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云端》教学设计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要点】探究云雾的成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云和雾是什么,并能够用模拟实验来解释云的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讲解、图列、模拟实验等方法完成。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云与雾的成因。
【教学难点】云和雾和雨水的关系。
【教学用具】热水、冷水和烧杯、雨量筒。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提问
1、出示云与雾的图片。
直接讲述探探、究究、奇奇、妙妙和外星
人友友被卷到了云端,象孙悟空一样感受一下腾云驾雾的感觉。
2、他们也有一些奇特的感觉:怎么感觉湿漉漉的?有冷的感觉!
外星人友友的问题最多,如“云是怎么形成的?”“云是怎样变成雨和雪落到地面的?”
(通过情境与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向学生说明本节
课的研究内容)
3、进一步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云吗?雾吗?雨吗?你能够向
友友介绍一下吗?
(让学生利用他们的直接经验向友友介绍一下生活中你观察到的云和雾、雨、露、霜)
二、阅读与思考
你能根据你读到的内容,说一说什么是云?什么是雾?云和雾的区别是什么?
三、模型与解释
给大家准备了热水、冷水等,请你用模型向大家介绍一下。
四、认识云对天气的影响
云量:云块占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这是一项重要的的天气的内容。
云量的多少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五、阅读与思考
友友他们怎样才能从云端回到地面上来呢?
你能根据阅读的内容,说一说云怎样来到地面?它们有哪些类型?
(先是水蒸气不断增加、变大,当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重力作用,开始下落。
)
六、认识雨量
阅读与思考
“雨量”是在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地面上的雨水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可以用雨量器来测定。
七、回顾与反思
雨和云有什么关系?霜、露又是怎么形成的?
八、板书设计
漫步云端
云(水滴、冰晶等混合物)云量
雨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