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埠煤矿井下炸药库掘进作业规程生产部分:机电部分:通风部分:监控部分:水埠煤矿 2016年1月6日井下炸药库掘进作业规程审批及监督抄送:正、副矿长室、生产、调度、施工队、安监科、通风科、机电科、存档。
井下炸药库掘进作业规程月度复核记录目录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1)第一节工作面概述 (1)第二章地面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 (1)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1)第一节巷道布置 (1)第二节巷道支护设计 (2)第四章施工工艺 (5)第一节施工方法 (5)第二节凿岩方式 (5)第三节爆破作业 (5)第四节管线及设备敷设 (13)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 (14)第一节劳动组织 (14)第二节循环作业 (14)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第六章主要生产及“六大”系统 (15)第一节、主要生产系统 (15)第二节、运输系统 (17)第三节、供电系统 (18)第四节、排水系统 (22)第五节、灌浆系统 (22)第六节、防尘系统 (22)第七节、防灭火系统 (23)第八节、安全监控系统 (24)第九节、压风系统 (25)第十节“六大”系统 (25)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26)第一节、特殊情况下的防范措施 (26)第二节、避灾线路(见附图)。
(26)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26)第一节、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措施 (26)第二节、矿压观测措施 (27)第三节、移供电设备措施 (27)第四节、防治水专项安全措施 (29)第五节、“一通三防”及监控专项安全措施 (30)第六节、运输安全措施 (36)第七节、工作面冒顶处理措施 (37)第八节、机电设备管理措施 (37)第九节、瞎炮处理措施 (38)第十节、工作面贯通安全管理措施 (38)第十一节、其它 (40)第九章工作面管理制度 (40)第一节、工作面交接班制度 (40)第二节、敲帮问顶制度 (41)第三节、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41)第四节、巷道维护制度 (41)第五节、瓦斯、煤尘管理制度 (42)第六节、材料管理制度 (44)第七节、火工产品管理制度 (44)第九节、放炮瓦斯检查制度 (45)第十章其它 (45)第一节、局部通风 (45)第二节、工程质量 (46)第三节、地质预报 (46)第四节、干式打眼安全技术措施 (46)第五节、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46)第六节、喷浆安全技术措施 (46)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工作面概述本掘进工作面所掘进巷道为井下炸药发放硐室,作用今后为井下炸药的存储和发放。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表为种植甘蔗、芒果等农作物以及部分旱地,地表标高+170米井下炸药库标高-203米。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井下炸药库穿岩层掘进,以泥灰岩为主,岩层较为稳定。
第三节地质构造从地质资料和所掘进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等所掘巷道可得知,井下炸药库巷附近无大的地质构造。
岩层硬度普氏系数为f=3~4 。
第四节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构造简单,根据勘探资料钻孔柱状图,巷道涌水量较小,邻近没有老巷,无采空区积水。
巷道涌水来源主要为顶板上的砂层渗水,有一定的涌水量,因此要做好排水工作。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井下炸药库巷道设计长度总长度约为177米。
①进风通道布置在井底测点运1往里38.6米处以方位角161°0′开口,以5‰上坡掘进,进风通道设计长度为53米(该巷道已完成)待掘进到22米位置时往右帮打一个电器开关硐室(长2米、深2米,高2.6米),掘进到到32米处时往右帮打一个硐室作为炸药发放室(长2米、深2米,高2.6米),巷道掘进到49.6米时往右帮打一个消防器材室(长2米、深2米,高2.6米),掘进掘进到53米时炸药库风进风通道停止前进;②库房进风通道位于进风通道49.6米处以方位角71°0′以5‰上坡掘进10.3米再以方位角161°0′掘进7米停止掘进。
③炸药库库房巷布置在库房进风通道17.3米处巷道设计长度为22.6米,以方位角71°0′水平掘进,巷道开口时先反打4.3米后在正打18.3米后库房巷停止掘进。
炸药库库房巷内设两个炸药壁槽(长3米、深0.5米,高2.6米)和两个雷管壁槽(长2米、深0.5米,高2.6米)。
④库房回风通道位于库房巷巷道开口往里10米处以方位角19°0′以5‰下坡掘进7米再以方位角71°0′以5‰上坡掘进10米停止前进。
⑤回风通道布置在井底测点运1往里8.8米处长度为51米;以方位角为161°0′开口以5‰上坡掘进到51米时停止前进。
⑥炸药库回风巷位于回风通道27.4米以方位角为123°0′开口以5‰上坡掘进到27.4米后贯通与原二采区联络巷。
