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编号:MSDS-10名称:天那水极度易燃物内容:警告◆保持容器紧闭,远离高温,火花明火及静电避免沾及眼睛、皮肤、避免长期不断吸入,切勿饮用。
◆储存必须通风,儿童勿接近,请勿吸烟。
◆灭火使用化学干燥粉末。
本品用于各种稀释剂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编号:MSDS-09名称:液化石油气危险性类别:2.1类易燃气体特性及注意事项:易燃液化的烃类气体或混合物。
可能液化的烃类气体或混合物。
可能含有不同比例的丙烷、环丙烷、丙烷、丁烯等物质。
比空气重。
含标有“P”的物质10%或10%以上以及含标有“PP”的物质1%或1%以上为海洋污染物。
爆炸极限:1%-15%。
灭火剂切断气源,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适用范围:液化气体,易燃的。
需配备的专用应急器材:防护手套、自给式呼吸器、喷雾水枪。
人员防护措施:在处理溢漏或扑救火灾时要穿戴防护手套和自给式呼吸器。
[注意事项]避免皮肤接触。
避免所有火源(如明火、无防护灯、电动手工工具)。
[溢漏]室外:如可行,采取措施阻止泄漏、让溢漏出的液体蒸发掉。
室内:进行充分通风。
如可行,采取措施,阻止泄漏,让溢漏出的液体蒸发掉。
[火灾]室外:在尽可能远的地方使用水雾,泡沫或干粉灭火。
将未受损坏已被冷却的容器移至安全地点。
室内:使用固定灭火设备,否则,采取与室外相同的行动。
[适用范围]烃类——石油、石油产口和石油气。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衣、鞋、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化学性的灼伤时,用肥皂水清洗患处;若水泡已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面;疼痛时服扑热息痛或肌啡。
[眼睛接触]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敷1%的氯霉素眼膏。
剧痛时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
[吸入] 立即将伤员撤离现场,保暖,吸氧、稍重者吸痰,插通气导管不要给食物和兴奋剂;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术。
营救者须戴隔绝式呼吸器。
[惊厥] 对神志不清伤员取面向上平卧体位,头部尽力后仰,令呼吸道畅通,肌注安定。
[精神错乱]置伤员于安静处所观察24小时以上,检查心、肝、肾及循环系统,并作相应处理。
严重狂噪者,肌注氯普马嗪等镇静剂。
[误食]保暖,饮水;口服活性炭加水混合物,尽力避免伤员呕吐;神志不清时,不要口服食物或药物,必要时人工呼吸。
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编号:MSDS-08化学名称:异丙醇(酒精)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特性及注意事项:无色透明液体。
有酒香味。
能溶于水。
吸入蒸气有害。
密度(水=1):0.786。
爆炸极限:2%~12%。
闪点:12℃。
沸点:82.4℃。
灭火剂: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泡沫、禁用水柱。
注:*包括部门地溶于水的物质,和不溶于水但与水反应且使用泡沫灭火无效的物质。
需配备的专用应急器材:防护手套和靴子、自给式呼吸器、喷雾水枪。
人员防护措施:当处理溢漏或扑救火灾时要穿戴防护服和自给式呼吸器。
注意事项:避免所有火源(如:明火、无防护灯、电动手工工具)。
溢漏室外:用大量水将溢漏物冲洗干净。
室内:进行充分通风。
如可行,用吸收材料收集起溢漏物,以便安全处置。
火灾用水雾或干粉灭火。
不得使用水射流或泡沫。
如可能,转移可能涉入火中的容器,或用大量水保持其冷却。
适用范围:醇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衣、鞋。
