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三)《大清律例》的体例结构(1740)
7.工律 (1)营造(424-432) (2)河防(433-436)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三、帝国的法律形式(法律渊源)
秦汉律令无别,“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 (《汉书·杜周传》)。隋唐以前,律最烦多。正 律之外,既有副律或杂律,且每代律文,往往在千 条以上。魏晋以降,注意削减,至隋唐仅存五百条, 明清更在五百条以下。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三)《大清律例》的体例结构(1740)
4.礼律(157-182) (1)祭祀(157-162) (2)仪制(163-182) 5.兵律(183-253) (1)宫卫(183-198) (2)军政(199-219) (3)关津(220-226) (4)厩牧(227-237) (5)邮驿(238-253)
寅、赵鞅铸于刑鼎,孔子反对; 501B.C.,郑国《竹刑》,邓析 约400B.C.,魏国《法经》,李悝 约350B.C.,商鞅“改法为律”,改定秦律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二)秦汉时期(221B.C.——220A.D.) 秦朝(221-207B.C.) 221B.C.,秦国兼并天下,统一中国,并制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二、历代法典的体例沿革
(一)从简到繁的演变
1、从《法经》到汉《九章律》(6——9篇)
盗法
兴律
贼法
厩律
囚法
户律
捕法
杂法
具法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2、从《九章律》到《新律》、《泰始律》
曹魏《新律》(18篇)
刑名
断狱

请赇
劫略



诈伪
兴擅
毁亡
乏留
告劾
惊事

偿赃
系讯
免坐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第五讲 系统严谨的法典体系
一、中国古代法典编纂的历史 二、历代法典的体例沿革 三、帝国的法律形式(法律渊源) 四、君主制下的立法机制 五、中国历朝法典内容上之特色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一、中国古代法典编纂的历史
(一)春秋战国时期 536B.C,郑国《刑鼎》,子产公布,晋叔向
反对; 513B.C.,晋国《刑书》,范宣子制作,荀
“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
——《后汉书·杜周传》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2.魏晋以来,律令有别
其余未宜除者,若军事田农沽酒,未得皆深人 心,权设其法,太平当除,故不入律,悉以为 令,施行制度,以此设教;违令有罪则入律。
——《晋书·刑法志》
律文虽日趋于简,而历代则恒于律外,另辟歧途。 隋大业律原系开皇律刑之重而修订,但炀帝则又下 令各地,凡盗窃以上,罪无轻重,不待闻奏即斩。 且籍没之罚,九族之诛,轘裂枭首之刑,相继而行, 律何有乎!即在唐宋,律仍为格式敕条所掩,元更 无律之备;而律之名称并在五代两宋易于刑统,视 为无关重要者矣。明兴,律正其名,且无别立之律, 顾所谓例者,复从而入之;清且以律例合称,条文 之繁亦极可观,此治中国法制史者之应注意也。
567 北朝 《北魏律》,分别制定修改于481、492、495、504;
《北周律》,563;《北齐律》,564.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四)隋唐宋元明清时期(581——1911) 隋朝(581-618) 《开皇律》,581-583;《大业律》,607. 唐朝(618-906) 《唐律疏议》(653,最终完成于737)。 宋朝(960-1279) 《宋刑统》,963 元朝(1280-1367) 《大元通制》,1316-1323,原法典失传 明朝(1368-1644) 《大明律》(1373-1397) 清朝 《大清律例》(1740-1905)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一)律
律系表
法经—秦律—汉律—魏律—晋律—梁律—
陈律
后魏律
后周律
北齐律

开皇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唐律 宋刑统 明律
清律
大业律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二)令
1.秦汉以前,律令无别
战国秦汉,令是律的补充。汉令繁多,每有编纂, 有令甲、令乙、令丙之名,也有诸如《养老令》、 《任子令》、《金布令》、《宫卫令》、《秩禄令》 等以其规定内涵来命名的。秦汉以前,律令无别。
西晋《泰始律》(20篇)
刑名
杂律
法例
户律
盗律
擅兴律
贼律
毁亡
诈讹
卫宫
请赇
水火
告劾
厩律
捕律
关市
系讯
违制
断狱
诸侯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二)从繁到简的转变 1、《北齐律》(12篇) 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
斗讼、贼盗、捕断、毁亡、厩牧、杂律 2、《开皇律》(12篇) 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
定了在新建立的秦帝国统一适用的秦律。 汉朝(206B.C.-220A.D.) 大约在200B.C.,制定《汉律》(即《九章
律》,约完成于128B.C.)。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0) 魏国(220-265) 《魏律》(又称《新律》,共18篇,约230年制定) 晋朝(265-419) 晋律,268年制定 南朝 《齐律》,489-491;《梁律》(503);《陈律》,
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二)隋唐律的体例结构 名例 卫禁 职制 户婚 厩库 擅兴
贼盗 斗讼 诈伪 杂律 捕亡 断狱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三)《大清律例》的体例结构(1740)
1.名例(1-46) 2.吏律(47-74) (1)职制(47-60) (2)公式(61-74) 3.户律(75-156) (1)户役(75-89) (5)课程(141-148) (2)田宅(90-100) (6)钱债(149-151) (3)婚姻(101-117)(7)市廛(152-156) (4)仓库(118-140)
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
(三)《大清律例》的体例结构(1740)
6.刑律 (1)盗贼(254-281(8) 犯奸(366-375) (2)人命(282-301(9) 杂犯(376-386) (3)斗殴(302-323(10捕亡(387-394) (4)骂詈(324-331(11断狱(395-423) (5)诉讼(332-343) (6)受赃(344-354) (7)诈伪(355-3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