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竞赛规程

4.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竞赛规程

2016年泰安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竞赛规程一、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参赛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网络拓扑规划能力、IP 地址规划能力、设备配置与连接能力、服务的实现与调试能力、故障排除和验证能力、网络应用的接入与测试能力,以及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意识,引导我市中职学校加强专业改革,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二、竞赛内容与时间(一)竞赛内容1.网络组建:利用本届大赛执委会提供的计算机、网络等设备完成设备连接、链路质量检测、端口检测;IP地址规划与实施;交换机、路由器和无线AP等网络设备的设置与调试,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相关配置。

2.服务器配置及应用:能利用本届大赛执委会提供的计算机安装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Linux)并配置DNS、Web、FTP、E-mail、DHCP服务(Windows/Linux)、安装数据库、根据要求使用虚拟化技术,服务器集群技术来实现网络的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

3.网络安全配置与防护:利用本届大赛执委会提供的计算机、网络等设备部署防火墙、使用入侵检测技术保障网络安全,对网络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实现路由、NAT转换、防DDos攻击、包过滤、URL过滤、P2P流量控制、病毒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端口攻击等、利用VPN技术实现远程安全接入和站点到站点的IPSec VPN;配置无线网络WEP加密、MAC认证接入控制;部署操作系统保护网络安全。

大赛流程:选手抽签入场,参赛队就位并领取比赛任务,完成比赛设备、线缆和工具检查等准备工作。

正式比赛:参赛选手需按题目要求在答题纸上规划IP地址并填写,配置网络设备和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完成网络搭建及应用,比赛顺序和分工,由参赛队自行商定。

本竞赛重点考查参赛学生网络方面的实践技能,具体包括:1.参赛学生能够根据大赛提供的比赛方案,读懂实际的项目文档,理解实际项目的应用与业务架构。

2.参赛学生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和实际的应用环境,实现网络设备、无线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的连接,并根据实际的业务需要,完成综合布线,对设备进行调试达到网络互联互通。

3.参赛学生能够合理配置路由器、交换机、无线控制器、无线AP、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实现网络的正常运行,并根据网络业务需求配置各种策略,以满足应用需求。

4.参赛学生能够根据网络实际运行中所面临的安全威胁,防范并解决网络恶意入侵和攻击行为;考查选手防御不良信息及病毒、构建和维护绿色网络的实战能力。

5.竞赛能力模型根据行业岗位要求提炼,竞赛内容由典型工作任务而来,工作描述详见表如下:目前在企业网络领域按工作过程可以分如下典型工作,其中涉及到技术实践的内容比较符合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而系统规划和工程管理部分是中职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其主要竞赛知识点和技能点如下:(二)竞赛时间本赛项为团体赛项目,竞赛时间3小时。

三、竞赛方式竞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2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其中队长1名,性别和年级不限,可配1名指导教师。

四、竞赛规则1.本赛项比赛时间为3小时。

2.竞赛分批次进行,通过抽签决定场次和工位号,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不得离开比赛场地,领队和指导教师不能参与指导。

3.各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比赛,如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者,将取消选手本人及所在参赛队的比赛资格。

4.竞赛所需的硬件、软件和辅助工具统一提供,参赛队不得使用自带的任何有存储功能的设备,如硬盘、光盘、U盘、手机、随身听等。

5.参赛队赛前10分钟领取比赛任务并进入比赛工位,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相关操作。

参赛队自行决定选手分工、工作程序。

6.比赛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指示。

若因选手原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而无法继续比赛的,裁判长有权决定终止该队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原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7.比赛结束前30分钟,裁判长提醒比赛时间。

各参赛队应合理安排工作,保证在比赛结束前完成文件保存、归档及现场清理工作。

48.比赛结束(或提前完成)后,参赛队需要将提交的设备配置文件和文档进行打印,并确认已成功提交相应的电子稿和打印稿,裁判员与参赛队队长一起签字确认,参赛队在确认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五、竞赛环境(一)竞赛场地竞赛工位内设有操作平台,每工位配备220V电源,工位内的电缆线应符合安全要求。

每个竞赛工位面积6-9㎡,确保参赛队之间互不干扰。

竞赛工位标明工位号,并配备竞赛平台和技术工作要求的软、硬件。

环境标准要求保证赛场采光(大于500lux)、照明和通风良好;每支参赛队提供一个垃圾箱。

(二)竞赛设备现场提供4台计算机(CPU主频1.8 GHz以上;内存1 GB以上;硬盘空闲空间100GB 以上),其中包括一台配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

本次比赛使用神州数码设备,设备、设施按大赛技术要求由各参赛队自带,保证满足大赛需求。

六、技术规范(一)典型工作任务竞赛能力模型根据行业岗位要求提炼,竞赛内容由典型工作任务而来。

企业网络领域生产活动按工作过程可以分如下典型工作,其中涉及到技术实践的内容比较符合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而系统规划和工程管理部分是中职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二)主要竞赛知识点和技能点6(三)相关国家标准网络工程在设计、组建信息系统过程中主要有以下5项国家标准,参赛代表队在实施竞赛项目中要求遵循如下规范。

