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压电缆运维,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检修建设工区、各供电所、物资公司、电力服务公司:公司这一、两年连续发生多起高压电缆及电缆爆炸事故,严重影响配电线路安全运行。
从故障统计情况看,施工安装质是主要的事故原因。
为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特下发便函,加强高压电缆运维。
一、严把电缆产品的选型关口1、高压电缆应优先选择网省公司中标厂家或国内知名、生产及管理过硬厂家。
并做好电缆进场的验收及抽检关。
重点做好电缆线径、材质、密封性能验收。
2、高压电缆附件应选用安装工艺简单、密封性能好的产品。
3、在现场施工或检查中若发现高压电缆内有凝露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4、由于冷缩式附件有效安装期在6个月内,最长安装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否则安装后无法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故领用及施工前应检查电缆附件合格证及有效期,对超过有效期电缆附件应停止使用。
二、规范高压电缆设计1、优化中间接头设计,尽量减少在电缆线路设置中间接头。
避免在转弯处、电缆密集处、位置狭小处等设置中间接头。
埋管敷设的电缆,中间接头应设置在宽敞的工井内,防止中间接头受压变形损坏。
2、在变电站出线口、电缆密集处电缆中间接头必须安装防爆盒,有效遏制接头故障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和高温电弧及事故的扩大。
3、在设计选型高压电缆选型时应适当留有裕度,严防高压电缆过负荷运行4、直埋电缆、一般应使用铠装电缆。
5、户外高压电缆头应选用防雨型三、防止外力破坏事故1、改善电缆运行环境,对于长期被浸泡的电缆走廊应进行清理,封堵排水口。
对违章向电缆走廊排放有腐蚀性污水的用户,应及时督促整改。
2、在选择电缆线路时,应注意直埋电缆周围的泥土,不应含有腐蚀电缆金属包皮的物质(如烈性的酸碱溶液、腐植物质等);土壤热阻率高的物质(石灰、炉渣及有机物渣滓等),否则应更改路径。
3、电缆埋设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3.1 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
穿越农田或车行道时不应小于 1m。
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建筑物时可浅埋,且应采取保护措施。
敷设在冻土地区时,宜埋入冻土层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
3.2 电缆直埋敷设时,电缆沟底必须具有良好的土层,不应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并铺以100mm厚的软土和砂层。
缆敷设好后,上面还应铺以100mm厚的软土和砂层,然后盖以混凝土保护板,覆盖宽度应超出电缆直径两侧各 50mm ,允许用砖代替混凝土保护板。
3.3 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地面上2米的一段应用钢管加以保护,其根部应伸入地面下0.1米。
在变电站、配电所内的铠装电缆,如无机械损伤的可能,可不加保护;但对无铠装电缆,则应加以保护。
3.4 直埋电缆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约 50~100米、电缆接头处、转弯处或接头等部位,应有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敷设在郊区及空旷地带的电缆线路,应竖立电缆位置的标志。
3.5 敷设在房屋内、隧道内和不填沙土的电缆沟内的电缆,应采用非易燃性外护层的电缆。
3.6 高压电缆原则应安装在电缆支架上并平放,用扎带扎牢。
对于较大跨越段或电缆叠放应防止高压电缆下沉铁件对高压电缆表皮的损坏(可采用弹性橡胶衬垫)四、严把电缆施工工艺1、制作10kV及以上电缆附件时,其空气相对湿度应低于70%。
