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护理PPT

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护理PPT

牵引绳不可脱离滑轮,牵引绳要与患者在一条轴线上。
在牵引过程中,身体过分的向床头、床尾滑动,以致头或脚 抵住了床头和床尾栏杆,而失去身体的反牵引作用,应及时 纠正。
牵引的重量根据病情决定,一般牵引重量是体重的1/7-1/8, 无移位骨折可稍轻,有移位骨折可重。不可随意放松或减轻, 牵引重量应保持悬空,如坠落在地上或靠床上,都会失去牵 引作用,也应及时纠正。
术前训练指导:
为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指导患者伸屈踝关节和足 趾关节运动,做大腿及臀部肌肉训练,以预防深静脉血栓 的形成、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指导患者学会床上做扩胸 运动和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防止术后坠积性肺炎,同 时,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生活。
(1)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6小时内禁食水,6小时内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检查时可见患侧粗隆升高,叩击足跟部常引起患处剧烈疼 痛。
应随时注意皮牵引套有无松散或脱落,并及时整理。应密 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皮牵引套缠பைடு நூலகம்过紧而压迫血管、 神经,引起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等感觉运动障碍, 应仔细检查,及时报告,或松开皮牵引套重新缠绕,可解除 压迫,在易受压的部位置棉垫加以保护。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护理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目录
定义: 指股骨颈基底至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
常见人群: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属于关节囊 外骨折。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人均寿命的延长,骨质 疏松人 数的增加,老年人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概率呈上升趋势 。
骨牵引抬高20~25cm
防止感染 用 75%乙醇或络合碘每日 2次点滴针孔处,直 至拔除。如局部渗出、结痂,形成一个保护层,可不必去 除。另外,为防止牵引针外露部分损伤皮肤或勾破衣被, 可用空抗生素药瓶套上(青霉素过敏者,忌用青霉素瓶)。
每班检查骨牵引装置是否恒定,若有松散随时调整。
被服、用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
部长时间受压, 定时翻身,必要时应用翻身垫等辅助措施。 3.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 4.在患肢制动的前提下,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托起, 使臀部离开床面, 解除骶尾部压迫,对骶尾部及受压部
进行按摩, 每2小时一次。 或使用水垫、气垫圈等。 会阴部避免被托马斯架角压迫,
可用厚毛巾保护。 足跟用小毛巾垫高,避免足跟长时间受压。 穿丁字鞋时避免足跟、足背受压,可用毛巾保护脚
(3)告知功能锻炼的目的、重要性及正确方法,防止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
(4)遵医嘱用低分子肝素钠,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观 察切口是否有出血,皮肤粘膜是否有出血点,介入气压 治疗,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及肌肉的锻炼。
2、坠积性肺炎 (1).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 (2).协助患者翻身叩背 (3).鼓励患者手拉吊环锻炼以增加肺活量 (4).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机理:股骨粗隆间骨折由间接暴力和直接暴力损伤产生。 老年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直接外力如跌倒所致 ,由 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甚易发生髋内翻
1.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 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伤后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 行走。
2.下肢缩短及外旋畸形明显。
(2)术后鼓励患者多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和含果胶成分的 易消化的食物,每日饮水约2000ml以保持大便通畅
(3)协助患者进行腹部穴位按摩,每日3~4次,以促进肠蠕 动
(4)脐周穴位艾灸治疗,以调理气机,温经通络,恢复肠道 功能。
(5)必要时遵医嘱予以开塞露纳肛
5、压疮 1.气垫床的使用。 2.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引起压疮的原因和危险因素,避免局
保持牵引皮肤的完整性,定时按摩骨突部位,冬季注意牵引 肢体保暖。
皮牵引
骨牵引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对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术前应请 相关内科会诊,给予相关治疗,控制症状,待稳定后进行 手术治疗。术前行牵引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观察骨牵引针 眼有无出血及发红现象,皮牵引皮肤是否有水泡,注意观 察患肢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给予相应处理。
①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②预防坠积性肺炎 ③泌尿系感染 ④防止便秘 ⑤防止压疮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观察患肢趾甲的色泽、 温度、甲床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动脉是搏动正常,观察 患肢有无肿胀及压痛,在膝外垫棉垫防止腓总神经受压, 如无异常说明患肢血运良好。
(2)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何形成,其危害性及 预防措施:加强功能锻炼及抗凝药物的使用
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术后6小时的生 命体征 (4)维持血容量:遵医嘱给予抗炎、消肿、补液、补充血容量, 维持体液的平衡 (5)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术后6小时后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 丰富的半流质,术后第一日后如无腹胀可进普食,食物以不胀气、 易消化、无刺激胃原则,宜进食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以保持 大便通畅
(2)给予患者正确的体位,并告知家属正确的体位:平卧, 患肢处于髋关节外展15 °,在腘窝下垫软枕,使膝关 节保持屈曲15 °-30 °,踝关节保持90 °位置,两腿 之间放软枕,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髋关节屈曲, 内收或内旋
(3)交代患者身上的各个导管,以及防脱管注意事项,并在 床头悬挂防导管脱落预警标识:如切口处引流管,留置 尿管,吸氧管、止痛泵、静脉留置针,给予妥善固定, 病人或家属掀被时防止牵拉脱落。如果脱落应及时通知 护士,氧流量为2L/min,家属不能随意调节
3、泌尿系统感染
(1)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 (2)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会阴抹洗2次,注 意引流管及集尿袋不可高于耻骨联合,切忌尿液逆流 (3)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冲刷尿道 (4)拔管前给予间断夹管,以保持膀胱正常功能
4、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
(1)术前指导并协助患者正确使用大便器,予穴位贴敷、耳 穴埋豆治疗调节脾胃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