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化学性灼伤时,用肥皂水清洗患处;若水泡已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面;疼痛时,口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敷1%的氯霉素眼膏;剧痛时服扑热息或肌注吗啡。
吸入立即将伤员撤离现场,保暖、吸氧;稍重者吸痰,插通气导管,不要给食物和兴奋剂;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术,营救者须戴隔绝式呼吸器。
误食:保暖,饮水;口服活性炭加水混合物,尽力避免伤员呕吐;神志不清时,不要口服食物或药物,必要时人工呼吸。
惊厥:对神志不清伤员取面向上平卧体位,头部尽力后仰,令呼吸道畅通,肌注安全。
症状严重时,迅速就医。
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NO:MSDS-07名称:油漆内容:含二级易燃溶剂的油漆、辅助材料及涂料。
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
特性及注意事项:各种颜色及粘度的液体。
有不适宜气味。
闪点及水溶性依成分而定。
闪点:23~16℃。
灭火剂:雾状水、干粉、抗溶泡沫、二氧化碳,禁用水柱。
应急措施(EMS)3-05 适用范围1.第3.1类,易燃液体,闪点低于-18℃.C,溶于易燃溶剂中的易燃物质。
2.第3.2类,易燃液体,闪点-18℃.C~23℃.C,溶于易燃溶剂中的易燃物质。
3.第3.3类,易燃液体,闪点23~61℃.C,,溶于易燃溶剂中的易燃物质。
需配备的专用应急器材:防护手套、靴子和自给式呼吸器。
喷雾水枪。
人员防护措施:当处理溢漏或扑救火灾时要穿戴防护服和自给式呼吸器注意事项:避免所有火源(如:明火、无防护灯、电动手工工具)。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敷1%的氯霉素眼膏;剧痛时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
吸入:立即将伤员撤离现场,保暖、吸氯;稍重者吸痰,插通气导管,不要给食物和兴奋剂;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术,营救者须戴隔绝式呼吸器。
误食:保暖,饮水;口服活性炭加水混合物,尽力避免伤员呕吐;神志不清时,不要口服食物或药物,必要时人工呼吸。
症状严重时,迅速就医。
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名称:润滑油NO:MSDS-06内容:[内容成分]基油:聚烯烃类成油(基油A)50-60WT%、酯类合成油(基油B)50-60WT%增稠剂:锂皂10-20WT%其他:添加剂20WT%以下[有害成分的分类]分类的名称:不归属分类其准[性状]引火点:220℃以上。
发火点:400℃以上。
着火限界:无有用数据。
爆发范围:无有用数据。
酸化性:无有用数据。
安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
其他:无特别。
[应急措施]如果接触到眼睛:用大量的流水清洗。
如果有刺激的感觉,有必要接受医生的治疗。
如果沾到皮肤上:用纸布等擦拭,然后用肥皂清洗。
如果误食:如果是大量,必须尽快找医生治疗。
[火灾时的措施、灭火方法]1.切断火源的燃烧源。
2.火灾初期时,使用粉末,碳酸气体、灭火剂。
3.大规模火灾时,使用泡沫、灭火剂,要有效地阻隔空气。
如果喷水,会扩大火灾,产生危险。
4.对周围的设备洒水、冷却。
5.灭火作业时,如果逆风,必须穿着保护用具。
灭火剂:雾状的强化剂、泡沫、粉末或炭酸气体灭火剂有效。
不能使用柱状的水柱灭火。
[泄漏时的措施]1.除去周围的着火源,大量时:在泄漏场所的周围用绳索等栏开,禁止人员入内,作业时必须穿着保护用具,用砂士等截住泄漏的油,将其导向安全的场所后,尽可能回收到空容器中,注意不要排出到河流、下水道内。
2.少量时:用压勺、铲子等清除或用砂土、碎布等吸收,回收至容器中,然后用碎布等彻底擦拭干净。
[取用、保管的注意事项]1.避免接触火焰、火花或高温源,同时要避免蒸气随意扩散。
2.在常温下取用,此时应注意水分、杂物不能混入。
3.取用后,手等必须彻底清洗干净,如果沾到了衣服上,必须更换,如果吸烟,沾有油脂、油的香烟,禁止吸食。
4.采取防静电措施、工衣、工鞋等也使用导电性的物质。
