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围岩分级表
注:
1.将每一种岩石划分到这种或那种等级时,不仅仅单独地按照其名称,而且必
须按照岩石的物理状态,并根据它的坚固性与分级表中列出的诸岩石进行比较。
风化的、破碎的、打碎成个体的、经断层挤压过的、接近于地表的岩石,一般说来,应当把它划分到比处于完整状态的同种岩石稍低的等级中;
2.上述的岩石坚固性系数,可以认为是对所有各种不同方面岩石相对坚固性的
表征,它在采矿中的意义在于:手工开采时的采掘性;浅眼以及深孔的凿眼性;应用炸药时的爆破性;在冒落时的稳定性;作用于支架上的压力等等;
3.在分级表中指出的数值是对某一类岩石中所有岩石而言的(例如:页岩类,
石英岩类,石灰岩类等等),而不是对此类个别岩石而言的;因而,在特定情况下确定f值时,必须十分慎重,并且这一f值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一样的。
普氏系数是单轴抗压强度除以10 极硬(f=20)、很硬(f=15)、坚硬(f=8~10)、较硬(f=5~6)、普通(f=3~4)、较软(f=1.5~2)、
软层(f=0.8~1)、松软(f<1)等8类。
一、定义
1. 普氏系数又称岩石的坚固性系数、紧固系数,数值是岩石或土壤的单轴抗压强度极限的1/100,记作f,无量纲。
f=Sc/100,式中:Sc的计量单位为kg/cm²。
2.因为在钻掘施工中往往不是采用纯压入或纯回转的方法破碎岩石,因此这种反映在组合作用下岩石破碎难易程度的指标比较贴近生产实际情况。
岩石坚固性系数f表征的是岩石抵抗破碎的相对值。
因为岩石的抗压能力最强,故把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极限的1/10作为岩石的坚固性系数,即f=R/10 式中:R是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MPa。
f是个无量纲的值,它表明某种岩石的坚固性比致密的粘土坚固多少倍,因为致密粘土的抗压强度为10MPa。
岩石坚固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简洁明了,f值可用于预计岩石抵抗破碎的能力及其钻掘以后的稳定性。
编辑本段二、分级标准及分级根据岩石的坚固性系数(f)可把岩石分成10级(见下表),等级越高的岩石越容易破碎。
为了方便使用又在第Ⅲ,Ⅳ,Ⅴ,Ⅵ,Ⅶ级的中间加了半级。
考虑到生产中不会大量遇到抗压强度大于200MPa的岩石,故把凡是抗压强度大于200MPa的岩石都归入Ⅰ级。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客观性质。
但它也还存在着一些缺点:(1) 岩石的坚固性虽概括了岩石的各种属性(如岩石的凿岩性、爆破性,稳定性等),但在有些情况下这些属性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2) 普氏分级法采用实验室测定来代替现场测定,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因应力状态的改变而造成的坚固程度上的误差。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