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体育_快速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体育_快速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快速跑是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主要的学习内容。

快速跑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发展速度素质的教育内容。

学习快速跑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运动速度、位移速度。

发展快速跑能力提高机体无氧代谢耐力,发展学生下肢和后蹬力量,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体验快速跑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学生处于生理萌动期、好动管控不住自己。

因此学生组织纪律性欠缺,运动技术较差。

但是学生学习求知欲强,模仿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

因此快速跑的教学中,我用游戏叫数报团,分组接力比赛,及追跑游戏及发展快速跑的各种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基本掌握练系方法,让学生在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中。

提高快速跑的能力,掌握快速跑的技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三、教学目标在快速跑学习中使学生掌握快速跑的基本技能,知道影响快速跑的因素,引导学生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热情。

通过快速跑的学习,发展学生掌握快速跑技术动作能力及协调、灵敏、反应等素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培养坚强意志品质,树立集体荣誉感,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快速跑的动作技术。

难点:步幅、步频的结合及摆臂的协调配合。

五、教法与学法设计1.教法: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

2.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分组练习、相互评价。

六、教学过程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教材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的过程,我采用了四个部分来完成本次课堂教学的任务,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开始部分: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宣布课堂内容,提出要求和目标准备部分:这一部分为热身活动热身活动,我先采用游戏“叫数抱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快速反应能力,随后进行“徒手操”练习,使学生的身体各部位关节之间充分活动开,为快速跑的学习作充分的准备。

基本部分:这一部分是课的主要部分,本课所要解决的是如何跑得快的问题,要想跑得快就必须要具备步幅大和步频快,所以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在,首先我设计了讲述快速跑是其他一切运动项目的基础,所有运动项目都离不开跑,其次介绍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亚洲第一个跑进10秒大关的人我国的优秀运动员苏炳添以及第一个获得跨栏世界冠军的亚洲人我们国家的刘翔,通过他们的优秀事迹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

接着进行的是提高步幅和步频的练习,高抬腿跑和小步跑及摆臂练习等,再进行折返接力跑和追跑游戏。

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和赶超精神,教师指导,用语言激励鼓舞学生。

结束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运动状态的恢复。

我采用欢快的舞蹈步进行放松。

主要是肢体的放松,最后进行小结,回收器材。

预计本节课练习密度:35%—45%左右平均心率:130—140次/分钟授课教师年级七年级学生人数40教学内容快速跑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快速跑的基本技术动作教学难点步频和步幅的最佳结合教学器材安全措施排除有可能造成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随身物品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快速跑的基本技术,知道影响快速跑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锻炼兴趣。

技能目标:发展学生掌握快速跑的动作技术的能力及灵敏协调反应等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及勇于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时间学生活动次数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等候上课。

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同学按约定地点集合,检查到班人数并向老师汇报出勤情况。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

4、安全教育温馨提示遵守课堂纪律,听从老师安排,注意安全,准备活动充分活动开,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3分钟全班成四列横队集合。

组织如图一××××××××××××××××××××××××××××××××××××△要求:快、静、齐1、“老师好!2、认真听讲,明确学习内容和要等。

准备部分一、绕圈慢跑(游戏:叫数抱团)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要求。

8分钟学生一路纵队沿圆圈逆时针慢跑,听老师口令。

1组准备部分二、徒手操1.扩胸运动(4*8呼)2.振臂运动(4*8呼)3.体转运动(4*8呼)4.膝关节运动(4*8呼)5.前压腿运动(4*8呼)6.腹背运动(4*8呼)7.跳跃运动(4*8呼)8.踝腕关节运动(4*8呼)××××××××××××××××××××××××××××××××××××△学生4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听口令集体进行。

基本部分快速跑一.快速跑1、教师介绍:跑是其他一切运动项目的基础教师提问;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是谁?(博尔特)亚洲的呢?(苏炳添)中国的刘翔2、怎样才能跑的快?要想跑得快,必须步幅大、频率快,摆臂协调。

3、快速跑的辅助练习。

①.原地摆臂练习前摆不过肩,后摆大小臂夹角130°左右,双手半握拳。

②.原地高抬腿跑练习30次③.原地高抬腿接加速30米④.原地小步跑练习30次⑤.原地小步跑接加速跑30米⑥.站立式起跑30米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次练习。

30分钟学生回答老师问题要想跑得快最重要的是步幅和步频的结合,加上协调的摆臂、有力的后蹬。

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__________________30m__________________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听老师口令进行练习1组1-3组基本部分二.折返接力跑学生分成四路纵队,听教师口令,排头同学起跑到达中点后绕过标志物折返回来,击下一个同学掌后,下位同学跑。

以此类推,跑完同学队尾站队,最先跑完的为优胜队,男女生分开,失败队获得20个高抬腿“奖励”。

三.追跑游戏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学生分成两大组,各组间距2米,成体操队形散开,两两相对,听老师口令:喊1为1组跑2组追,喊2为2组跑1组追,跑距为30米。

追到者或未被追到者为胜者,负者在胜者的监督下做高抬腿20次。

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规则要求,听口令进行比赛(如上图)。

结束部分小结一、舞蹈步二、轻跳三、小结四、回首器材五、师生再见4分钟一、学生四列横队集合队伍,并自我评介。

二、学生能积极进行放松。

要求:放松、调整呼吸。

三、师生再见预计练习密度:45% 预计平均心率:130-140次/分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时期,心理、生理的发育波动强。

男生爱动,喜欢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项目。

而女生则恰恰相反,喜欢娱乐性、柔韧性、游戏性强的项目。

从身体素质方面来看男生力量素质差,但是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强。

女生也是力量差,但是柔韧性好。

对于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较薄弱,对锻炼方法模糊,不知如何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

学习快速跑要结合游戏、比赛等方式。

其次班集体初步形成,学生组织纪律性欠缺,与他人合作方面有一定困难,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

但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较好,好胜心强,敢于表现。

效果分析通过快速跑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快速反应能力,机体无氧代谢能力,而且可以培养青少年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教材对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

快速跑教学要求学生在体验快速跑乐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掌握快速跑的基本技术与技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快速跑锻炼。

同时,它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进行一些积极性身体活动或躲避灾难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课时是七年级快速跑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

快速跑教学以游戏为主,趣味很浓,而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突出身体锻炼,本课从教材的内涵出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快速跑。

教材分析快速跑是初中年级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发展速度素质的教学内容。

学习快速跑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运动速度和位移速度。

通过快速跑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快速反应能力,机体无氧代谢能力,而且可以培养青少年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教材对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

初中快速跑教学要求学生在体验快速跑乐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掌握快速跑的基本技术与技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快速跑锻炼。

同时,它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进行一些积极性身体活动或躲避灾难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课时是七年级快速跑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

快速跑教学的技术教学竞技化味道很浓,而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突出身体锻炼,本课从教材的内涵出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快速跑。

评测练习通过“叫数抱团”“折返接力跑”“追跑游戏”等跑的练习,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

课后反思快速跑是学生比较喜爱的内容,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将学到的技术通过教学比赛运用到实际练习。

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练习。

本节课的整体设计达完成了预想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后利用比赛和游戏的教学法提高了课堂的练习积极性,提高了课的质量。

利用废报纸的练习加强了学生细微动作的处理,本课的亮点是教学比赛,为课的练习效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足之处:对课练习量的问题控制不好,容易造成强度过大学生练习疲劳。

课标分析课标指出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