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提炼题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热点透视“观点提炼”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阅读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最后概括归纳出符合命题要求的观点。
这样的试题在中考阅读题中应用十分广泛,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它一般都是中考阅读题的最后一个小题,常常会被考生轻视,认为答案的要求比较宽泛,答题的随意性大,容易得分。
可这样一类题型,是对考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概括综合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考生不能天马行空,答题必有规范技巧。
纵观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笔者发现此类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一、抽取观点型例1:2009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最美好的时刻》第10题: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又如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人生可以创新》第11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解析:这是一道抽取观点题。
这类题型在各种文体的阅读题中都有出现,主要考查考生整体感知阅读的能力,考生需要在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提取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文章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先整体感知阅读材料,宏观把握,然后提炼出答案。
参考答案:一个8岁的孩子和母亲一起感受夜的宁静。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人人可以创新”或“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
二、延伸观点型例2:2009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携一身轻盈》第23题:本文是针对现实生活中什么现象写的?读完本文,你有何启示?解析:这是一道延伸观点型题。
解答此题,不仅要从整体上去感知全文,恰当提炼出作者的观点,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精心组织语言表述一个有深度、有价值的正确观点。
解答第一小问,考生须通读全文弄懂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即到底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来写的。
解答第二小问需要运用作者的观点,从玉兰花的落地现象中提炼出自己的生活感受。
参考答案:①本文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有太多的顾忌,太多的背负,忘记了生活中原本的美好和诗意而写的。
②玉兰花的落地告诉我们,要具有玉兰花平和从容的品质,要学会“舍得”,学会放弃,舍弃很多的身外之物,如财富、荣誉、情感、纷争等。
有时舍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
三、参与观点型例3: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约会荷花》第21题:文章说“美就是那么简单”,又说“美不是那么简单的”。
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你的课内外积累写一段话,表述你的看法。
(不少于80字)解析:本题是要求考生参与观点讨论,考生可以依照作者的观点进行阐述,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观点。
解答本题,考生可以从简单即美、美的创造是曲折的这两个角度来谈,只要是从正面来说,以积极的态度来写就可以。
参考答案:示例一:简单即美。
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
花开花落是最宁静的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
生活的本质不在于浮华与繁复,而在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于最平凡中体味美。
示例二: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内蕴往往是丰富的。
当人们赞叹《永州八记》的清秀之美时,可曾想到它蕴含着柳宗元遭贬谪的心酸;当人们称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境界之美时,可曾想到它源自于杜甫屋漏难眠的凄楚。
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和苦痛的磨砺,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
四、选择观点型例4:2009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知乐者常足》第28题:“知足者常乐”和“知乐者常足”是两种人生态度,你会选择哪一种?请谈谈你的理由。
解析:这道题要求考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选择,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会有怎样的结论。
所以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观点,只要阐述的理由充分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1)选择“知足者常乐”的人生态度。
理由:人应该拥有平常的心态,淡泊名利,不斤斤计较,这样,人生就会快乐。
(2)选择“知乐者常足”的人生态度。
理由:人应该有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理想有追求,在快乐中追求远景,永不满足,这样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获得更快乐的人生。
(3)年轻的时候应侧重选择“知乐者常足”的人生态度。
因为青年时期正是为理想奋斗的大好时光,所以不应该有太多的满足;而到了老年,年轻时的奋斗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少一些抱怨,就会多一些快乐,对健康也是有利的。
五、比较观点型例5:2009年陕西省中考卷现代文阅读《陕北的山》第13题:比较阅读第⑤段和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刘成章《安塞腰鼓》)(1)陕北的山与“安塞腰鼓”给人哪些相似的感受?……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
(杨朔《画山绣水》)(2)面对陕北的山和桂林的山,你的想象是否相同?为什么?解析:这道题主要是考查考生比较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只要将两文联系起来比较分析,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1)陕北的山和“安塞腰鼓”均给人以雄壮、强劲、豪迈之感。
(2)不同。
因为陕北的山是雄壮的(磅礴的、强劲的),而桂林的山是瘦峭的(玲珑的),所以想象是不同的。
