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驿路梨花》(公开课教学设计ppt)
《驿路梨花》(公开课教学设计ppt)
学习词语
读读写写词语
寨(zhài) 撵(niǎn) 扛(káng) 驿路(yì)
迷茫(mán)g 陡峭 (dǒu qiào) 露宿( sù )
竹篾( miè ) 简陋( lòu ) 悠闲( yōu )
修葺( qì ) 晶莹( jīng ) 寨zhài 撵niǎn 扛káng 驿路yìlù 迷茫mímáng 陡峭dǒu qiào 露宿lù sù 竹篾zhú miè 简陋jiǎn lòu
边。”“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 着两个字:‘请进!’”使我们可以想见小屋主 人一颗赤诚的心,火一般的热情,细心体贴人。 “火塘里的灰是冷的。”“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 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 水。”“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 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这 些描写都表明草屋的主人是那么热心,想得那么 细致周到,应有尽有,让过路人 “对小茅房的主 人有说不尽的感激”。
1、文章开头1、2段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什 么作用?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描写了这里的环境。突出了山的 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 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作 铺垫。
2、作者是怎样对小屋进行细致描写的?这些描写 使你对草屋“主人”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呢?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
速读故事,初步感受梨花美景
1、思考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
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 2、这篇文章的核心事物是什么?直接描写 并贯穿全篇的是什么人?
本篇的核心事物是小屋,直接描写并贯 穿全篇的人物是“我们”。 3、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我”和老余一早一晚的见闻。
4、依据“我们”的见闻,本篇可以分为几 个部分?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2、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 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一、略读课文,深入探究梨花精神 请同学们略读课文,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做批注, 深入探究驿路梨花的含义。
略读方法指导: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 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它要求读者可 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 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写作背景
课件PPT
《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5月。当时,我经历了
“文革”7年牢狱之灾后,出狱已近两年。那是5月 间的一个下午,我午睡刚醒,慵倦地躺在床上读 《宋诗选》,当读到陆游“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 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时,那美丽的意境使我联想起 了过去在滇西南边地大山深处见过的大片梨花林, 以及与梨花有关的许多特异人事,那都是我长久难 以忘怀的美好生活。这时候,一种想用文笔描述那 和谐过去的创作愿望也油然而生,我忙披衣起床抓 过纸笔来写作。
(lòu) 悠闲( xián)
B.延伸(shēn ) 茂密(mào) 花瓣
(bàn) 陡峭(dǒu)
C.麂子(jǐ) 恍惚(huǎn) 撵走
(niǎn) 驿路(yì)
D.喷香(pèng)pèn 悠葺(róng) 四溢
(yì) 寨子(zài)
qì
zhài
2.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B) A.晶莹 迁陡 茂密 花瓣
第一部分(1——8):写“我们”深山行走 ,在树林中发现茅屋。
第二部分(9——12):写我们投宿小茅屋 ,猜测小茅屋的主人。
第三部分(13——27):写瑶族老人述说小 茅屋的主人是梨花。
第四部分(28——36):写哈尼小姑娘讲述 小茅屋的来历。
第五部分(37):引用诗句点题。
检测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D ) A.迷茫(máng) 菌子(jùn) 简陋
迷茫 :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陡峭: 指山势等坡度大,直上直下。 竹篾 zhú miè:成条的薄竹片。 简陋:简单鄙陋;不完备,不周全。 悠闲:安逸闲适 修葺 qì:修理(建筑物)。
晶莹:形容光亮而透明。 折损:损伤;损失。因过分尊敬使人承受
不起。
恍惚:不真切,不清楚。
香气四溢:指怡人的气味四处飘散,也有 比喻良好情操为很多人知道的意思。
彭荆风,当代作家。他只读过两年初中, 1949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开始在 报刊上发表作品。“文化革命”中,受到林 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坐了七年监 狱。 打例“四人帮”后重新提笔写作,《驿路梨 花》是重新提笔后的第一篇。著有长篇小说 《鹿衔草》、《断肠草》、《师长在向士兵 敬礼》、《绿月亮》等。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
路
彭 荆
梨
风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彭荆风及 文章的写作背景。
2、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3、理清文章思路。
作者档案
课件PPT
徙 B.茸毛 竹篾 蔑视 歌谣
C.明枪 夜幕 恍忽 拆损 惚折
D.雷峰 修葺 陡峭 挺好 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海域可燃冰首次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 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南塔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补充词语悠闲yōu xián 修葺xiū qì 晶莹jīng yíng 折损zhé sǔn
折损( zhésǔ)n
暮色 ( mù) 倚着( yǐ ) 喷香(pèn) 麂子 ( jǐ ) 菌子(jùn) 恍惚(huǎngh)ū
学习词语 驿路:古代专门给马车之类通行的道路
,也做驿道。文中指过往行人所走的 道路。
(解析:B.两面对一面,应删掉“能否”;C.搭配不当,应将“反映”改为“反响”; D.“减少”不能用倍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把“一倍”改为“一半”。)
作业: 1、读课文,抄读读写写和补充的词语。 2、完成练习册50页 3、预习:课文中的这些人为小茅屋作了些 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略读, 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解 “梨花”的象征意思和作用。
雷锋(1940-1962),中国 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楷模;他作为一名普通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 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毛泽 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 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 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 精神”激励着一代 又一代人学 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