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进口 B.出口 C.进出口 D.生产35.与新能源相比,()能源的范畴更为广泛A.太阳能 B.地热能 C.绿色能源 D.核36.()目前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7%或全部发电量的17%是一项已具备竞争力的低排放并能提供大量电力的技术。
A.风能 B.核能 C.热能 D.水能二、37.()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A.植被 B.森林 C.草原 D.河床38.()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A.太空 B.大海 C.环境 D.森林39.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三、40.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41.中国完成“十一五”20%的节能目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五年内可节省能源()吨标准煤。
A.4.5亿吨 B.5.5亿吨 C.6.2亿吨 D.6.5亿吨42.未来十年中国公司每年从CDM项目上可以获得的收益接近50亿美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些国家()A.美国 B.日本 C.欧盟 D.发展中国家43.()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 B.克林顿政府 C.小布什政府 D.奥巴马政府44.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二、多选题45.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B.注重开发新能源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46.气候系统有()。
A.大气圈 B.冰雪圈 C.生物圈 D.水圈47.富营养化是由于()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A.氢 B.氧 C.氮 D.磷48.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
A.长江 B.滇池 C.巢湖 D.太湖49.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 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 C.低碳设备技术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50.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
A.雷雨 B.冰雹 C.台风 D.寒潮51.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A.大气环境 B.水体环境 C.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D.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52.“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
A.经济系统 B.社会系统 C.生态系统 D.环境系统5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54.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A.更具有科学性 B.更具有全面性 C.更具有可操作性 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55.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
A.产生气候异常B.增加二氧化碳排放C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D.加剧水土侵蚀56.酸雨中绝大部分是()。
A.硫酸 B.硝酸 C.盐酸 D.醋酸57、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包括()。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58、.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
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59、.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A.政府 B.企业 C.高等院校 D.科研院所60、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涉及两个重点领域,它们是()。
A.生产领域 B.转移领域 C.消费领域 D.出售领域6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BCD )。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6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ABC )。
A、人B、政策C、市场机制D、自然63、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ABCD )。
A、复杂性B、广泛性C、潜在性D、累积性64、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BC )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A、北京B、上海C、保定D、西安65、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AD )。
A、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B、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C、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D、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66、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ABC )。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能67、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ABD )。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C、低碳设备技术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68、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 )。
A、加强学校教育B、开展在职培训C.网络媒体宣传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69、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
A.人 B.政策 C.市场机制 D.自然70、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
A.水电 B.生物质能 C.太阳能 D.风能71、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
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 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C.限制开发原则 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72、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高效化72、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
A.欧洲B.北美洲 C.亚洲 D.南极洲74、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等方面入手。
A.设计 B.运行 C.经营 D.管理75、“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A.阳光经济 B.风能经济 C.氢能经济D.生态经济76、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产业转型 D.新能源77、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A.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 B.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C.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 D.公民低碳经济发展观念不强78、以下有关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正确的是()。
A.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B.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C.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D.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低碳产业可拖后发展78、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
A.恒温消费 B.安全消费 C.可持续消费 D.经济消费79、.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D.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80、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公众 D.外资81、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A.北京B.上海 C.保定 D.西安82、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确保未来10年内实现碳减排预期目标的有效制度体系,主要包括(ABC )。
A、制定碳排放标准B、开放碳交易市场C、设立碳排放税制D、发展低碳能源体系83、众所周知,(AB )产业属于低碳行业。
A、知识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D、产业密集型84、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ABC )。
A、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B、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C、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D、公民低碳经济发展观念不强85、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ABC )。
A、政府B、企业C、公众D、外资86、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ABCD )。
A、构建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机制B、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C、构建低碳产品认证体系D、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87、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BCD )。
A、更具有科学性B、更具有全面性C、更具有可操作性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88、气候系统有(ABCD )。
A、大气圈B、冰雪圈C、生物圈D、水圈89、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AB )。
A、欧洲B、北美洲C、亚洲D、南极洲90、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ABC )。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91、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ABC )。
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高效化92、“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AB )。
A、经济系统B、社会系统C、生态系统D、环境系统9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科技政策支持包括(ABCD )。
A、加大科研投入资金B、制定技术导向目录C、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D、完善科技法规94、低碳经济是以()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A.低能耗 B.低污染 C.低排放 D.低效率95、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损害生物 B.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C.腐蚀建筑材料 D.腐蚀金属结构96、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
A.被动力 B.源动力 C.主动力 D.协动力三.判断题97、2007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于年底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9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正确99、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正确100、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不正确101、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正确102、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正确103、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本质是一种经济控制模式,按照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即减碳。
正确104、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正确105、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
正确106、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看,模式孕育着范式,具有局部性的意义。
正确107.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