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城市总体布局
第七章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是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基本确定 后,在对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的基础上, 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对城市各组成 用地和空间进行统一安排。
1.研究城市总体布局的意义
研究城市总体布局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城市的主要结构
与布局一旦形成难以改变,如果改变则需要付出极大
的代价。
4.4城市中心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城市中心的形态和布局与城市的规模和性质相关。
城市中心的布局会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带动城 市的发展。 带状或组团城市中,城市中心趋于分散布局。
4.5其他影响城市布局的因素
(1)城市交通体系
不同的城市的交通体系与出行方式,尤其 是公共交通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 市总体布局。
赵炳时采用总平面图解式的形态分类方法,并将城市的结 构形态归纳为:①集中型;②带型;③放射型;④星座型; ⑤组团型;⑥散点型。
集中式布局城市的评价
优点:a布局紧凑,节约用地;b基础设施配套成本
低;c居民出行较近,城市氛围浓郁。
缺点:a分区不明确;b不利于交通组织;c近期与
远期关系较难处理。
(2)城市总体设计(城市总体艺术布局)
①重要建筑群(如大型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的形态布局
②公园、绿地、广场以及水面等开敞空间系统
③城市中心区、各功能区的空间市局
④城市干道等所形成的城市骨架 ⑤城市天际线等城市空间的起伏与景观
3.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 ①着眼全局和长远
全局观:对内处理好城市内部功能布局,对外处理
好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长远的眼光: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
和较为准确的预测。
把握城市布局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②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注意林地、湿地、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组
成要素的保护,有意识地将其与城市绿化及开敞
分工,加强联系,又要在各组团内形成一定规模,组织 组团内的生产和生活,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压力。
(3)城市总体布局的演变趋势
①早期城市集中连片扩展 ②城市发展遇到“障碍”时,以分散的“组团式”发展 ③城市势力增强,各组团彼此吸引,城市又趋于集中 ④城市规模太大需要控制时,又以分散的方式在其远郊 发展卫星城或新城„„
空间系统相结合
减少城市污染,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③采用合理的功能布局与清晰的结构 根据用地性质确定功能分区与功能混合。
建立明晰的城市结构,体现城市整体空间
与景观风貌上的明确构思。
凡尔赛宫
④兼顾城市发展理想与现实
考虑城市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城市总
体布局不仅要使城市在达到或接近规划目标时形 成较为完整的布局结构,而且在城市的发展过程 中也可以达到阶段性的平衡,实现有序发展。
由于工业革命后出现的近现代城市的历史与整个人类 历史相比较还非常短暂,城市发展的规律并没有被完 全发现和掌握。 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总体规划
2.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
城市结构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分布和内在联系,是 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及空间各组成部分的高 度概括,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抽象 写照,是城市布局要素的概念化表示和抽象表达。
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地域的轮廓形状,它是城市物 质实体在空间上的投影。
2.1城市布局与城市结构
城市结构反映城市功能活动的分布及其内
在联系。
城市结构将抽象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表达 为具象的城市空间布局。
巴 黎 盆 地 整 合 发 展 示 意 图
பைடு நூலகம் 东京城市结构示意图
2.2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指城市在某一特定阶段中所呈现出 的空间布局特征。
对外交通设施对城市布局的影响体现在:
①对不同性质的土地利用具有吸引或排斥作用。
②对城市用地发展及功能分配造成一定的影响。
③对城市中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④对城市通路交通系统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
4.3产业发展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工业用地适于在城市中集中布局; 工业用地对地价承受力较弱,通常选择距离中心 区较远、但对外交通便捷的区位; 需要有便捷的交通保持与居住区之间的联系; 对城市其他功能的布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某种特定产业成为城市主导产业时,其对城市的 市局形态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城 市布局形态; 此外,产业发展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还是一个 动态的过程。
4.2区域因素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1)区域城镇体系与城市布局
在空间上应对城镇体系分工、等级划分、
整体布局所提出的要求,并为城市性质、 规模和布局给出较为科学准确的答案。
(2)区域交通设施与城市布局 一方面构成城市用地发展的“门槛”;另一
方面对城市用地发展具有吸引作用。
区域交通设施经过城市时,多采用避开现 状城市用地的做法。
4.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
4.1自然条件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矿产分布等对城市总
体布局有着较强的影响。地处山区、丘陵地区的
城市以及濒临江河湖海的城市,由于地形地貌的
制约,城市总体布局往往呈相对分散的形态,城
市用地常常被自然山体、河流所分隔,形成多个
大小不等,相对独立的组团或片区。
对策:规划要有弹性,给远期合理发展留下余地。
分散布局城市的评价
优势: a布局灵活;b环境优美,贴近自然;c易协调各物 质要素布局。 劣势:a用地分散,浪费土地;b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c 若城区规模达不到最低要求,城市氛围不浓;d出行成本 高,居民联系不便。
对策:城市布局重在处理集中和分散的“度”,既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