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上学期教案大全

大班上学期教案大全

大班上学期教案大全【篇一:学前班语言教案上册】汉语拼音1、aoe一.教学目标:1.学会a o 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四线格,学会在四线格里书写a o e。

二.课时安排:三课时三.新课教学第一课时1.教师带领学生读,插入顺口溜-----张大嘴巴a a a ,学生开火车读。

个别发音错误,当场纠正。

2.教师在黑板上范写“a”,告诉学生:这个字母两笔写成,先画半圆,再写竖弯(边书空边记忆)。

先向学生介绍,这个拼音叫四线格,a要写在四线格的中间一格。

再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写一个“a”,教师巡视,看写得是否标准。

3.再给“a”的头上带上帽子,a戴上了第一顶小帽子“—”(用红笔标声调符号,让学生记形)就是第一声。

读音也是平平的。

领读(边读边用手势示范)。

a戴上了从下到上的小帽子“/”(用红笔标二声调号)声调就变了,从低到高,就像上山坡。

(领读、指名读)插入句子:啊?这是怎么回事?a戴上了第三顶帽子“√”(用红笔标三声调号)声调又变了。

(范读第三声,打手势由中到低再到高。

(领读,指名读)。

a戴上了第四顶小帽子“”(用红笔标出四声调号)声调又不同了,声音从高到低就像下山坡。

(范读,齐读)4.分小组读,读熟口诀,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

请一个读得好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一起读。

5.在出示a的四个声调,第二和第三声的对比读,第二与第四声的标调,指导学生记清楚,并且在读的过程中配合手势。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 认读卡片a,齐背儿歌,张大嘴巴aaa。

2. 读a的四声,齐读,个别读。

3. 出示卡片a,老师打手势,学生读声调。

二教学新课。

唇ooo,老师巡视指导读,学生个别读。

再开火车读,把发音不准确的学生马上纠正。

3.学习o的四声。

出示o的四个声调,让学生说一说声调符号的名称。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

1. 认读卡片a o,齐背儿歌,张大嘴巴aaa。

2. 读a,o的四声,齐读,个别读。

3. 复习小汽车的儿歌。

二 e的教学1、教“e”的读音。

提问:老师读e时口形是什么样子?(嘴巴扁扁的,微笑的样子,口形不变)教顺口溜:“嘴巴扁扁 e e e。

”领读、指名读。

开火车读,及时纠正读音错误的学生。

2 教读e的四声。

利用小汽车的口诀,让学生熟读e的四个声调。

用开火车,指明读的方式纠正个别发音错误的学生。

4 教师范写e,学生先看,再要求学生在书上写一个,教师巡视,把有笔顺错误或者写不到位的学生纠正。

一.教学目标:二.课时安排:三课时三.新课教学第一课时1.教师带领学生读,插入顺口溜-----张大嘴巴i i i ,学生开火车读。

个别发音错误,当场纠正。

2.教师在黑板上范写“i”,告诉学生:这个字母两笔写成,先写点,再写竖(边书空边记忆)。

i要写在四线格的上格和中格。

再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写一个“i ”,教师巡视,看写得是否标准。

3.学习i的四声。

出示i的四个声调,让学生说一说声调符号的名称。

4.分小组读,读熟口诀,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

请一个读得好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一起读。

第二课时一、教学新课。

鼓u u u,老师巡视指导读,学生个别读。

再开火车读,把发音不准确的学生马上纠正。

2、教师在黑板上范写“u”,告诉学生:这个字母两笔写成,先写竖弯,再写竖(边书空边记忆)。

u要写在四线格的中格。

再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写一个“ui ”,教师巡视,看写得是否标准。

3、学习u的四声。

出示u的四个声调,让学生说一说声调符号的名称。

4、插入声调练习,对比朗读。

第三课时读的方式纠正个别发音错误的学生。

汉语拼音3:b p mf教学目标学习 b p m f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重点:读准声母bpmf的音。

难点:f的书写,bp的辨别。

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读、齐读6个单韵母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声母二、指导学习声母1.指导看图(l)(出示幅)图上画了什么?(一个小女孩在听广播;一个小男孩在泼水;摸瞎子;工艺品佛像)(2)问:你还发现了什么?2.师指导bpmf的读音:把“播”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b的发音。

(出示b的卡片)先听老师读b,注意:声母应读得轻短些,跟读,齐读,指名读。

示范p的音,发 p音时双唇闭拢,然后突然双唇放开送气。

学顺口溜:两扇小门rn-rn-m。

范读f音,指导发音方法:上牙放在下唇上,突然放开送气。

学习顺口溜:伞柄朝上 f一f一f。

3.指导正确摹写(1)观察四线格上的pmfb的形:它们各占什么格?(2)师指导书写: b占中格和上格,先写竖,从上格的中间起笔,在中格里挨着竖写右半圆。

p一共两笔,占中格和下格,中格占满,竖写到下格的一半处。

m的笔顺 | n m共三笔,占中格,要占满。

f共2笔,占中格和上格,但不顶上格。

第三、四课时学生分别摹写bpmf一次,再在本上分别练习写三遍。

汉语拼音4:d t n l教学目标1.学会dtn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

重点:学会 dtnl的音、形。

难点: nl的发音。

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三课时一、复习1.指读6个单韵母。

2.齐读4个声母b p m f3.认读音节:二、指导学习声母1.学习d(l)图上画的是什么?(马在奔跑)(2)示范发d的音,d就是马奔跑时发出的声音,发d音时,舌夹抵住上牙床,舌尖突然放开就能发出这个音。