此时炸药库整体施工结束。
(附见井下炸药库施工图)。
第二节巷道支护设计一、巷道断面1、井下炸药库巷道断面为半圆供,巷道掘进断面宽2.8米,净高2.6米。
(附见井下炸药库巷道支护断面图)2、巷道断面积计算:S净=L×H+πr2/2=6.71m2二、支护方式根据勘探资料钻孔柱状图岩性,井下炸药库采用锚杆支护方式,顶板锚杆选用ф18×2500mm的螺纹钢锚杆,边帮锚杆选用ф18×2000mm,间距800mm,排距1000mm,顶板锚杆锚固力不少于70KN,扭力矩不少于80N.m;帮锚杆锚固力不少于60KN,扭力矩不少于70N.m。
采用计算法校核支护参数锚杆长度计算L≥Kb+L1+L2式中L——锚杆总长,㎜K——安全系数,一般取K=3L1——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取400㎜L2——锚杆在巷道中的外露长度,一般取50㎜b——冒落拱高度,㎜顶板:b岩=B/2﹢Htan(45°-arctan(f)/2 )/f由上式可得,H岩=653mm式中:B——巷道开掘宽度,取2800㎜f——岩石坚固性系数,取3-4,计算式中取值为3则:L岩=2×653+400+50=1756㎜顶板为岩层取2500>1756所以顶板使用2500mm锚杆,边帮使用2000mm锚杆,根据右江矿务局公司顶板管理规定和锚杆支护管理规定要求顶板锚杆长度不小于2500㎜故顶板使用2500㎜锚杆。
(2)、锚杆的间距、排距计算:通常间、排距相等,取a。
并根据锚杆的锚固力应等于或大于被悬吊岩石的重量的原则确定,顶板为全岩:α<(Q/KγH岩)<(70/3×26.166×0.75)<1.19m因此间距为800mm、排距为1000mm,设计合理。
式中:α——锚杆的间、排距,m;K——安全系数,取3;Q——锚杆的设计锚固力,70KN;γ——被悬吊岩石的重力密度;根据本矿地质资料取26.166KN/ m3。
因而间排距参数能满足计算结果。
(3)锚固长度:根据本矿五年多来使用情况,以拉拔试验统计采用700mm锚固长度满足锚固力要求。
(附见井下炸药库巷道支护断面图)2、临时支护⑴巷道岩性较好、顶板较完整时,放炮后及时用长把工具撬掉迎头悬矸危岩后,才能进入工作面进行超前临时支护作业。
超前支护形式、材料、规格及要求:采取前探水管临时支护。
前探水管为6000mm长,直径800mm的无缝钢管,中心线左右800mm处各一根;用铁链绑稳绑牢水管,配密木板,然后在垱头打两个钻孔,插入煤钻杆。
最后套入前探水管(套入深度不小于500mm)。
⑵临时支护后为永久支护。
永久支护距迎头最大控顶距 1.2m,最小控顶距0.4m。
⑶临时支护与永久支护的关系:当控顶距<1.0m时,只采用临时支护;当控顶距≥1.0m时,必须在确认顶板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永久支护。
第三节巷道支护工艺一、锚杆支护工艺1、支护形式及材料规格(1)支护形式①顶板采用锚杆+钢筋钢带+托板+金属网+喷浆。
②边邦采用锚杆+钢筋钢带+托板+金属网+喷浆。
(2)、支护材料(单位㎜)①顶锚杆:ф18×2500mm 螺纹钢锚杆②边帮锚杆:ф18×2000mm 螺纹钢锚杆③药卷:ф23×350mm K2335树脂药卷④托板:120mm×120mm×10mm 方形钢板⑤钢筋带:3000 mm ×50 mm ф8钢筋制作⑥金属网:10000 mm ×1600 mm 菱形金属网2、支护工艺及要求(1)、锚杆布置要求:(见巷道断面及锚杆布置图)①锚杆间距为800㎜,排距1000㎜,破碎地段间排距为700㎜。
②全巷钢带采用“#”字型型布置;③锚杆外露长度不大于50㎜。
(见支护示意图)锚固力:顶锚杆不小于70KN,帮锚杆不少于60KN。
④顶锚杆垂直与顶板布置,两边角的锚杆角度在40°—50°之间,遇裂隙时,锚杆要尽量垂直裂隙面,帮锚杆垂直巷帮布置。
⑤顶帮药卷均使用树脂药卷,顶、帮每孔均使用3根药卷。
安装锚杆时,用锚杆体顶住送至孔底,启动搅拌器,边旋转搅拌边匀速推进到孔底,搅拌停止后,等待25—35s,卸下搅拌器上托板,拧紧螺母。
⑥锚杆间排距误差不超过±50㎜。
⑦打锚杆眼采用煤电钻,钻头使用岩石钻头。
⑧严禁空顶作业,边掘边锚,即“掘一排,锚一排”必须是打顶锚杆后,再打帮锚杆。
⑨顶板采用挂网配钢带支护。
(2)、锚杆支护工艺及要求①掘进够一排锚杆距离→处理顶板活矸,并‘敲帮问顶’→打好临时支护→出顶矸→打顶锚杆→上菱形网→上顶钢带→上顶托板→上螺帽并扭紧→出完底矸→打帮锚杆→托板→上螺帽并扭紧②锚杆间距、排距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扭力矩和锚固力达到要求。
③锚杆头螺纹部分或麻花体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氧化皮,保证锚固质量。
④边帮锚杆眼必须将眼内岩石粉掏净。
⑤、铺设锚网及钢带铺设要求:所布设的锚网、钢带必须紧贴顶板,顶网长边平行巷道中线铺设,相邻网必须搭接,搭接宽度为200mm,每隔300㎜用12号铁丝网连接一道,拧紧不少于3圈,严禁有吊坠现象。
(3)质量要求:1、巷道掘进必须用经纬仪确定方向,并在掘进过程中时刻注意校核激光指向仪以防由于偏差而达不到设计质量要求。
2、净宽、高要求:按给定的中线掘进和支护,合格的为中左中右不小于设计值50mm;不大于设计值50mm。
优良的为中左中右不小于设计值20mm;不大于设计值20mm,巷道净宽、高不得小于设计数据。
3、巷道保持整洁卫生,材料工具摆放整齐。
4、管线、风筒吊挂整齐,逢环必挂,风筒接口翻边严密不漏风,风筒有破口要及时补好。
6、上下帮的锚杆布置要平直,上下误差不超过50㎜。
7、锚板位置要求平整,而且锚板的摆贴方向要平行或者垂直中线。
8、锚板螺帽要扭紧,不得有松动现象。
9、挂网要紧,不得有松动现象,且网与网的搭接不少于0.2米,每隔0.3米要扭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