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总体要求
一、科学性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
在植物造景时,首先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长,并保持一定稳定性,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适地适树。

其次要合理造景,在平面上植物间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群体结构。

2、物种多样性原则
园林的物种多样性维持了园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是园林生态系统发挥服务功能的基础。

通过园林植物的合理造景,使植物群落接近或达到原始植物群落的性质和功能,形成合理的植物成层结构,提高动植物栖息的质量,为物种创造适宜的多样性的生境结构,保护物种多样性。

3、植物群落稳定性原则
在植物造景设计人工植物群落的构建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充分考虑群落的物种形成,正确处理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利用不同生态位植物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差异,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和结构,以保持群落的稳定性,增强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维持植物群落平衡与稳定。

4、生态功能原则
园林植物造景应该充分考虑园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取得较为理想的生态效益。

首先,应考虑园林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

再次,应考虑园林植物造景的环保作用。

二、艺术性原则
(一)形式美
1、多样与统一
植物景观设计中,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

2、对比与调和
通过植物色彩、形貌、线条、质感、体量和构图等的对比能够创造强烈的视觉效果。

调和则强调采用类似的色调和风格显得含蓄而优雅。

3、均衡与稳定
将体量、质感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置,景观就会显得很稳定、协调,而稳定使人们获得轻松和享受的基本形象。

4、韵律与节奏
在园林植物造景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

(二)时空观
园林艺术讲究动态序列景观和静态空间景观的组织。

(三)意境美
园林中的植物花开草长、流红滴翠,漫步其间,使人们不仅可以感到芬芳的花草气息和悠然的天籁,而且可以领路到清新携永的诗情画意,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与思想内涵,这既是意境。

三、功能性原则
1、绿地生态功能要求
植物作为城市中特殊群体,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造景应视具体绿地的生态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2、绿地游憩功能要求
在植物造景时,应考虑园林绿地的使用群体和游憩功能,,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人体尺度,符号人们的行为生活习惯。

3、绿地景观功能要求
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千差万别给人的感受亦有区别。

造景时可利用植物的姿态、色彩、芳香、声响方面的观赏特性,根据功能需求,合理布置,构成观形、赏花、闻香、听声的景观。

其次要根据不同绿地环境、地形、景点、建筑物的性质不同、功能不同进行“因地制宜”,体现不同风格的植物景观。

4、历史文化延续功能
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理清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族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化等融合在植物景观中,使植物景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出识别性和特色性。

四、经济性原则
(一)形式美
在节约成本、方便管理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