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520油船装卸货须知

0520油船装卸货须知

修改记录1.目的规范油船的装卸货操作,确保油品装卸作业的安全。

2.适用范围油船各种油品的装卸3.责任3.1船长对油船装卸货作业安全负责。

3.2大副负责油船装卸货作业的指挥。

3.3驾驶员、水手担任装卸货作业的值班。

4.装卸须知4.1进出港的安全4.1.1为了保证船舶进出港、锚泊、运输和航道安全,必须遵守各项港口规则,必须执行各项操作标准。

船舶在在港口内航行和停泊时,必须遵守有关航行、锚泊、码头停泊、危险货物、船员和信号等规定,特别是在港内严禁排放含油污的压载水、机舱和泵舱舱底水。

4.1.2安排货物装卸◆安排货物装卸:靠泊工作完成后,码头方面负责人员、船方代理、船长和大副,应立即对货物装载的数量、密度、膨胀系数、流量、流速、压力以及货物装卸作业是在岸上还是在船上、停泵联系信号等加以说明,以及对装卸作业和人员配置等有关的其他事项作出安排。

◆船长应向船员解释码头的安全操作程序标准,装卸注意事项和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

船长还应执行监督、发布命令及听取进展情况报告。

4.1.3安全工作:◆禁止动火:按常规,在停泊的散装运输危险油轮船禁止动用明火,而吸烟则只允许在船上指定处所内进行。

吸烟完后必须熄灭烟头,以保证安全。

◆准备应急拖缆:船舶靠上码头后,应立即从船艏和艉部向外侧一边放下一根30m以上的钢丝拖缆(一端绕成一个环)至水面,供紧急情况时使用。

此失火拖缆的作用,是用来用拖轮将船舶拖离码头,故应有足够的强度。

◆系缆的张紧度:从船的艏部和艉部应拉出足够拉力的两根或多根缆绳,系结并固定在码头上的规定系缆桩上。

这种系缆只能到固定的系缆桩上,由于吃水的变化,以及装卸作业中潮水的涨落,系缆的张紧度始终在不断变化,故应安排值班人员,以保证系缆有正确的张紧度。

◆放置危险标志:在靠泊结束后装卸危险货物时,在船上白天应挂出B旗,在夜晚悬挂一盏环照红灯显示。

当装有危险货物的船舶在港内锚泊时,也应按上述要求悬挂危险品的标志。

◆停靠期间,禁止进行除装卸货物以外的其他作业,也不得加装或驳运燃料油。

◆停靠码头后,船舶甲板上的排水口,应事先用木塞紧紧堵塞,以防油品流入港区内污染水域。

◆在烟囱和排气管上应配备10目或更细网目的烟灰防护网。

泵舱的排气管和通风管,以及液货舱开口和透气口,应设置20目或更细网目的不锈钢网,以构成双层防火网。

◆船员应着棉织工作服,戴规定的安全帽、保护面罩和穿安全工作鞋。

应阻止未着规定工作服的人员进行甲板工作区。

4.2货物的安全装卸4.2.1装货作业◆准备防火器材1.灭火器:开始装卸作业前,应在甲板上配置2只能正常工作的灭火器。

2.太平斧:应在船的艏艉适当部位,配置用于紧急情况时砍断钢缆的太平斧。

3.安全器材:虽然钢板手被允许使用,但在使用中仍需加小心。

◆装货作业的准备:1.接地线的连接和断开:在液货软管或吊臂连接到总管上之前,应用螺栓从岸上引来的接地线牢固地连接到船上的接地端子上。

装卸工作完成后,先将液货软管或吊臂从总管上断开之后才能断开接地线。

2.液货软管或吊臂与总管连接:在将液货软管或吊臂连接到总管上时,应在接头处下方设一块垫子和一只滴液盘,以收集漏出的油品,防止其流入水域。

3.所有垫子应有适当尺寸,以防操作人员滑倒。

另外,如发生工具坠落在垫子上,垫子应不致产生火星。

软管或吊臂与总管的连接,应在码头方面负责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注意防止接错。

安装法兰时,也将螺栓穿入所有孔中,然后用安全工具拧紧。

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防止各螺母拧紧程度不均匀,并使用合格的密封材料。

