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916098-城市规划-07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916098-城市规划-07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一)铁路运输的特点
● 通行能力高、速度快; ● 运量大,成本底; ● 不受气候影响; ● 一次性投资大。
二)铁路对城市的影响:
1、线路——有可能穿越城市而分割城市 2、技术本身:
(1)铁路编组站 (2)客运站
线路有可能穿越城市而分割城市
(三)铁路在城市的布局
1、铁路站场位置选择
铁路站场位置选择与站场数量确定的影响因素 A 城市性质、规模 B 城市布局 C 铁路运输性质、流量、方向 D 城市自然地形条件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一)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二)道路功工明确 (三)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四)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五)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 整的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必须: 1、道路功能清楚、系统 分明
3、妥善处理道路交叉口 在城市道路布局时避免将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布
置在交叉口,增加不必要的交通负担。
妥 善 处 理 道 路 交 叉 口
(三)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利用地形,可以减少土石方,节约道路的投资。
(四)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1、通风、挡风的要求 2、考虑城市景观要求 3、城市环境要求
——由城市干道和交通性道路组成。 解决城市中各部分之间的交通联系 和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
(2) 辅助道路系统
——是城市生活性的道路系统。 主要解决城市各分区的生产和 生活组织。
(二)完善道路系统
1、城市中心区开辟步行街、步行区 2、开辟自行车道
自行车道纵坡一般2~3%,当纵坡为5%时, 其坡长≯30m。
为了加强联运的效能,组织“货物流通中心”
集中了: 交通运输 生活服务 仓储 加工、包装 批发销售
优点是: 提高运转的效能 减少不必要进入市区的交通
第二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
1、交通与城市同步产生 城市与城市交通的关系极为密切,出现城市
就必定有交通的存在并且交通的解决一般应出 现在城市形成之前。
提高铁路运输效能
3、货运站位置选择
(1)按其性质分别设于服务区内 (2)应与城市道路紧密配合 (3)货站与城市运输系统密切配合 在附近设停车场, 并有相应的市内交通运输站场 (4)货运站与特路编组站之间应有方便的联系 缩短 距离,节约运费,加速车辆周转 (5)充分利用城市地形、地貌,考虑发展留有余地
(二)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1、影响工业性质与规模 2、影响商业、贸易、旅游业的发展 ——缺乏良好的交通条件,物质得不到正常的流通, 无法使商贸得到发展。 3、影响城市规模 ——城市生产得不到提高,缺乏吸引人们进入城市必 要的生活及工作条件,城市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三)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1、影响工业、仓库布局 (1)工业用地应设置在交通方便的位置及地区 (2)缺乏对外交通,不少仓库无法布局
(二)现代交通特征
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化、远程化 2、不同交通方式的结合 3、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 的分离 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 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化、远程化
(1)高速 (2)运输量越来越大 (3)运送距离远
过境车辆不穿越市区 设防护绿化 建筑退后红线 建筑特殊处理等
(五)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和横断面的确定
(一)城市道路的形式与功能
1、道路形式 城市道路系统一般分方格棋盘式、环状放射式
方格棋盘式
环状放射式
2、功能:根据道路功能,道路系统可分为: (1) 主要道路系统
一、城市内部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一)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
1、运输对象分为客流与货流 2、流线、流量随时间变化,但有一定规律 3、交通工具不同,对道路的要求也不同 4、应提高通行能力 5、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组成部分
(二)城市内部交通分布与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的形式应与城市内部交 通的分布相适应。
(二)先进国家现代交通发展的阶段
• 利用水系 发展水运事业 • 建设铁路 • 道路、空运及管道运输 • 综合运输
汽车及航空的发展给城市也带来的问题:
交通堵塞 环境恶化 车祸增加 能源紧张
三、城市交通构成与现代交通特征
(一)城市交通构成
● 空间构成——对外交通及城市内交通 ● 运输方式——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 交通、 轨道交通、管道运输、传送带运输 ● 运行组织形式——公共交通、个体交通 ● 运送对象——客运交通、货运交通
2、客运站的位置选择
位置要适中,靠近市中心,才方便乘客 A 中、小城市 位于市区边缘 B 大城市则必须深入城市,位于市中心的边缘
2、客运站的位置选择
(1)中间站的位置选择
(2)客运站数量 (3)客运站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4)提高铁路运输效能 (5)反映城市门户的面貌
客站数量
客站与城市中心的联系