(3)学习顺口溜:左下半圆d-d-d(4)d——b有什么区别?2.学习t(1)图上画了什么?t的形状像什么?(伞柄)(2)示范t的发音,方法与d差不多,但t要送气。

(3)练习发音(4)学习顺口溜:伞柄朝下 t一t一t3.学习n(1)图上画了什么?(一个门洞)(2)n的顺口溜:一扇小门n-n-n(3)示范发音:发n音时,用舌尖顶住上牙床,让气从鼻子里出来。

(4)学生练习发音4.学习l(l)图上画了什么?(一根小棒)(2)示范发l音。

(3)学生练习发音(4)学习顺口溜:一根小棒 l一l一l5.指导书写:d的形状像什么?(马蹄印)d的笔顺:c d共两笔,占中格和上格。

t的笔顺:| t共两笔,t写在上格和中格。

i n共两笔,占中格。

l竖要写直,占中格和上格。

第四课时一、学生分别摹写bpmf一次,再在本上分别练习写三遍。

二、1.指读声母d t n l。

2.区分bpd的不同点,m和n的不同点,t和 f的不同点。

汉语拼音5:g k h教学目标1.学会g、k、h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

教学重点难点:g、k、h的发音及书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复习单韵母和学过的声母二、学习声母g1.看图,.教学声母g。

(1)指导看图。

提问:图上画的什么?谁能给小朋友讲一讲鸽子。

【篇二: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0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汇总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跳绳计数设计思路:在运动会跳绳比赛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跳绳计数的结果产生了分歧,原因在于跳绳计数方法不对,计数结果不准确,孩子们觉得不公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5—6岁幼儿已能发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并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为抓住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真”问题,并以此作为支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的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学习正确计数。

3.能与同伴分享合作,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来自幼儿真实生活的录像片段——“跳绳比赛争执瞬间”,记录纸和笔。

2.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体育比赛的资料,观察了解各种比赛的过程和名次确定的方法;幼儿已有跳绳和跳绳计数的经验。

重、难点分析1.重点:通过实践,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在不断增强计数兴趣的过程中学习正确计数。

准备运用实践体验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这一重点。

2.难点:能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准备运用启发提问法、活动延伸法突破。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观看录像,进行讨论。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录像,请你们看一看,录像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看完录像后提问:(1)录像中的小朋友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争执?(2)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的问题?2.第二遍录像(慢速播放),便于幼儿观察跳绳速度与计数速度的对应关系,分析现场计数时出现的问题。

提问:(1)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问题出在哪儿?(2)如果是你,会怎样为跳绳计数?3.小组实践,集体分享:如何使跳绳计数更准确。

(1)幼儿分组活动,每组取一根跳绳。

幼儿可以边实践,边商讨计数方法,并通过图画标记等形式记录跳绳计数的方法。

(2)集体分享a.分享探索过程,如:开始计数时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怎样想出解决办法的?b.分享计数方法,如:看跳绳小朋友跳动的脚计数;看跳绳小朋友起伏的头计数;看跳绳小朋友抡绳的双臂计数。

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c.讨论计数注意事项,如:跳与数要对应上;踩绳或一脚跳过另一脚没跳过,不能计数;记清楚小朋友跳过的数,再往下接着数,并说出最后计数结果。

4.分组学习跳绳计数,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意愿尝试跳绳记录方法,还可以探索和发现新的方法。

5.讨论:还有哪些运动项目是通过当场计数来统计结果的?如:幼儿的拍球、投球、捉尾巴游戏;体育项目中的足球、排球比赛等。

6.活动延伸:鼓励幼儿继续运用计数方法解决体育比赛及生活中的问题,如值日生发碗筷、取午点等,并用绘画、拍照等方式把自己的做法记录下来,张贴到主题墙上,和同伴分享、交流。

活动反思首先,本次活动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科学领域学习“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特点。

通过探索“跳绳计数方法”的活动,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幼儿从研究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及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其次,活动过程符合《纲要》和《指南》的要求,即幼儿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品质。

第三,活动过程体现了《纲要》和《指南》倡导的以幼儿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教师也更多地成为幼儿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师的作用由“教授”转变为“支持”和“引导”。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电池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谈话让幼儿了解有关电池的一些小知识,认识电池的特征、正负极及作用,了解正确使用电池、检验电池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电动玩具若干,创设情境电池专卖柜。

2、实验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电池一节(新、旧),灯珠一个,电线一根。

3、电池模型图,说明图(安装图)各一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