当湿度大时,可提高环境温度或加热电缆,使局部去湿;环境温度要严格控制,温度宜为10-30℃。
安装电缆头或终端头应在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风雪天或湿度较大的环境下进行安装工作。
如果是抢修工作,必须搭设临时工棚,防止风沙、雨水、灰尘等侵入接头。
2、提高电缆安装工艺水平,电缆附件安装人员应是具有岗位资格证的电缆技工。
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理,杜绝为抢工程进度而牺牲工程质量的行为。
3、高压电缆敷设时,应确保按规定使用滑车、捻器等, 严禁野蛮施工,防止损伤电缆外护层及扭伤电缆。
对野蛮施工造成高压电缆损伤的施工队应负责赔偿高压电缆,并按公司给予相应的处罚。
4、电缆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应严防铁件对高压电缆表皮的损伤。
5、明敷电缆的中间接头必须应用托板位置固定,加装防爆盒。
6、高压电缆接头及中间接头实行质量负责制,按照电缆标志牌做法,在距离电缆接头(含中间接头)一段悬挂电缆接头制作标志牌,注明电缆接头厂家、施工人员及施工单位、施工时间。
在三年内若发生质量问题,追究施工施工单位责任(除非施工单位能提出有力证据证明该产品质量问题或运维单位维护不当)备注:具体处罚标准由电力服务确定,报公司审批。
适用于委托电力服务施工所有业扩及技改大修工程7、电缆接头在制作过程中应保持清洁,施工中所使用的工具应擦洗干净,包缠绝缘带时,操作人员应戴医用手套和口罩。
尽量缩短接头的制作时间,施工之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接头的制作要求连续进行,不得间断,要一气呵成。
8、应确保密封性能8.1 热缩接头施工时,加热的火候要适当,当管子整体热缩完毕后,管子的两端最后应重复加热,以保证其内部的粘合剂或热熔剂充分热熔,并略有外溢。
8.2 热缩接头各密封部位,如经移动,应再次加热,防止开胶。
8.3 热缩前在三指套部位包绕半导体自粘带,这样既能使橡胶套管外半导体层与XLPE电缆外半导体屏蔽层良好接融,又能起到轴向防止进水受潮的作用。
包绕时拉力要适当,做到包绕紧密,无缝隙;8.4 冷缩接头密封胶带必须到位,两端覆盖电缆外护层各60mm,确保胶带包缠后的粘合密封质量。
9、处理好绝缘表面9.1 剥削护套、绝缘屏蔽层、半导体层要细心,严防刀口伤及主绝缘层9.2 剥切铜屏蔽层时,应用细扎丝或扎带扎好,使断口处不产生尖角毛刺。
9.3 电缆绝缘层剥切后,应用细砂纸仔细打磨主绝缘层表面,使其光滑无刀痕,绝缘表面应无任何半导电层残留点,清洗绝缘层表面必须用清洗溶剂从线芯向半导体层方向,严禁用接触过半导体屏蔽层的清洗纸清洗主绝缘层表面。
9.4 打磨和清洗主绝缘时,清洗剂和砂纸不得碰到外半导电层,以免清洗剂溶解半导电层,砂纸打磨遗留杂质清除不干净导致放电。
10、保证压接质量10.1 保证压接质量采用质量较好的压接工具(应选择围压),线芯压接前应充分地打磨和清洗,认真去除粘连在导体上的内半导电颗粒。
压接后必须除去尖角、毛刺,清除金属粉末。
10.2 热缩安装接线端子①按接线端子孔深加5mm,剥去线芯绝缘芯绝缘端部应削成450“铅笔头”状,用圆锉或钢丝刷清理端子内孔的污物和氧化膜后,即涂刷薄薄一层凡士林。
②按导体截面选用压模,压接后锉除压痕毛刺,棱边之后,用填充胶填满绝缘层和端子间的空隙以及压坑的空隙,使其光滑。
10.3 冷缩电缆应用硅脂填充电缆绝缘半导体层断口处的气隙以排除气体。
10.4 对于电缆接线端子,应尽可能选用堵油型,因为这种端子一般截面较大。
能减小发热,而且还能有效的解决防潮密封。
11、应力管处理11.1、屏蔽层的切断处,是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这些地方电场比较强。
因此,对接头在两侧电缆内屏蔽切断处和外屏蔽切断处,终端头在外屏蔽切断外,均要求包缠应力疏解胶,在切断处千万注意一定要用应力疏解胶填满缠紧不留空隙,11.2、应力管与铜屏蔽层的接触长度要求不小于20mm,短了会使应力管的接触面不足,应力管上的电力线会传导不足(因为应力管长度是一定的),长了会使电场分散区(段)减小,电场分散不足。
一般在20~25mm 左右。