大量吸引人流的公建,避免直接布置在交通性干道上
避免沿交通性干道二側布置商店
不应将过境交通引入市中心
五、停车场布置
(一)布置原则:
1、 满足客、货流要求 2、 分散布置,并且不影响市中心的功能
(二)城市停车场分类
1、 配建停车场 2、 公共停车场
(三)停车场规模 停车场设置的影响因素:
●城市规模 ●城市中心的吸引力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车辆的拥有数 每辆车的用地可采取: ●小汽车为30~50 m2, ●大型车辆为70~100 m2 ●自行车为1.5~1.8 m2
500~1000
载重汽车
公共车辆(公共汽车或 无轨电车)
300~500 60~90
3、道路断面组织型式
A 一块板式 B 二块板式 C 三块板式 D 四块板式
设中央分隔带有以下考虑
● 解决对向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 ● 有较高的景观、绿化要求 ● 地形起伏较大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
当车速超过50公里/小时才有必要设置中央分隔带
首府或地级市
0.6
铁路不通达的海岛城市
37.4
内陆中小城市
3
较重要的中小城市
10
滨水小城市、历史古镇
9
新兴小城市
2、是城市内外联系的条件
城市是由各种组成成分有机组合而成的, 各部分必须有机的得到联系。有了方便的交通 联系,城市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备条件
缺乏良好的交通条件,城市化的进程将受 到阻碍,不可能有效的使农业生产得到极大的 发展,同时农村由于生产提高产生的大量剩余 劳动力,也无法充实到非农业生产中去。
2、道路断面内用地类型
A 机动车道 B 非机动车道 C 分车岛 D 人行道 E 绿化带 F 其它
机动车道宽 = 车道数 × 每车道所需宽度 每车道宽度 = 车辆宽度 + 两车之间安全距离
一般为3—3.5m,快速干道为3.5—3.75m
一条车道的最大通行能力
车辆类型 小汽车
最大通行能力 (辆 / 小时)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七章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第三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第四节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第五节 城市交通综合规划
第一节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1、交通——指人与物的运送与流通 。 或:人和交通工具在一定的空间线路上的流通。 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对外交通及城市交通
(二)道路分工明确
2、分类
交通性道路 解决城市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及与对外交通枢纽联系 的道路。 特点:车辆多;行车速度大;车道宽、行人少;以货运 为主。如成都市的三环路。 生活性道路 主要解决城市内部的生产及生活,尤其是生活活动的需 要。 特点:车速相对要低些;以客运为主;以行人为主体。
(二)道路分工明确
2、城市交通促使城市发展 交通的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空间形态还是
交通工具发展、变化均较大。拥有现代交通也 成为现代化城市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二、城市交通构成与现代交通特征
(一)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二)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三)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一)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是城市形成及发展的重要条件 2、是城市内外联系的条件 3、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备条件
3、开辟快速公共客运车道 4、其他 如增设盲道设置等
(三)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1、道路宽度 路幅宽度——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
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
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
路幅宽度的影响因素: A 城市性质、规模及对道路系统的要求 B 交通量 C 日照、通风的状况 D 菅道敷设的要求 E 建筑布局影响
2、对外交通——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3、城市交通——城市内部的联系
(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
二、城市与交通发展的关系及先进国家现代交通 发展的阶段
(一)城市与交通发展的关系
交通自始至终贯穿于城市的产生及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对外交通是城市交通的最初形态。 城市交通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而发展起 来的。 现代交通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条件。
A 以合理的城市用地 功能组织为前提
B 满足城市交通要求
2、合理的城市干道网密度 (km/km2) 城市干道网密度
= 城市干道长度÷城市用地 合理的干道网密度以2~3 km/km2为宜, 即城市干道的间距一般为600~1000m
(二)道路分工明确 1、道路分级 (1)城市主干道(全市性干道) 是联系城市主要工矿企业、交通枢纽、市中心的道路,是城市主要客、 货运线。 红线一般为30~45m,车行道宽14~18m。 (2)城市次干道(区干道) 是主干道之间的辅助性交通线 红线一般为25~40 m,车行道宽15m左右。 (3)支路(街坊道路) 支路为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 红线在12~15 m左右,车行道宽9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