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墙饰面砖粘贴工艺标准

内墙饰面砖粘贴工艺标准

内墙饰面砖粘贴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墙陶釉面砖粘贴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水泥:32.5Mpa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白水泥与矿物颜料:32.5Mpa白水泥,与瓷砖色泽相协调的矿物颜料,擦缝用。

2.1.3 砂:中砂,用前过筛。

2.1.4 面砖:片状精陶釉面砖,品种、规格、花色按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面砖表面平整方正、厚度一致,不得有缺楞、掉角、翘曲、裂纹等缺陷。

如遇规格复杂,色差悬殊,应逐块挑选,分类存放使用。

2.1.5 界面剂、108胶等。

2.2 主要机具:
砂浆搅拌机、瓷砖切割机、铁抹子、木抹子、托灰板、木刮尺、方尺、小铁锤、木锤、钢凿子、墨斗、水平尺、小线坠等。

2.3 作业条件:
2.3.1 天棚、墙柱面粉刷抹灰施工完毕。

2.3.2 墙柱面暗装管线、电器盒箱、门窗框等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2.3.3 门窗框与墙柱之间缝隙已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填嵌密实。

2.3.4 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样板墙或样板间,并经质量及有关部门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吊垂直、找规矩、出灰饼、冲筋→抹底子灰→选砖、排砖、弹线→贴面砖→擦缝。

3.2 基层处理:
3.2.1 砖墙面:将墙面清扫干净,并浇水湿润。

3.2.2混凝土墙面:先将凸出墙面的混凝土剔平,将混凝土基面上的污垢、油渍等清洗干净,并洒水湿润,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水泥:砂:胶水:水=1:1:0.3:0.4)进行喷点毛化,硬化后浇水养护(或采用在抹底层砂浆前先抹一道专用界面剂砂浆)。

3.3 吊垂直、找规矩、出灰饼、冲筋:吊垂直找规矩时,应与墙面的门窗洞口、阳角立边等部位面砖排列方法对称性以及室内地面块料铺贴方正综合考虑。

3.4 抹底子灰:
3.4.1砖墙基层:墙面浇水湿润,抹第一遍1:3水泥砂浆(厚度不大于7 mm),终凝后,再抹第二遍(厚度8~10mm),直至与冲筋相平,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搓平、压实,横纹划毛。

3.4.2 混凝土基层:在已作毛化处理的墙面上分层分遍抹底层砂浆,对未作毛化处理的墙面先抹一道界面剂砂浆,紧接分层分遍抹1∶3水泥砂浆,第一遍厚度宜为5mm,待第一遍六至七成干时,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约6~8mm,刮杠顺冲筋标志刮平、找平,用抹子压实,搓毛。

3.5 选砖、排砖、弹线:
3.5.1 选砖: 面砖按1mm差距分类选出若干个规格,选好后根据墙柱面积,房间大小分批类计划用料。

选砖要求方正、平整、楞角完好无裂纹,同一规格的面砖力求颜色一致。

3.5.2 排砖: 预排砖块应按设计色样要求,一间房、一整幅墙柱面贴同一分类规格面砖。

在同一墙面,非整块面砖应排在靠近地面或不显眼的阴角等部位。

砖块排列一般自阳角开始,至阴角停止和自天棚开始至楼地面停止(收口)。

如果水池、镜框、及凸出墙柱面时,必须以其中心往两边对称排列。

墙裙、浴缸、水池等上口和阴阳角应使用相应配件砖块。

3.5.3 弹线:弹好花色变异分界线及垂直与水平控制线。

垂直控制线一般以1m间距为宜,水平控制线一般按5排砖间距为宜。

面砖从天棚顶往地面排列至最后一排整砖,并弹出最后一排整砖的下口控制线。

墙裙、踢脚线顶亦应弹出高度控制线。

3.6 贴面砖:
3.6.1 预先将釉面砖泡水2h以上,浸透凉干。

3.6.2 在每一分段分块内的面砖,均从下向上铺贴。

从最下一排砖的下口位置用钉子装好靠尺板,以此承托第一排面砖。

3.6.3 浇水将底子灰层湿润,先贴好第一排面砖,面砖下口要紧贴靠尺板,砖面要求垂直平正,并用靠尺校平砖面及砖上口线。

3.6.4 以贴好的第一排面砖为其准,贴上基准点(用碎块面砖),并用线坠校正,以控制面砖出墙尺寸及垂直度。

然后按基准点挂线,逐排由下往上铺贴。

3.6.5 铺贴时,面砖背面应满刮用细砂拌制的1:1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15%左右的白灰膏,便于操作),厚度一般为5~8mm,贴上墙面后用铁抹子木把适度敲击,使面砖粘牢,同时用靠尺校平砖面上口。

每铺完一排应重新检查每块面砖,发现空鼓,应及时掀起重新加浆铺贴。

3.7 擦缝:铺贴完毕,待粘贴水泥砂浆初凝后,将砖面清洗干净,用白水泥浆(彩色面砖按设计要求加矿物颜料调色)将缝嵌实填平,用棉纱或布片将表面擦拭干净至不留残灰迹为止。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面砖的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和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埸验收记录。

4.1.2 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无空鼓、裂缝。

检验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检查。

4.2 一般项目:
4.2.1 饰面砖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痕和缺损。

检验方法:观察。

4.2.2 阴阳角处搭接方式、非整砖的使用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

4.2.3 墙面突出物周围的饰面砖应整砖套割吻合,边缘整齐。

墙裙、贴脸突出墙面的厚度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4.2.4 饰面砖粘贴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5 成品保护
5.1 镶贴好的面砖墙面,对因油漆、电焊、暖卫设备配件安装等后续工作而可能造成污染、损伤的部位,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5.2 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碰损的入口、通道、阳角等部位,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5.3 应合理安排水、电、设备安装等工序,及时配合施工,不应在面砖镶贴后开凿孔洞。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空鼓:基层清理不干净;抹底子灰时基层没有保持湿润;面砖铺贴前没有事先泡水浸透或底子灰面没有保持湿润;面砖背面抹水泥膏不均匀量不足等原因造成。

应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是确保面砖粘结牢固、不空鼓的关键。

6.2 墙面脏:主要因为面砖铺贴完成后,没有及时将墙面清洗干净,贴砖用的水泥膏粘着墙面,以及擦缝时没有将多余的白水泥浆擦干净。

此时可用棉纱稀盐酸加20%水刷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7 安全环保措施
7.1操作前检查脚手架和跳板是否搭设牢固,高度是否足操作要求,合格后才能上架操作,凡不符合安全之处应及时修整。

7.2禁止穿硬底鞋、拖鞋、高跟鞋在架子上工作,架子上人不得集中在一起,工具要搁置稳定,以防止坠落伤人。

7.3在两层脚手架上操作时,应尽量避免在同一垂直线上工作,必须同时作业时,下层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7.4抹灰时应防止砂浆掉人眼内;采用竹片或钢筋固定八字靠尺板时,应防止竹片或钢筋回弹伤人。

7.5夜间临时用的移动照明灯,必须用安全电压。

机械操作人员须培训持证上岗,现场一切机械设备,非机械操作人员一律禁止操作。

7.6饰面砖、胶粘剂等材料必须符合环保要求,无污染。

7.7禁止搭设飞跳板,严禁从高处往下乱投东西。

脚手架严禁搭设在门窗、暖气片、水暖等管道上。

8 质量记录
本分项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8.1 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8.2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进埸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8.3 本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