4.软管应有足够长度和余量,以便随气候、潮汐和吃水变化作调整用。

其弯曲半径不得超过软管制造厂的规定。

另外,船上所有备用的软管,应定期作液压试验,以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

5.防护用具和安全器材的检查和维修:对防护用具和安全器材,应定期检查,如发现不合格及时修理或更换。

装货作业1.液货舱检查:开始装货前,应由货物检查员或货主在船长或大副在场的情况下检查液货舱,只有在检查通过后开始装货。

2.阀门开关:开始装货时大副应先检查确认所有与装载有关的阀,均已处于正常的开、闭状态。

装货期间,应多关心阀门的动作,如果以手势和呼喊作指示,则应根据值班驾驶员的要求进行,以保证正确开关状态是否处于正常。

3.控制流速:装货时,最好把液货管路中的液货流速,限制在3m/S以下,以防止产生静电,装货流速应符合码头安全标准的要求。

4.装货开始后流速的控制程序:开始装货时,流速应调得尽可能低(1m/s以下)直至舱内装货管出口浸入液体后才加大流速至预定的流量。

装货期间,人孔和上部气体空间的观察孔应予关闭(需检测液位时可打开)。

孔盖关闭时应小心操作,以防止在猛烈撞击下金属之间产生火星。

5.装载量的确定:装载量通常由码头一侧的流量计测定,但有些码头要求船上也作测定。

在最后一个装载舱装至还剩约预定量的30m3时,船方应向码头作出报告,然后将流速降低,缓缓装入20m3液位,再将流速降低到最低流速,6.缓缓装入剩下的30m3液位。

当舱容还剩最后3—5m3液位时,应暂时停止装货,然后再开始慢慢完成最后的装货,计划装载量装完之后,关闭码头一方的装货阀。

随后,脱开码头一方的软管接头,再将液舱内的管头提起,使管内残存液体排至舱内,关闭船上的装货阀,脱开船上的软管接头,装上盲板法兰。

7.执行装货值班制度:装货期间,除值班驾驶员外,还应派出1名值班员,负责处理以下事务:液货舱选择检查液货软管或吊臂的工况检查装货动态、流量、压力等检查有无渗漏现象检查船员生活区、机舱和泵舱内的液货气体浓度检查系缆情况检查液货舱的装载量判定液货舱转换装载时间8.检查安全阀和呼吸阀。

货油泵上的安全阀和液舱呼吸阀,应采用自动工作式,以释放泵内或舱内出现的异常压力。

因此,应确认上述阀都能正常工作,如呼吸阀采用开关转换阀形式,则该阀在装货期间,应固定在常开位置。

◆装货完成:1.脱开液货软管或吊臂:在断开软管和吊臂前,应使用岸上供应的氮气或空气,将管内残存液体冲入液货舱内,然后经检查确认无余液后,再断开软管或吊臂。

此时,可能在液货软管或吊臂内保持一很低有压力(但不多见),在确信压力完全消失后,应在法兰之下,放一适当滴液盘,从底部开始往上拧松螺栓,以防止余留液体直接喷溅到甲板上。

2.计量和货物数量:货单载重量可以是码头方流量表上的读数也有货方的船测,换算到15℃温度下的装载量,也可以是船上测深所得的装载量,然而即使在前一种情况,船方也应测出液位深度,以计算用于校核对码头装置所报数量的装载量,与此同时,应根据船上所报数量填写装卸报告。

3.装卸报告:装卸报告是证明货物交接的一份重要文件,在书写时应对记入事项仔细确认。

文中应详细记载下列内容:船舶抵港与离港时间,货物装卸工作状态,货名数量,测深值,密度,测量温度及换算系数等。

此文应由货主船长和船方代理的代表签字。

4.装货完成后离港:装货完成后及时完成所有文件,此后,船舶应立即开航离港。

启航前的备车和锅炉点火,应在做了机舱内气体检测并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

4.2.2卸货作业◆进港程序:进港程序和安排同进出港所述,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和获得许可之事由当地的船方代理办理。

