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小蚂蚁教案【篇一:幼儿园语言教案:蚂蚁飞上天】活动目标1、通过讲述,促使幼儿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设想,并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2、激发幼儿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丰富幼儿词汇:飘荡、飞来飞去、叽叽喳喳。
3、启发其独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活动准备1、幻灯片-蚂蚁的生活习性2、字卡若干、能飞的玩具如风筝、竹蜻蜓、吹泡泡玩具等。
活动过程一、观察发现《会飞的……》教师:老师带小朋友到外面观察、游玩,老师从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什么物体会飞,什么物体不会飞;为什么?二、看图联想《蚂蚁怎么啦?》1、观察小蚂蚁2、引导幼儿想象蚂蚁究竟发生什么事了,它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肯定有创新、和众不同的想法。
)三、故事欣赏《蚂蚁飞上天》1、花从中的小蚂蚁,它想去哪里?2、谁帮助了小蚂蚁,它是怎样带蚂蚁飞上天去的?3、蚂蚁在天上看见了什么?它有什么感觉。
四、创造性迁移创编故事-我帮蚂蚁飞上天1、老师启发、引导幼儿展开丰富想象,想出各种帮蚂蚁飞上天空的办法,并能创编出新故事情节。
2、表扬说的多、说得范围广、说的方法离奇、有趣的幼儿。
活动延伸音乐律动--我要飞往天上【篇二:幼儿园教案:社会活动《小蚂蚁搬豆》优秀教案模板】幼儿园教案:社会活动《小蚂蚁搬豆》优秀教案模板目标:1、通过观看哑剧表演,理解故事内容、含义,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2、尝试用各种方式学习互助和合作的技能,体验团结互助的成功和喜悦。
3、初步萌发集体主义情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准备:1、《蚂蚁搬豆》故事的桌面教具(小蚂蚁、大树、黑洞、黄豆)2、歌曲磁带《拔萝卜》3、情景表演的道具(萝卜头饰一个、两篮木珠),一教师扮演老爷爷。
过程:(一)通过观看哑剧表演,理解故事内容、含义,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教师逐一出示桌面教具,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是什么?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表演。
2、教师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的前半部分。
(1)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2)教师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前半部分。
(3)小蚂蚁该怎么办呢?幼儿相互讨论。
3、教师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后半部分。
(1)你又看到了什么?小蚂蚁是怎么做的呢?(2)教师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后半部分。
4、理解故事的含义,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教师完整的边操作教具边讲故事。
(2)故事中的小蚂蚁为什么一开始般不动,后来又搬起来了呢?(3)你喜欢故事中的小蚂蚁吗?为什么?帮助幼儿提升故事含义,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鼓励幼儿也要象小蚂蚁一样团结互助。
(二)设置情景,进一步理解故事含义1、情景表演:由另一教师扮演老爷爷,一幼儿扮演大萝卜(1)他们是谁?发生了什么事?老爷爷该怎么办呢?(2)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
(3)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表演《拔萝卜》的故事。
(4)小结:老爷爷拔不动萝卜时,是我们小朋友帮助了他,老爷爷真高兴,他要谢谢小朋友。
(“谢谢小朋友。
”“不用谢”)你们帮助了老爷爷心理感觉怎样?(很开心)对,团结的力量非常大,所以我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团结起来,互相帮助。
2、设置情景:教师拿出两篮木珠,木珠中放有黄豆,请来5位幼儿,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1人,另一组4人,比一比哪一组的幼儿先将黄豆捡出来。
(1)两组幼儿同时捡黄豆,其余幼儿观看。
(2)哪一组幼儿捡的快?为什么?(3)小结:因为第2组人多,所以他们就捡的快,团结的力量可真大呀。
(三)迁移经验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也需要很多人来帮助,才能将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又省力呢?完成后,你心理的感觉怎样?【篇三:小班语言领域教案】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活动目标1.学会安静地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表演故事中某一角色的动作、语言。
3.学习词汇“笑眯眯”和短句“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
2.小兔、小鸭、小猫的手偶各1个。
活动过程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介绍故事名称,引导幼儿学说: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借助教学挂图讲述故事。
讲述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表情,学习用“笑眯眯”描述小动物的表情。
2.教师用手偶表演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边操作手偶边表演故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问,注意引导幼儿重点学习使用“笑眯眯”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教师:谁起得特别早去上幼儿园?他的心情怎样?教师:小兔子先碰见了谁?然后他们又碰见了谁?他们怎么去的幼儿园?教师:小兔子是怎么上幼儿园?他脸上有什么表情?小鸭子是怎么走过来的? 他脸上有什么表情?小猫是怎么上幼儿园的?他脸上有什么表情?3.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演故事,体验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教师: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上幼儿园?请你学一学小兔子上幼儿园的样子好吗?教师:如果你是小鸭子,你该怎么上幼儿园?请你学一学小鸭子好吗?教师:如果你是小花猫,你该怎么上幼儿园?我们一起学一学小花猫好吗? 请幼儿一起模仿故事中三个好朋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样子。
4.教师和幼儿共同表演故事。
教师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故事。
幼儿随着教师的朗读在故事的相应情节模仿动物的叫声、动作和表情。
好朋友(听说游戏)活动目标1.学习边念儿歌边玩手指游戏。
2.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趣味。
