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分析
在目前看来,成都西城区尚未有蔬菜水果供应中心建立,而从整个成都市的范围内来看,只有在2004年进军成都的深圳农产品公司。
前文分析过,这个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而且一旦先进入者形成区域垄断局面,意图进入该区域的潜在竞争者很难发展。
只要本公司先进入后措施得当,则潜在竞争者威胁不大。
因此,在分析竞争对手的时候,主要是针对现有的竞争者即深圳农产品公司进行分析。
深圳农产品公司简介
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以投资、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业务,是行业内最具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经营企业,国内农产品流通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经过22年的发展,公司成长为总资产106亿元、净资产42亿元的大型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企业集团。
公司始终坚持改革创新,通过构建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在保障城市食品供应、确保食品安全与质量、平抑和稳定食品价格、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流通效率、帮助农户实现产品价值并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各地三农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4年,深圳农产品公司一举并购成都当地最大的农批市场——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公司,运营情况良好;如今根据成都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又将整体搬迁至成都双流县白家镇,建设成为西部规模最大、最现代、管理最先进的农产品物流批发中心。
深圳农产品公司战略分析
企业愿景是打造国际一流的农产品流通网络。
公司的五年发展目标是:以批发市场为中心,构筑全国性的竞争有序的批发市场体系;向生产和零售领域两头延伸,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批发、物流配送、零售等业务的结合;建设农产品拍卖、电子商务、配送中心三个交易平台;实现农产品经营的产业化、专业化、网络化、现代化。
在实施向全国“走出去”战略后,深圳农产品公司早就看中了成都乃至西南地区的诸多优势。
在如愿成功进军成都后,该公司联手成都本地具相当实力的国有企业成都兴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控股成都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并以51%的股份,实现对成都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绝对控股。
深圳农产品公司根据成都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调整、建设城市南部副中心的需要,这个目前位于成都高新技术区、成都火车南站的成都市区最大的“菜篮子”,将整体搬迁至双流县国际航空港物流区白家镇。
由南至北,共形成蔬菜交易区、肉类交易区、海水产交易区、特色海鲜一条街、水果交易区和加工配送区等6大功能区。
新市场还兼具多处创新,除了6大基本功能区,还将特设集约化的客商服务中心,可以为客户提供集银行、邮政、检测、结算等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考虑到环保因素,新市场将设立专门的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回收中心,实行全面硬化和绿化;此外,新市场还将引进并创新深圳的海鲜大排档经营模式,在横穿市场川大路东沿线的两侧着力打造一条“特色海鲜一条街”。
深圳农产品公司的主营业务分析
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围绕农产品流通领域,提供批发交易平台并作为农产品贸易的参与者直接参与农产品批发贸易;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零售市场连锁肉菜超市;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保鲜、储藏、冷冻及运输等服务业务;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业务等。
深圳农产品公司在成立之时确立了以“企业办市场、企业管市场、市场企业化”为核心的农产品一级流通市场的“布吉模式”,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体现了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体制中的调节和资源配置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特有的农产品流通体制中市场主体缺位的问题,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深圳农产品公司的财务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近三年,公司的主营业务保持增长,尤其是09到10年增长10%。
利润总额也同步增长,利润总额增长了2.4倍左右。
尤其是2010年相比2009年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高速增长,显示公司稳定的发展态势。
由此可见,农产品的主营业务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分析
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近三年比较稳定,虽然2010年有所下降,短期财务风险有所上升,但是凭借稳定的盈利能力,财务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资产负债率近三年提高了5%左右,显示公司说明公司对于自己的盈利能力比较有信心,敢于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负债,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公司应收帐款周转率很高,说明公司在对应收帐款的管理上很有成效,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坏帐发生的可能性;公司近三年来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平均现金流量基本上略高于同期平均的每股收益,说明公司收益的质量是比较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