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室工作总结和安排上海交通大学
实验室工作总结和安排上海交通大学
经验 以前完成项目中有用的信息 当仅存在定性的数据时进行定量测量的勇气
项目的不确定性
对项目计划中的不确定性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
复杂性 项目的规模 结构不确定性的程度 历史信息的可用程度
项目计划的目标
项目计划的目标是提供一个框架,使得管理者能 够对资源、成本及进度进行合理的估算,并随着 项目的进展不断更新 项目计划的目标是通过一个信息发现的过程实现 的
面向功能的度量
每个功能点(FP)的错误数 每个功能点(FP)的缺陷数 每个功能点(FP)的成本 每个功能点(FP)的文档页数 每个人月完成的功能点(FP)数
扩展的功能点度量
测量元素 内部数据结构 外部数据 用户输入数 用户输出数 用户查询数 变换 变迁 3D函数点指数
复杂度加权因子
低
平均
高
□ *7 + □*10 + □*15 =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主要关心生产率和质量的度 量
过去的项目中软件开发生产率如何 生产的软件质量如何
测度、度量和指标
项目指标可使我们:
1)评估正在进行的项目的状态 2)跟踪潜在的风险 3)在问题造成不良影响之前发现问题 4)调整工作流程或任务 5)评估项目组控制软件工程工作质量的能力
过程度量和过程改进
改进过程的唯一合理的方法是测量过程的特定属性,基 于这些属性开发一组有意义的度量,进而使用这组度量 来提供引导改进战略的指标。 软件过程度量对于一个组织提高其总体的过程成熟度, 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注意不要误用。
“软件度量规则”
Grady提出了一组“软件度量规则”如下:
解释度量数据时使用通用的观念,并考虑组织的感受性 对收集测量和度量的个人及小组提供定期的反馈 不要使用度量来评价个人 与开发者和小组一起设定清晰的目标及达到这些目标的度量 不要用度量威胁个人或小组 指出某个问题的度量数据不应该被看成是“否定的”含义。这
软件测量
产品的直接测量,包括产生的代码行(line of code LOC)、执行速度、内存大小及某段时间 内报告的缺陷。 产品的间接测量,包括功能、质量、复杂性、有 效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
面向规模的度量
每千行代码(KLOC)的错误数 每千行代码(KLOC)的缺陷数 每行代码(LOC)的成本 每千行代码(KLOC)的文档页数 每人月错误数 每人月代码行(LOC) 每页文档的成本
将估算拖延到项目的最后阶段。 基于已经完成的类似的项目进行估算。 使用简单的“分解技术”来进行项目成本及工作量
的估算。 使用一个或多个经验模型进行软件成本及工作量的
估算。
软件项目估算
软件项目估算的准确性取决于以下因素:
计划者是否适当地估算待建造产品规模的程度。 把规模估算转换成人的工作量、时间及成本的能力 项目计划反映软件项目组能力的程度 产品需求的稳定性及支持软件工程工作的环境
些数据仅仅是过程改进的指标。不要被某个与其他重要度量不 符合的度量迷惑。 Grady提出一种鱼骨图
项目度量
软件过程度量主要是用于战略目的。软件项目度量则是 战术性目的。
项目度量的目的是双重的。 首先,这些度量能够指导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以避免延 迟,并减少潜在问题及风险,从而使得开发时间减到最 少。 其次,项目度量可在项目进行的基础上评估产品质量, 并且可在必要时修改技术方法以改进质量。
软件的范围
软件项目计划的第一个活动是确定软件范围 软件范围包括:功能、性能、约束条件、接口及 可靠性
资源
软件计划的第二个任务是估算完成软件开发工作 所需的资源:
开发环境:硬件及软件工具 可复用构件 人员
软件项目估算
软件成本及工作量的估算永远不会是一门精确 的科学。人员、技术、环境、策略等是影响软 件最终成本及开发所需工作量的主要因素。 为了可靠地估算成本及工作量:
标准构件法要点:
软件由若干不同的“标准构件”组成 估算出每个标准构件的出现次数 使用历史数据来确定每个标准构件交付时的大小
修改法要点:
项目中包含对已有软件的使用,但该软件必须做某种 程度的修改。
项目管理内容
有效的项目管理集中于四个P上,
人员 产品 过程 项目
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的度量 软件项目计划 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 进度安排及跟踪 软件配置管理 项目经理的工作
软件项目的度量
测度、度量和指标
软件度量是计算机软件中范围广泛的测度。
是在一个连续的基础上改进软件过程 辅助估算、质量控制、生产率评估及项目控制
□ *5 + □* 7 + □*10 =
□ *3 + □* 4 + □* 6 =
□ *4 + □* 5 + □* 7 =
□ *7 + □* 4 + □* 6 =
□ *3 + □*10 + □*15 =
□ *n/a+ □*n/a + □*n/a=
软件项目计划
项目估算
估算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估算软件开发工作的资源、成本及进度需要:
软件规模估算
四种估算问题规模的方法(由Putnamt Myers 92年提出):
“模糊逻辑”法 功能点法 标准构件法 修改法
“模糊逻辑”法
要点:
计划者必须说明应用软件的类型 建立其定性的规模估算 在最初的范围内精化该估算 利用个人的经验和项目历史数据库
功能点法:
标准构件法与修改法
面向功能的度量
பைடு நூலகம்
测量参数 用户输入数 用户输出数 用户查询数 文件数 外部界面数 总计数值
计数
□
*
□
*
□
*
□
*
□
*
加权因子
简单 平均 复杂
3
4
5
=
4
5
7
=
3
4
6
=
7
10 15 =
5
7
10 =
FP=总计数值*(0.65+0.01*∑Fi) 其中Fi(i=1到14) 取值0-5
面向功能的度量
Fi:
1.系统需要可靠的备份和复原吗? 2.需要数据通信吗? 3.有分布处理功能吗? 4.性能很关键吗? 5.系统是否在一个已有的、很实用的操作环境中运行? 6.系统需要联机数据项吗? 7.联机数据项是否需要在多屏幕或多操作之间切换以完成输入? 8.需要联机更新主文件吗? 9.输入、输入、文件或查询很复杂吗? 10.内部处理复杂吗? 11.代码需要被设计成可复用的吗? 12.设计中需要包括转换及安装吗? 13.系统的设计支持不同组织的多次安装吗? 14.应用的设计方便用户修改和使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