3.体验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准备一些幼儿在幼儿园游戏的照片。
2.活动前在班上反复插放儿歌录音,使全班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3.根据儿歌内容,和配班教师排练好动作,并制作好动作示范图。
活动过程1.请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幼儿在幼儿园游戏的照片。
:请幼儿看一看小朋友在幼儿园游戏的照片。
教师:照片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谁是你的好朋友?2.教师边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边做示范动作。
说到“金钩钩,银钩钩,请你伸出小指头”时,主班教师和配班教师分别伸出左手和右手的小指动一动。
说到“结结实实勾一勾,勾一勾,点一点”时,两位教师把小指互相勾一勾,点一点。
说到“一起唱歌又跳舞,我们都是好朋友”时,两位教师互相拉手,拍手。
3.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
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配班教师出示相应示范图,幼儿尝试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两个幼儿一组,说儿歌玩游戏。
鼓励幼儿互换好朋友,边说儿歌边玩游戏。
小铃铛(文学活动)活动目标1.能认真倾听故事,感翘故事的情节变化。
2.学习故事中的对话,丰富词汇“圆溜溜”“亮晶晶”“丁零丁零”。
3.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玩具。
活动准备1.漂亮的小铃铛若干。
2.小猫、小羊、小狗、小兔的木偶或图片。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分组玩铃铛,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形容铃铛的外形、声音。
每请幼儿观察、触摸、玩铃铛,帮助幼儿理解新词“圆溜溜”。
教师还可以请幼儿说一说还有什么东西是圆溜溜的。
请幼儿在太阳光下照一照铃铛,引导幼儿观察小铃铛是“亮晶晶”的。
请幼儿摇一摇铃铛,倾听并说出铃铛发出的清脆声音“丁零丁零”。
2.利用木偶或图片讲述故事。
学出示戴着铃铛的小花猫木偶,告诉幼儿小花猫喜欢小铃铛的原因,引出故事名称。
教师讲述故事,同时配以动作和表情,帮助幼儿理解词汇和故事内容。
如讲到小山羊、小花狗、小白兔要戴小花猫的铃铛时,将相应的木偶取出或将图片拿出来;讲到小动物们来救小花猫时,教师做出伸手使劲拉的动作;讲到小花猫难为情时,教师做出低头不好意思的样子,并用难为情的语气讲述,引导幼儿感受小花猫的心理变化。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小花猫为什么喜欢小铃铛?谁来向小花猫借铃铛戴了?小花猫是怎么做的?小花猫掉到河里以后,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依次出示木偶,然后带领幼儿重复故事中的对话。
教师:小花猫被救上岸以后为什么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后来,小花猫为什么把小铃铛借给小动物们戴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中心内容:有了好玩具要和大家一起玩。
教师:你有好玩的玩具,愿意和别人一起玩吗?你这样做过吗?你是怎么做的?4.带领幼儿一起讲故事,鼓励幼儿参和讲述和表演。
毒教师边操作木偶边讲故事,提示幼儿跟说故事中的对话语言,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小蚂蚁真有趣(听说游戏)活动目标1.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发准q(趣)、x(小须须、消息)的音。
2.理解儿歌内容,尝试仿编动作表演儿歌。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蚂蚁的活动。
2.活动前,教师根据儿歌内容编一个小蚂蚁的故事。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1.出示教学挂图,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分别出示挂图(一)和(二),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2.教师讲述小蚂蚁的故事,幼儿欣赏。
教师边指挂图边讲述事先编好的小蚂蚁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教师朗诵儿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jl歌内容。
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教师根据儿歌内容提问:小蚂蚁见面后会怎么做?它们互相碰碰小须须是在干什么?小蚂蚁排队走,去做什么事?4.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小蚂蚁真有趣》。
带领幼儿完整朗诵儿歌2—3遍。
用填空的方法带领幼儿跟读儿歌,如:小蚂蚁,真(有趣),见面碰碰(小须须)。
你(碰)我,我(碰)你,报告一个(好消息)。
排队走,一二一,大家去抬(一粒米)。
在朗诵过程中注意提醒幼儿读准q、x的音:小蚂蚁,真——?(有趣)见面碰碰什么?(小须须)它们在报告什么?(好消息)请幼儿自己添加动作,边朗诵儿歌边表演动作。
、5.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儿歌。
”教师和幼儿共同为儿歌编动作。
教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边表演。
小鸭子找朋友(文学活动)活动目标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语言。
活动准备1.小鸭子、小兔、小鸟和小龟的木偶或玩具。
2.小鸭子、小兔、小鸟和小龟头饰若干。
3.事先和幼儿一起了解鸭、兔、鸟、乌龟的生活习性特点。
4.根据幼儿用书自制幻灯片。
活动过程1.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小朋友知道小鸭子会做什么吗?(如会游泳、捉鱼等)请幼儿边说边模仿小鸭子的相应动作。
教师:如果小鸭子自己去游泳,没有朋友一起玩,他会开心吗?他应该怎么办呢?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教师利用自制幻灯片,出示小鸭、小兔、小鸟和小龟的木偶或玩具,完整地讲述故事。
3.围绕故事内容提问。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开始时小鸭子为什么会难受?小鸭子在池塘里游泳时先遇见了谁?后来又遇见了谁,小鸭子对他们说了些什么?小兔、小鸟和小龟都说了什么?教师:最后谁和小鸭子一起去游泳了?教师:为什么小兔和小鸟没有和小鸭子一起游泳?4.第二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并重复角色之间的对话。
教师第二次完整讲述故事,讲到对话时,请幼儿跟随老师学说角色的对话,如:小鸭子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鸟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教师:当小鸭子问“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时,小兔、小鸟和小龟回答的话一样吗?他们都是怎样回答的?引导幼儿关注小兔、小鸟和小龟的话(小兔和小鸟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小龟说:‘‘好啊!我和你一起玩!教师扮演小鸭子,幼儿扮演小兔、小鸟和小龟,重复角色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