺设要求。
外业测量的原始数据经整理后进行列表、计算,然后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
当评估认为沉降稳定即可以卸载,反之如果沉降未稳定,则需要继续预压。
预压稳定后经同意放可进行卸载。
(3)沉降观测动态控制报告预压期间,每月根据沉降观测的结果,对各项测量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比较,提交沉降观测动态控制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工程进展情况、沉降标工作状态情况、沉降观测成果分析及典型工作地质断面地基处理方法的填土过程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图。
通过报告结论,全面了解目前工程进展情况、预压段的实施情况,确定卸载及不可卸载段落,及时控制预压段的施工。
同时通过对典型断面沉降过程的分析,及时准确地掌握整个预压处理段的路基沉降稳定过程。
726卸载及沉降补填(1)卸载:当经过沉降资料评估,堆载预压石渣可以卸载后,用外掘机挖掘,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堆场或卸载到其他预压段使用。
卸载至结构层设计底标高,并将结构层以下的路堤表层10cm深度的石渣层压实,再进行上部路面施工。
(2)沉降补填:超载预压顶面在预压时应通过摊铺压实,使其保持在超载预压标高上。
任何时候超压路堤的顶面不应低于超压标高20cm,也不应高于标高10cm。
载后的基床底层顶面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设计高程进行比较,对于沉降后高差在以上的,应进行补填压实。
8安全保护措施8.1强化安全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安全工作书面交底,双方认可,坚持特殊工种持安全操作证上岗制度等。
8.2施工机械的使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无关人员严禁使用。
8.3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