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ED-J663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低瓦斯矿井中瓦斯防治技
术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低瓦斯矿井中瓦斯防治技术实用
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Abstract :In coal mining process,
the gas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it is
the king of the coal disasters. Although
the gas is nature of things, but it is
different, earthquake, etc., the gas
tsunami in mining coal release
And so in a certain extent}, adopt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gas
or coal gas, especially low.
Keywords: Low gas mine gas accident
cause mis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0引言:
近年来,矿井“~通三防”的基础工作不断加强,瓦斯事故的发生不断减少,矿井瓦斯治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从而使矿井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低瓦斯矿井的瓦斯防治仍有待重视和加强。
一、煤矿瓦斯灾害事故原因
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频繁,瓦斯爆炸等重特大事故也时有发生。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原因,是各种原因长
期积累的结果。
(一)煤炭赋存和开采条件差,易发事故灾害从自然条件来说,瓦斯含量的大小与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在采掘中,瓦斯容易放散,导致瓦斯积聚;矿井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地应力大,煤层受到搓揉破坏严重,更容易产生煤与瓦斯突出现象。
而且,当前老区煤层开采深,更增加了瓦斯治理的难度。
随着煤矿生产的发展和开采工艺的进步,出现了新的瓦斯安全技术问题。
矿井开采向深部发展,一些矿井的开采深度已超过6O0m。
随着深度的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和矿井瓦斯涌出都将随之增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增大,从而更加大了治理的难度;高产高效矿井的集中生产和综采放顶煤开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加大了矿井通
风与防
火综合治理的难度,增大了瓦斯灾害事故发生的几率。
(二)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基础薄弱
一些老区煤矿的自然条件复杂,防灾抗灾的安全仪表和装备与嗣外相比差距较大,如安全仪表中的初级仪表(敏感元件等)加工水平大大低于国外先进水平,致使监测瓦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足。
往往建井初期矿井的技术还是比较理想的。
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范围的延伸扩展,瓦斯的涌出量增多,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增大,危险性急剧增长,这样,原有的矿井系统就难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由于资金等问题,原有的技术没有改建,这样矿井的抗灾能力下降。
长期以来,对技术投入不足,技
术装备不足,这样的话,一旦发生瓦斯爆炸,矿井火灾,损失就非常巨大。
(三)基础研究薄弱、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
为了防止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安全科研投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些企业瓦斯安全科技方面的投入较低,长期的安全投入不足,常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的青黄不接,技术不够完备。
(四)安全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
有些单位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内部管理松弛,安全管理漏洞很多,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不落实。
煤炭行业管理薄弱,一些地方安
全监管职责不清、监管不力;煤矿安全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够。
二、低瓦斯矿井管理上存在的误区
(一)低瓦斯矿井通风系统是否完善无关紧要,只要抓好局部通风就行
由于低瓦斯煤矿往往处在丘陵地带,矿井基本上都是采用平硐或斜井开采方式,风井都处在高于平硐的山上,靠进、回风井的高差所形成的自然风压就能使矿井风流流动,尽管风井虽有安装主要通风机,但平时基本不用,只有在检查时才临时开启运转一段时间以应付检查,而《煤矿安全规程》所要求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矿井反风演习基本上都没有做。
一些大型国有煤矿企业通风系统虽然比较完善,但持这种观念的人还大有人在。
(二)瓦斯检测与检查形同虚设,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我国各类煤矿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瓦斯检测仪器,但空班漏检或假检现象仍时有发生,有些小煤矿瓦斯检定器是崭新的、根本没使用过、瓦斯检测记录也是假造的,国有煤矿个别瓦斯检查员(兼安全员)上采煤工作面或上山
96{科技搏燕小眼甚至不带瓦斯检测仪器的现象也时有发现。
瓦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到长期无通风的巷道既不采取通风措施也没有进行气体检测而盲目进入,导致发生瓦斯中毒或窒息的事故也就不奇怪了。
误认为事故都是由于工人违章、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事故发生后,侧重于追究作业人员的操作责任,只抓“违章”而忽视了管理
上的原因,如发生报废巷道内的人员窒息事故,固然是井下人员违章作业所致,但勿庸置疑,存在通风管理上的原因,如报废或暂时停工的巷道没有及时密闭或设置栅栏、警标,对私拆栅栏进入报废巷道的违章处罚不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等。
视《煤矿安全规程》为紧箍咒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低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只要有瓦斯涌出就必须设置瓦斯断电仪,但是井下职工和不少管理人员往往认为这是摆设、浪费钱财,这显然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识,是造成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重要思想根源。
三、实现通风安全.藏少瓦斯事故的对策
(一)管理措施
(1)为了有效地开展通风管理工作,煤矿企业必须设立专职或兼职的通风管理机构,矿井至少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矿井日常通风管理工作。
(2)建立并落实瓦斯治理责任制。
随着矿井开采往下水平延伸、开采强度的加大、已采区或报废巷道的增多,矿井瓦斯涌出量呈逐年增大的趋势要明确煤矿主要负责人是瓦斯治理的第一责任人,煤矿总工程师对瓦斯治理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制定治理瓦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负责资金的安排使用。
煤矿各级领导要真正把瓦斯防治工作当成大事,千万不可有麻痹思想、侥幸心理,防止任何的冒险蛮干行为。
(3)严格落实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
体检查制度。
低瓦斯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查次数每班不少于2次,本班未进行工作的采掘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每班至少检查1次。
煤矿井下所有作业地点和容易积聚瓦斯的地点必须定人、定时进行瓦斯巡回检查,要制定瓦斯检查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瓦斯检查员空班漏检和假检行为
(二)技术措施
(1)认真编制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及规划,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提高系统防灾抗灾能力。
(2)认真做好一年一度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根据鉴定结果和瓦斯来源分析情况,对报废巷道或采空区及时采取密闭措旅,以减少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
进入已停工停风的巷道
或启封密闭巷道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旎。
(3)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反风演习方案要求每年进行一次矿井反风演习。
根据演习结果及时编制反风演习总结报告,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堵漏措施或对通风系统加以改造以增强矿井通风系统的防灾抗灾能力。
(三)技术装备及培训措施
(1)矿井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通风安全检测仪器,做好通风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维修校正,确保通风安全检测仪器灵敏可靠。
(2)安全培训教育是煤矿“三并重”原则的重要一个环节,由于从业人员通风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自主保安能力低,往往就会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提高
安全技术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培训要结合煤矿的自身特点和典型的瓦斯事故案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瓦斯事故的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可靠的安全装备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外,还应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重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
只有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加大安全投入,瓦斯事故才能大幅度地减少,煤矿的安全状况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参考文献:
[1]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2]范启炜,王魁军,曹林.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J].中国
煤炭, 2003, (7).
[3]郭玉森,林柏泉,吴传始.低瓦斯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对
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