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平行线
1.1平行线
知识点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直线a 和b是平行线,记做a∥b,读做“a平行b”.
平行线的定义包含三层意思:(1)“在同一平面内”是前提条件;(2)“不相交”就是说两条直线没有交点;(3)平行线指的是“两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段
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C.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知识点2平行线的画法
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如图1-1-1所示,把三角尺的一边紧靠直线CD,用直尺紧靠三角板尺的另一边,沿直尺推动三角尺,然后过三角尺的一边画直线AB,这时就可画出CD的平行线AB.
图1-1-1
2.如图1-1-2所示,过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它对边的平行线,标出交点,并将平行线用“∥”符号表示出来.
图1-1-2
知识点3平行线的性质
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直线上一点不能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3.先在纸上画三角形ABC,再任取一点P,过点P画一条直线与BC平行,则这样的直线( )
A.有且只有一条B.有两条
C.不存在D.有一条或不存在
探究一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材例题变式题在同一平面内,已知直线AB∥EF,直线CD与AB相交于点P,试问直线CD与EF相交吗?为什么?
[归纳总结] 由本题可以得出一个常用的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与一组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它必定与其余的直线都相交.
探究二平面内直线交点个数的探究
教材补充题已知平面内有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请画图探究它们的位置关系并说出它们的交点个数.
[反思]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
A.两种:平行或相交
B.两种:平行或垂直
C.三种:平行、垂直或相交
D.两种:垂直或相交
2.如图1-1-3,在同一平面内,过点C作线段AB的平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3
A.不能作B.只能作一条
C.能作两条D.能作无数条
3.下列关于平行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a∥A B.AB∥cd
C.A∥B D.a∥b
4.下列四边形中,AB与CD不平行的是( )
图1-1-4
5.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其中只有两条是平行的,那么交点有( ) A.0个B.1个
C.2个D.3个
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不相交的直线互相平行
B.不相交的线段互相平行
C.不相交的射线互相平行
D.有公共点的直线一定不平行
7.已知直线a,b在同一平面内且不相交,直线c也在这一平面内,且c与a相交,则( ) A.b与c相交
B.b与c平行
C.b与c平行或相交
D.b与c的位置关系不确定
二、填空题
8.如图1-1-5所示,AE∥BC,AF∥BC,则A,E,F三点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1-5
9.把图1-1-6中互相平行的线段一一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1-6
10.列举现实生活中体现平行的一个例子:________.
11.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条直线l1与l2.
(1)若l1与l2没有公共点,则l1与l2________;
(2)若l1与l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1与l2________;
(3)若l1与l2有两个公共点,则l1与l2________.
三、解答题
12.如图1-1-7,在长方体中,A1B1∥AB,AD∥BC,你能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吗?
图1-1-7
13.如图1-1-8所示,点P在∠AOB的一边OA上,点Q在∠AOB的另一边OB上,按下列要求画图:
(1)过点P,Q的直线;
(2)过点P画平行于OB的直线;
(3)过点Q画平行于OA的直线.
图1-1-8
14.如图1-1-9,点P是∠ABC内一点.
(1)过点P画一条直线平行于直线AB,且与BC交于点D;
(2)过点P画一条直线垂直于直线BC,垂足为E;
(3)过点P作直线AB的垂线段PF.
图1-1-9
1.[实践操作题] 如图1-1-10所示,D,E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
(1)过点D作DF∥BC交AB于点F,过点E作EG∥BC交AB于点G;
(2)量出AF,FG,GB的长度(精确到0.1 cm),你有什么发现?
(3)量出FD,GE,BC的长度(精确到0.1 cm),你有什么发现?
(4)根据(3)中发现的规律,若FD=1.5 cm,则EG=________ cm,BC=________ cm .
图1-1-10
2.[操作探究] 我们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平行直线的交点有0个,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有1个,平面内三条平行直线的交点有0个,经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的交点有1个……
(1)平面上有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请画图探究它们的交点个数;
(2)若平面内的五条直线恰有4个交点,请画出符合条件的所有图形;
(3)在平面内画出10条直线,使它们的交点个数恰好是32.
详解详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平行线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的主要特征及有关性质,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生活中有关平行的实际情境,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操作确认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平行线的认识和感受,深化概念识记,强调图形的区分,学会画平行线,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平行的含
【预习效果检测】
1.[解析] C 根据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即可得出答案.
[点评] 正确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学习此概念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直线”等关键词.
2.解:如图所示.
过点A作BC边的平行线,过点B作AC边的平行线,过点C作AB边的平行线,两两相交于点D,E,F,所以DE∥BC,EF∥AC,DF∥AB.
3.[解析] D当点P在直线BC外时,根据“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这个基本事实,可知有且仅有一条;但当点P在直线BC上时,就不存在这样的直线,故本题应选择D.
【重难互动探究】
例1[解析] 由于直线AB,EF的位置关系已确定,AB与CD的位置关系也确定了,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确定CD与EF的位置关系.
解:直线CD与EF相交.因为AB∥EF,CD与AB相交于点P,而过点P只能作一条直线AB与EF平行,所以直线CD与EF相交.
例2[解析]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若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或三条以上直线,其位置关系就变得比较复杂,交点个数也不确定,因此需分类讨论进行探究.
解:①如图①,三条直线互相平行,此时交点个数为0;
②如图②,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1;
③如图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交于同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3;
④如图④,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且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此时交点个数为2.
【课堂总结反思】
[反思] (1)不正确,理由: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不正确,理由: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过直线上一点,不能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作业高效训练】
[课堂达标]
1.A 2.B 3.D 4.D 5.C 6.D7.A
8.[答案] 共线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9.[答案] GH∥MN,EF∥AB,CD∥PQ
10.[答案] 如双杠.两条笔直的铁轨等(答案不唯一,写出一个即可)
11.[答案] (1)平行(2)相交(3)重合
12.解:图中的平行线有AB∥DC∥D1C1∥A1B1,AD∥BC∥B1C1∥A1D1,AA1∥BB1∥CC1∥DD1.
13.[解析] 借助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图,其基本步骤如下:
一落:三角尺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紧靠三角尺其余两边中的任意一边放上直尺;
三移:三角尺沿直尺移动,使三角板尺的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一边画直线.
解:如图所示.
14.解:如图所示.
[数学活动]
1.解:(1)如图所示.
(2)测量略,AF=FG=GB.
(3)测量略,FD∶GE∶BC=1∶2∶3或FD+BC=2GE.
(4)3 4.5
2.解:(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