六、探究观点型例6:200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汉语,我为你不平》第22题:你怎样看待“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这种现象?请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认识和思考。
(至少写出3点)(1)日前,西北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针对一些理工科院校提出的取消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许多与会的著名教授坚决反对,他们列举了许多“学历越高,汉语水平越低”的现象,提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
(2)如今,现代汉语教育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汉风”、“华流”、“中国热”正在全球兴起。
到2010年,全球汉语教师需要500万,而目前只有4万人,汉语教师的缺口将非常大。
解析:本题为探究性观点提炼、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探究问题、归纳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命题者从文本阅读中拓展出去,把考生带到社会生活中去,引领考生对身边的社会热点进行关注。
从题型上看,相关链接中所给的材料,其实就是给考生的一些论据,要求考生根据这些论据,提出自己的观点。
答案示例:①人类经济的全球化,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成为必然,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有必要掌握其他种语言。
②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汉民族的文化标志,是我们的根。
学好汉语,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历史使命。
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并与中国开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所以,出现“汉风”、“华流”、“中国热”的现象是正常的。
④我们要努力学好汉语,使自己成为向世界传播汉语,传播汉文化的使者。
⑤我们的学校教育要走出语言教育的误区,加强母语教学。
⑥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培养对外汉语教师,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
七、点评观点型例7: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生活中的减法》第33题: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本文观点,为“指路大王”谢亮写几句点评文字。
链接材料:北京有位76岁的老人,叫谢亮。
4年前,他向人问路,却遭冷遇,那人不理不睬,一脸的冷漠。
他自然感到气愤,但他并未将这气愤撒给任何人,而是想到,之后别人向我问路,我要用最高的热情、最大的耐心给人家指路。
此后,他将全市公交车站、大学、医院、公园、大使馆、各省办事处等47090多个地点,编成20万字的《指路手册》,每天风雨无阻地为成百上千的人“义务指路”,被誉为北京城的“指路大王”。
解析:这是一道点评观点题。
解答本题,首先要提炼概括出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明的观点,其次就是弄懂链接材料的主要内容,最后运用作者的观点对老人进行中肯的点评。
参考答案:示例:老人用自己的热情、耐心、宽容增进了社会的和谐,完美了自己的人格,他的胸怀、品德标志着他的立身高度和处事眼光。
技法点拨解答观点提炼题,要注意三点。
首先,要认真研读题干内容,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这是答好此类试题的前提条件。
其次,答题时要纵观全文,对整篇文章或作者的观点有个全面的掌握。
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准确地将观点提炼表述出来。
再次,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尽可能地运用作者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加以表述,不要游离于作者的观点之外。
误区提醒许多考生在解答这类题时随心所欲地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句子,结果失分严重。
这是因为这些考生没有掌握解答这类题的基本原则,即要忠实于原文,尽可能地运用作者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加以表述,不要游离于作者的观点之外。
另外,许多考生在做这类题的时候,不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拿过题就做,结果一做就错。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答题方向,没有针对性很强的意识和措施。
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一个精炼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
(不超过10个字)螃蟹妈妈对儿子说:“我的孩子,你别再横爬了,直爬多好看啊!”小螃蟹回答说:“好妈妈,一点儿也不假,如果你教我直爬,我一定能学着做。
”螃蟹妈妈用了各种方法尝试直爬都不行,于是她才明白起初那样要求孩子有多愚蠢。
_1.示例:①身教重于言教;②责人不如责己;③己所不能,勿责于人。
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提炼信息,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对某区一所中学初三(3)班49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自己求过或家长帮助求过护身符的占96%;经常到网上占卜浏览的占34%;相信命由天定的占11%;相信自己的幸运花、幸运石、幸运数字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的占78%……材料二:在某搜索网站输入“占卜”二字,可检索到34.4万个网页;输入“星座”二字,可检索到267万个网页。
从搜索结果看,占星奇缘、十二星座解说、北斗星易学书、周公解梦等内容充斥网页。
材料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专家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为青少年出版一些好书,多提供一些有益的活动场所,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示例:(1)当今社会有些青少年非常迷信。
(2)某些网络媒体里充斥着大量的迷信邪说。
(3)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为之创设良好的环境,多读好书,从而抵制迷信思想的侵蚀。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概括材料的主旨。
(答案不超过30个字)几个人喝同一井里的水,有人用金杯盛着喝,有人用泥碗舀着喝,有人干脆用双手捧着喝。
用金杯者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用泥碗者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用双手捧水喝的人痛快地说:“好解渴啊,甘甜的水!”3.只有不受外物左右,才能品尝到人生的真味,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众所周知,麦当劳品牌的创始人是雷·克罗克,他以非凡的经营才能,把麦当劳兄弟的小餐馆变成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自己也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