12、电缆附件施工其它注意事项12.1 接头制作前要认真检查电缆附件,与电缆相配套。
这样才能严格控制绝缘套管的过盈量,保证其有足够的握紧力,使界面接触紧密,没有气隙12.2 对于户外使用的电缆接头,热缩电缆接头应安装雨裙。
冷缩接头应使用防雨型五、加强电缆运维1、健全电缆设备台账资料,电缆设备台账应包括电缆线路的起止点、电缆型号规格、长度、附件型式、敷设方式、投运日期等信息。
此台账适用与变电站出线电缆、配网线路上过渡电缆、高压电缆出线2、对于敷设于地下的每一根电缆线路通道(包括直埋、隧道、电缆沟、电缆桥)上的路面,应每三个月巡视一次。
3、电缆户内、外终端一般每三个月巡视一次。
电缆环网、分接箱等每年应结合停电至少开盖检查一次。
4、电缆绝缘巡视检修4.1 检查绝缘电阻用5000V摇表测量。
4.2 检查内护层绝缘电阻,要求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km。
4.3 检查外护层绝缘电阻,要求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km。
4.4内外护层绝缘的检查,对于重要电缆应每年一次,一般电缆每三年一次,5000V兆欧表测量不合格时应对应查内衬层是否进水。
4.5故障修复后(新做终端或接头后)应进行电缆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
——0.1HZ耐压试验2.1U 0.5min——30~300HZ谐振耐压试验2.0U 0.5min4.6新做终端或接头后或内衬层破损进水后,应检查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与投运前相比是否增大。
5、电缆主要巡视5.1电缆本体的巡视检修①检查地面以上外露部份电缆外护层和钢铠是否完好,如部份外护层损坏可用自粘性胶带或热收缩带热缩保护,如 50%以上外护层脱落、钢铠锈蚀应全部剥除后外加保护。
②检查上杆电缆保护管、固定抱箍等保护装置有否锈烂,锈蚀严重的应予以更换。
③定期检查电缆本体及中间接头、终端头的温度及其周围环境温度,以确定电缆是否过载。
一般要在每年的负荷高峰期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温度测量。
电缆接近地下热力管或与其交叉敷设时,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度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超过本地段其他地方同样深度土壤温度10℃以上。
④电缆负荷电流的监视。
电缆不允许过负荷,电缆过负荷将使电缆绝缘层加速老化,严重缩短使用寿命。
5.2 电缆中间接头的巡视检修①检查密封是否良好;②检查是否有积水现象;③一般要在每年的负荷高峰期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温度测量。
5.3 电缆通道的巡视检修①检修电缆路径周边有无挖掘、打桩、拉管、顶管等到施工迹象,检查路径沿线各种标识标志是否齐全;②检查电缆通道上方有无违章建筑物,是否堆置可燃物、杂物、重物、腐蚀物等;③检查地面是否存在沉降;④检查电缆沟盖板是否齐全完整并排列紧密,盖板有损坏断裂的应更换。
5.4 电缆分支箱、环网开关检查①每三个月巡视一次环网开关、分支箱接地是否良好,接地不好应重新接地。
②检查分支箱是否出现锈蚀现象,锈蚀应重新油漆。
③检查环网开关、分支箱内的电缆头是否存在放电现象,如有放电应清洗电缆头并重新包扎绝缘带。
六、电缆预防性试验运行电缆线路应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
预防性试验方法及要求应严格按照电缆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测试周期如下:6.1重要电缆线路一年一次。
一般电缆线路三年一次。
建议结合变电站开关设备年检同步进行6.2 停电后投运的电缆线路应进行预防性试验。
6.2.1 停电超过3个月但不满1年的电缆,必须做绝缘电阻试验,必要时做耐压试验;6.2.2 停电超过1年的电缆,投运前应做常规的耐压试验。
6.3电缆终端头、电缆分接箱等附属设施应每5年进行一次接地电阻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