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30分)1. (4分) (2017九上·江苏期中)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青春可贵而易逝,所以每一位青年都要学会对往昔转身端xiáng________:我是否对未来充满xiá________想?我有无为将来积攒正能量?没有勤奋踏实精神支撑的梦幻青春,在成熟季节,只能收获人生的bǐ________谷。
届时,你凭什么来cháng________还亏欠的美丽韶华?2. (10分) (2019九上·珠海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浮光跃金,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岀猎》中表达自己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渴望戍边抗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 (6分)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虽有佳肴 ________(2)教然后知困 ________(3)教学相长也 ________(4)选贤与能 ________(5)矜、寡、孤、独、废疾者 ________(6)盗窃乱贼而不作 ________4. (10分)(2016·赣榆模拟) 名著阅读题。
(1)请列举《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贫穷的三个细节。
(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西游记》中“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的故事情节。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5. (17分) (2019九上·杭州月考)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当“敏感”成为一种时代病(网友热议)近几年,关于生存压力的话题又多起来,青少年如何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代,抗击敏感、坚持梦想,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网友们如是说:相见也怀念:青少年压力不小。
现在物质条件是好了,但是随着人口激增,城市化进程加剧,生存环境更拥挤,生存竞争更激烈。
小多:这个时代看上去每个人都有机会,但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我们年轻人在占有资源上处于劣势,易受挫,会有人焦虑、躁动、迷惘,甚至迷失,我们如何是好?万向轮:很多青少年热衷刷微博、看微信、发动态,每时每刻都在“晒”自己,有些人变得太过注重自我满足而很少关心他人需求,于是变得自私脆弱。
(摘自《财经网》论坛)(智慧小语)最好能好过蒋方舟吗?蒋方舟从小被誉为“天才少女”,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开专栏,18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刚毕业成为《新周刊》最年轻的副主编,但年少成名也让她开始在意外界的评价。
她认识到,人总不能活在外界的声音和眼光里面。
“太敏感是种病,它会毁了你的幸福。
无痛不人生,关键是你是否痛得起,输得起。
别人岂能为我定位?我就是我的坐标,这是抗敏感青年的范儿。
”蒋方舟如是说。
最差能差过吴秀波吗?在功成名就之前的20多年,吴秀波得过绝症,丢过铁饭碗,驻唱过酒吧,经营过餐厅、美容院、服装店,给人做经纪人……一路折腾,周遭的冷言酸讽自然少不了。
但他一直相信:无路可退,便只能一往无前。
他说:“其实最重要的是走路……我并不觉得直路走起来就幸福,弯路走起来就难过,每段路都有它特定的风景。
”也许这是一个让人敏感的时代。
当你面对人生和社会上某些极端或意外情况时,要保持年轻的进取的心态,做一个抗敏感青年。
选自《意林》2014年第10期(专家观点)心理治疗师林建雄博士认为,青少年压力大很正常,因为他们处于人生最关键的阶段,即将面临着各种严苛的选择:升学、就业、换工……这种压力一般25岁以后会自然缓解。
他给青少年提出几条建议:第一,着装整洁。
衣服影响人的自我感觉方式。
常沐浴、穿干净的衣服以及换个清新悦目的打扮能帮助你取得重大的进步。
第二,坐在头排。
在公共场合,喜欢后排源于人们缺乏自信。
如果你坐在前排,你可以建立自信。
第三,大声说话。
有些人从不发言因为害怕说错话出丑。
其实只要努力在每个讨论中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你就会更自信。
德国施罗姆工程学院向压力过大的学生推出了一项“健步”行动——每周由健身教练带领学员到郊外练习快走。
这项活动的倡导者、心理学博士威尔利·葛林的研究表明,比一般步速走快25%可以让你感觉更加自信。
英国谢菲尔德高中每学年都会定期开展“感恩日”活动。
在每月一次的“感恩日”里,每位学生都会花一些时间列出需要感恩的所有事情,包括自己过去的成功、独有的技能、来自各方面的爱、积极的动力等。
校方认为这样会让学生“为自己拥有这么多适合自己的事物而感到震惊,更会有动力朝成功迈一步”。
摘自《中国心理咨询网》(1)根据材料,说说青少年感觉生活压力大、变得“敏感”的原因有哪些?(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 “网友热议”中三位网友提供的信息反映出目前青少年的心理比较敏感,很大程度上是时代因素造成的,青少年的心理总体情况是不够健康的。
B . 吴秀波说的“我并不觉得直路走起来就幸福,弯路走起来就难过”与梁启超所说的“苦乐不在客观的事,全在主观的心”都强调了心态的重要。
C . “专家观点”中心理治疗师林建雄博士认为青少年压力大很正常,是每一代人都会经历的,过了这个年龄段自然会缓解,不需要调节。
D . 心理学博士威尔利·葛林倡导通过“健步”行动克服焦虑与痛苦,他的研究表明,比一般步速走快25%可以让人感觉到你更加自信。
(3)请从下列AB两项中选一项来做“智慧小语”材料的标题并说说理由。
A好不过蒋方舟,差不过吴秀波B做一个抗敏感青年(4)好友蓝欣感觉初三压力大而产生焦虑,你很想帮她走出低谷。
当看到“南图”开展《感恩生命,拥抱阳光》的心理辅导讲座的公告,还安排有专家与听众互动环节时,你打算邀她一起去。
请结合“专家观点”的相关知识设计一段邀请语。
6. (25分)阅读《改变命运的一分》,完成下面小题。
改变命运的一分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
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
”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
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④“加分?这不好。
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
”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
”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
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
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豆腐心。
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
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⑥“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
“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以一还十,怎么样?”⑦“行,期末还你。
”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
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⑧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
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
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
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
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⑨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⑩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1)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2)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3)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
(4)第⑥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5)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7. (5分)(2015·大连)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玉山道中[元]萨都剌积雨千峰霁① ,溪流两岸平。
野花多映水,山鸟自呼名。
人语随乡变,官船带月行。
江南数千里,无处不关情。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呈现的景象,并说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 (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仲淹掌学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
晏殊请掌府学。
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
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
往往潜至斋舍诇①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②:“适疲倦,暂就枕耳。
”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
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③,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选自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诇(xiònɡ):看。
②绐(dài):欺骗。
③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训督学者皆有法度(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 . 多其所教也(他,范仲淹)B . 见有先寝者,诘之(责问)C .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为了)D . 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睡眠、饮食)(3)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