七、技术平台本赛项技术平台分为软件技术平台和硬件技术平台两部分。

(一)竞赛软件技术平台Windows系统平台主要由服务器版和桌面版组成,桌面版主要采用Windows 7(中文版),服务器版主要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中文版);Linux系统平台主要采用Centos 6.5服务器版本;办公软件的版本为Microsoft Office 2010(中文版)。

具体软件参数如下所示:1.微软Windows 7 (中文版) 试用版2.Centos 6.5(32位+64位)3.WINRAR 5.2(中文版) 试用版4.微软Microsoft Office 2010(中文版) 试用版5.微软Windows Server 2003 R2(中文版) 试用版6.数据库软件Mysql Enterprise Edition试用版本7.Oracle VM VirtualBox 4.3.24 免费版8.SecureCRT(二)竞赛硬件技术平台1.3台路由器:利用路由器实现骨干网络的互联,并对网络进行区域划分,对区域内的网络数据交换环境进行搭建,实现全区域的互联互通。

2.2台二层交换机:实现本地网络数据通信和局域网安全策略。

3.2台三层交换机:构建本地核心网络,为构建数据多业务提供可靠支撑。

4.1台无线控制器:实现无线与有线的应用融合,利用无线控制器对无线与有线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提供支撑。

5.1台无线AP:实现企业级的无线终端的安全接入与灵活通信。

6.2台防火墙:对安全的威胁进行防护,构建安全等级防护网络。

7.具体硬件型号如下表所示八、评分标准(一)评分原则竞赛评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分标准注重考察参赛选手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1.网络系统组建、配置与应用、安全配置与防护的正确性、规范性和合理性。

82.相关文档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3.团队风貌、团队协作与沟通、组织与管理能力。

(二)评分细则与知识点九、评分方法1.参赛队成绩由裁判委员会统一评定。

裁判委员会遵照组委会要求成立。

2.采取分步得分、错误不传递、累计总分的积分方式,分别计算环节得分,不计参赛选手个人得分。

3.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不服从裁判判决、扰乱赛场秩序、舞弊等不文明行为的,由裁判长按照规定扣减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比赛资格,比赛成绩记0分。

4.竞赛评分细则按照本竞赛规程在竞赛开始3天之前由执行委员会制定。

十、申诉与仲裁1.参赛队仅限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可提出申诉。

2.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30分钟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

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

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

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

申诉报告须由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赛项仲裁工作组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2小时内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

4.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

申诉人不满意赛项仲裁工作组的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仲裁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

大赛仲裁委员会在接到复议申请后的1天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大赛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一、竞赛须知(一)参赛队须知1.各参赛代表队要发扬良好道德风尚,听从指挥,服从裁判,不弄虚作假。

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参赛资格,名次无效。

2.各代表队领队要坚决执行竞赛的各项规定,加强对参赛人员的管理,做好赛前准备工作,督促选手带好证件等竞赛相关材料。

3.竞赛过程中,除参加当场次竞赛的选手、执行裁判员、现场工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外,领队、指导教师及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竞赛现场。

4.参赛代表队若对竞赛过程有异议,在规定的时间内由领队向赛项仲裁工作组提出书面报告。

5.对申诉的仲裁结果,领队要带头服从和执行,并做好选手工作。

参赛选手不得因申诉或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竞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6.参赛学校须为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领队购买意外保险。

(二)指导教师须知1.指导老师应及时查看有关赛项的通知和内容,认真研究和掌握本赛项竞赛的规程、技术规范和赛场要求,指导选手做好赛前的一切技术准备和竞赛准备。

2.参赛队领队应对本队参赛队员和指导教师的参赛期间安全负责,参赛学校须为参10赛选手和指导教师购买意外保险。

3.领队和指导教师应在赛后做好赛事总结和工作总结。

(三)参赛选手须知1.参赛选手应按有关要求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否则取消竞赛资格。

2.参赛选手凭统一印制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竞赛。

3.参加选手应认真学习领会本次竞赛相关文件,自觉遵守大赛纪律,服从指挥,听从安排,文明参赛。

4.参加选手请勿携带与竞赛无关的电子设备、通讯设备及其他资料与用品进入赛场。

5.参赛选手应按照规定时间抵达赛场,凭参赛证、身份证件检录,按要求入场,不得迟到早退。

6.参赛选手应增强角色意识,科学合理分工与合作。

7.参赛选手应按有关要求在指定位置就坐。

8.参赛选手须在确认竞赛内容和现场设备等无误后开始竞赛。

在竞赛过程中,确因计算机软件或硬件故障,只是操作无法继续的,经项目裁判长确认,予以启用备用计算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