但在到港前,必须与船方代理联系并作出预先安排,进港后应对是否已完成了上述程序予以确认。

◆准备货单和装卸报告:当船方代理的代表上船时,船长应将货单和装卸报告,亲手交给收货人。

◆去封、数量检测和测深:经货主确认封条数量以及装卸报告中记录的封条情况符合要求,即可进行去封。

去封后,应做与装货相同的取样、数量检查和测深。

◆准备卸货:卸货准备工作与装货准备工作相同,如码头制定有特殊作业标准,应予以遵守。

◆货泵:对货泵应检查轴封有无渗漏,如发现有渗漏或过热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修理。

另外,应检查安全阀的工作性能。

如需要,应作调试以保证工作正常。

◆通海阀门注意事项:在经压载航行,打出压载水后,有时船底阀或压载水舷外排阀会忘记关上,由于这些阀的开启,装货时即会造成外漏,故必须检查确证这些阀均已关闭,不得有误。

如需在卸货后加压载水,泵舱液货管路中的存留油品,即会倒排至海里。

为此,打开通海阀时应小心操作,同时在开动压载泵后应观察吸口端的真空度。

◆两种或多种不同货物同时卸船:同时卸两种或多种货物时,应先为每种物品和每个液舱制定一份卸船计划。

码头方负责人员和船方负责人应为准备和实行卸货作业所必需和足够的事先安排,以了解整个卸货程序。

同时,在卸两种和多种不同货物时,还应对船舶纵横倾情况予以适当注意。

◆卸货排量限制:应根据管路直径,液舱舱容,设备的规定压力,或卸货港码头方规定的具体条件,确定适当的卸货排量。

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到泵的排量及船舶一端软管允许压力的限制。

为便于卸货,应对卸货排量予以足够注意,以防止油品泄漏。

由此确定的卸货压力,应当为所有与货物有关的人员所了解,并在卸货过程中得到严格遵守。

◆卸货作业:卸货工作只能在对确定了卸货量,并在检查确认货物取样中无任何异常后方可进行,货泵及有关阀门,应根据卸货计划和收货方的指示进行操作,卸货中船方和码头方应保持密切联络。

货泵应以低速启动,同时应密切注意其出口压力表,经检查确认货物已驳至码头方贮罐,且泵、液货管路和软管内无异常后,才可逐渐加大卸货量至规定的压力(一般<5kg/cm2)。

卸货过程应注意泵和管路上有否发热,特别是应使用检测仪器检查泵舱内气体浓度,以保安全。

另外,还必须考虑到船的横倾和系缆的松紧情况。

◆确定卸货工作结束:卸货结束后,即应请码头方负责人员和海事装卸危险品监督员上船,对液货舱内残余货物作公证检查,此时,应注意防止有关人员吸入有毒气体或无意中将物品丢入舱内。

◆卸货量的商定:商定卸货量是货物运输最后一个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

卸货作业完成后,应即确认无剩余货物并对卸货量达成一致意见。

◆完成卸货出港:完成卸货程序后,船舶即可离开码头或泊位驶向下一个目的地。

但在主机备车或锅炉点火前,应检查机舱并确认已经过驱气。

4.2.3装卸作业时的事故处理办法◆失火时的紧急措施:如发生火灾,应立即发出失火警报,并向有关机构(海上监督部门、码头方面或液化贮存部门负责人员)报告情况。

同时,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集中力量对付火灾。

必要时,应要求陆上消防部门支援。

◆发生泄漏时的措施:如发生液货管路、软管或其他设备泄漏油品。

或液货舱出现溢出问题。

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并尽快报告码头方负责人员,同时应尽一切可能防止液体流入水域。

一旦油品流入水域,应立即报告有关机构(海上监督部门),并设法防止油品的扩散。

◆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时的措施:发生人员伤亡,如有需要,应立即报告码头方负责人员,以安排适当的急救措施。

◆发生码头设施损坏时的措施:如发生码头设施损坏事故,应即报告码头方负责人员,请求指示,同时,应设法防止损坏的进一步扩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