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现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

试论现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

试论现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9-07-22T14:20:21.7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牛瑞娟
[导读]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都在持续不断的进行发展,城市化的脚步也在不断的加快,一座座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相应的这也对房屋建筑的材料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身份证号码:13012519891016XXXX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都在持续不断的进行发展,城市化的脚步也在不断的加快,一座座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相应的这也对房屋建筑的材料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现代建筑结构的检测,是针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及建筑质量进行检测。

当建筑结构检测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时,应该及时的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问题严重的还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拆除和重建。

本文就现代建筑物结构检测与加固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现代建筑;建筑结构;检测加固;施工
1关于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的必要性
1.1安全承载的客观要求
商住用房以及城市化的蓬勃发展对建筑的安全性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建筑作为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最重要的承载工具,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稳固性关系着出行人民的安危。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造成我国许多建筑出现的承载超负荷的现象。

此外,加上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相互作用,对建筑的稳固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对建筑的进行结构检测和加固是安全承载的客观要求。

1.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建筑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承载,其次就是观赏功能。

建筑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的城市的经济面貌和旅游观赏业的进展,这就决定建筑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强对建筑的稳固性建设,是丰富我国基础建设的必经途径,拓宽了商业发展和人们居住的渠道,,提升人们的生活办公水平,增加了百姓安全感和提高幸福指数。

因此,建筑的加固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现代建筑结构的检测方法
2.1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对于建筑工程中最基础的地下室底板,它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和加固技术对于整个建筑的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当前,我国最常用的地下室底板设计,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来实现的。

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一些限制性因素和失误,常常会影响整个施工效果。

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检测的技术还有待研究并逐步改善。

对于不同的地下室建筑,它的地板设计也有自身的结构特点,检测技术的应用上也是千差万别。

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结构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钻芯法,一种是回弹法。

采用钻芯法时,首先要从建筑物的外层,钻取混凝土芯,对建筑材料的受力强度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可以获取较为准确的数据信息,能够准确检测出建筑物的稳固性,但是由于作用在建筑物的表面,会对建筑物的外观造成损坏,因此,这种方法对于大规模的建筑检测是不可取的。

相比这种方法,回弹法虽不会损坏建筑物,但是不能很灵活地获取较为准确的数据,很大程度上来讲,都会影响整个的检测结果。

综合看来,拔出法是介于他们二者之间的检测方法,它将回弹法和钻芯法的优点集合起来,在实际检测中更具有实效。

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数据的精确度也较高,而且对各类型混凝土都能适用,能有效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大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2.2砌体结构的检测
砌体建筑检测的方法就更为丰富了,经常采用的有回弹法、推出法、扁顶法等,根据它们的施工特点又可以将他们归为两个大类,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

直接检测是用来检测砌体的抗压能力,它能直接地展现出被测建筑结构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质量,还能检测出它的结构是否牢固。

但是这种检测方法实施起来很困难,工程量大,并且会损坏建筑物。

间接法具体来讲,就是工作人员收集建筑物的砂浆,并对其检测,这种类型的方法,操作比较简单,对技术的要求也较低,不会损坏建筑结构,但是它所测数据的准确度偏低,很难成为建筑结构特点的依据。

因此,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检测方法。

2.3钢结构检测
钢结构检测中则包括射线探伤检测法、磁粉检测法、钢材锈蚀检测法等,钢结构检测主要检测焊缝内部以及表面的缺陷。

以射线探伤检测法为例,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40mm以下的焊缝探伤,对建筑钢结构无须进行破损检测,进行取样检测即可。

在钢结构检测方法中,磁粉检测仅仅局限于对铁磁材料表变以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它不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铝镁合金制品中的缺陷探伤检测。

磁粉检测直接在建筑构件上进行,操作相对简单,也属于非破损检测。

3施工加固技术的有效应用
3.1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混凝土是建筑是施工当中最主要的应用材料,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因此,混凝土结构加固对提升建筑结构稳定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利用通过外加预应力钢拉杆的方法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应力水平。

植筋技术和托换技术的应用,混凝土裂缝修补、碳化修复以及表面处理,都是混凝土结构加固常用的技术方法。

植筋技术是将钢筋植入到混凝土结构当中,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选用钢筋的类型可以是普通钢筋,也可以是螺栓式锚筋。

托换技术所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建筑托梁拆柱、接柱以及换柱都与之相关。

通过结构加固、拆除废弃损坏结构部件等方法,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在实际的施工操作当中,不会对建筑的使用造成影响,一般应用于建筑的加固改造当中。

混凝土裂缝、碳化是破坏混净土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采用有效的裂缝修补技术,以加固混凝土结构。

由于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不同,则采取的裂缝修补技术也就不同。

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有效的处理裂缝,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不受影响。

对于较为严重的裂缝,比如由于外力原因造成,则需要在处理裂缝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加固。

而针对混凝土发生碳化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增加混凝土的钝化和阻抗,以有效缓解碳化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钢筋不被腐蚀,有效的保护了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

3.2剪力墙结构加固
剪力墙是建筑当中重要的结构,其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剪力墙的结构,参考建筑结构检测获得的数据,采用双面加固的办法,应用合适规格的钢筋网作为配筋。

通过锚栓将钢筋网与原墙体锚固,使剪力墙结构变得更加牢固。

在混凝土中植入锚栓,
底板及相邻墙中则植入竖向筋或者水平筋。

该过程中需要使用结构胶,并利用喷射法将细石混凝土喷射到加固位置,有效提升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

注意钢板与混凝土表面的位置,必要时需要结构胶予以填实,但一定要选择钢筋与钢板焊接之后。

为了使剪力墙结构加固的效果更好,可以选择使用注胶的办法,其效果要好过结构胶填实法。

在钢筋与钢板焊接之后,再进行注胶,一般采用压力灌缝的方式,实现要做好节点处钢箍,以更好的将结构胶注入到剪力墙的缝隙处,不会受到焊接过程中高温的影响,有效的加固剪力墙结构。

3.3砌体结构加固
砌体结构加固主要的方法有四种,即扶壁柱加固法、钢筋水泥砂浆加固法、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

其中加大截面加固法,需要对砌体表面进行处理,将砌体角部每隔5皮打掉一块,并采用加固措施保证两者协同作用,一般来说该方法用于受弯较大的柱以及带壁的墙。

这种加固方法的特点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承载力,适应性比较强。

3.4钢结构加固
钢结构加固主要有三种方法:改变结构计算简图的加固、增大构件截面的加固以及加强连接的加固。

在钢结构加固方法中,增大构件截面的加固需要直接将加强部分焊于原有构件上,在焊接时需要注意构件是否具有可焊性,并且一般不对受拉杆焊接,这种加固一般用于钢梁、钢珠以及椼架构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检测是对评估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以相关规范标准作为参考,进行结构检测试验,获得准确的数据参数,进而对建筑结构的承载力进行评估,以了解建筑的安全性能。

明确结构损伤或不稳定的结构区域,有效应用施工加固技术,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徐亮.现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6.81-82.
[2]盖玉刚.浅述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门窗,2015.07.104.
[3]马晓宁.有关结构建筑检测及加固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民营科技,2014.08.2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