5.容器必须密封。
[保管]1.应保管在无阳光直射空气流通良好的地方。
2.远离热源,电火花、火焰及静电。
3.在保管场所所使用的电气用品应有防爆构造,仪器类应接地。
4.应避免和卤素类,强酸类、碱性、酸性物质接触及保管在同一场所。
[防暴露措施]管理浓度:无数据容许浓度:无数据[设备对策]发生喷雾时,应封闭发生源或设置排气装置。
[保护用具]根据需要戴橡胶手套或保护眼镜等。
[有害性情报]皮肤腐蚀性:长时间接触时,偶尔会引起过敏症状。
刺激性:无与刺激性相关的动作实验报告。
感作性:无与感作性相关的动作实验报告。
急性毒性:基油A:LD50≥70ML/kg 基油B:无数据亚急毒性:无与刺激性相关的动作实验报告。
慢性毒性:无与慢性毒性相关的动作实验报告。
[报废方面的注意事项]1.处理报废物时,要委托交给取得许可的报废物处理者或地方公共团体进行处理。
2.废油、废容器的处理,关于处理方法,法律有规定相关处理的义务,请按照法律条例进行妥善处理。
如有不明之处,请与经销商(制造商)商量后再予处理。
3.如果烧毁,应在安全的场所,用燃烧或爆发不致引发其他危害或损害的方法,同时要有人看管。
[运输上的注意事项]1.搬运时应避免容器剧烈,摩擦或摇动。
2.不能和第一类及第六类的危险品及高压气体混装。
使用的引火性液体应注意火源。
[诊断]请勿食用,(如果食用,会导致拉痢疾、呕吐)如不慎吞下,不要强行吐出,而是即刻接受医生的诊断。
请勿放置在小孩可以拿到的地方,保管方法:为防止杂物,水分的进入,使用后请盖紧盖子,避开直射阳光在阴凉处保管。
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NO:MSDS-05名称:HEWET 32 液压油内容: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特性及注意事项:无色或黄色液体。
不溶于水。
密度(水=1):15。
粘度40℃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用水柱。
备注散装和罐柜运输应符合有关规定。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衣、鞋、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化学性灼伤时,用肥皂水清洗患处;若水泡已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面;疼痛时,口服热息或肌注吗啡。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敷1%的氯霉素眼膏;剧痛时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
吸入立即将伤员撤离现场,保暖、吸氧;稍重者吸痰,插通气导管,不要给食物和兴奋剂;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术,营救者须戴隔绝式呼吸器。
误食保暖,饮水;口服活性炭加水混合物,尽力避免伤员呕吐;神志不清时,不要口服食物或药物,必要时人工呼吸。
需配备的专用应急器材防护手套和靴子和自给式呼吸器。
人员防护措施当处理溢漏或扑救火灾时要穿戴防护服、手套、靴子和护目镜和自给式呼吸器注意事项避免所有火源(如:明火、无防护灯、电动手工工具)。
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NO:MSDS-04制造商资料会社复合资材株式会社地址爱知县安城市和泉街北大木1-4担当部技术研究所电话号码0566-92-5151 FAX号码0566-92-5153制定1997年4月9日改订2001年7月19日第4版化学品名称复合防锈剂(WET)、复合防锈剂(GREEN DRY)物质的特定单一制品。
混合物的区别:混合物含有成份危险有害性分类分类名称: 高压气体、可燃性气体、引火性液体。
危险性:引火性强的液体易与空气形成爆发性混合气体。
有害性:对皮肤有刺激,但不会在血液里产生毒素。
应急措施进入眼睛时:用干净的水至少洗15分钟,立刻接受眼科医生治接触皮肤时:此产品接触皮肤时用大量水冲洗吸进呼吸道时:立刻接受医疗处置。
不慎入口时:因挥发性液体,呕吐会有危险。
如果没有意识时,口里不要放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