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1、溶菌酶作用机理是( A )A.切断肽聚糖中的β-1,4糖苷键;B.竞争合成壁过程中所需肽聚糖;C.干扰蛋白质的合成;D.破坏细胞壁的透性。
2、青霉菌的主要形态特征是( D)A.菌丝无隔,产孢囊孢子;B.菌丝有隔,产孢囊孢子;C.菌丝无隔,产分生孢子;D.菌丝有隔,产分生孢子。
3、在筛选抗青霉素菌株时,须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其作用是( A )A.筛选;B.诱变;C.既筛选又诱变;D.以上答案都不对。
6、用抗生素法淘汰野生型时,应在液体的( A )培养基中进行。
A.高渗基本B.低渗基本C.高渗完全D.低渗完全7、可造成移码突变的诱变剂是( D )A.NTGB.UVC.DESD.吖叮类8、在EMB鉴别培养基上,在反射光下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的颜色为(C )A.棕色;B.粉红色;C.绿色并带金属光泽;D.无色。
9、从土壤中采集分离筛选菌种时,应采用距地表( B )的土壤。
A.0~5厘米B.5~20厘米C.20~30厘米D.30~40厘米◆二 2、世界上第一次看到微生物形态的是下列那位( B )A.Antoni Van Leeunenhoek;B.Robert Hook;C.Robert Koch;D.Louis Pasteur3、常用来培养霉菌的合成培养基是( A )A.察氏培养基;B.营养肉汤培养基;C.伊红美兰培养基;D.高氏1号培养基。
4、根瘤菌能有效的保护固氮酶,是因为类菌体周膜上含有( A )A.豆血红蛋白;B.SOD;C.过氧化物酶;D.Fe-S蛋白Ⅱ5、在诱变育种中诱变的作用是( D )。
A.引起定向突变B.汰弱留强C.提高目的物产量D.增加选择机会6、以下那种孢子为有性孢子( B )。
A.孢子囊孢子B.子囊孢子C.分生孢子D.厚垣孢子时,用酵母菌发酵可得 7、以葡萄糖为原料,在培养基中加入3%的NaHSO3到( C )产物。
A.酒精B.柠檬酸C.甘油D.草酸8、通过缺陷性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菌的DNA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的部分遗传形状的现象为( A )。
A、转导B、转化C、性导D、接合9、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主要作用为( B )。
的固定作用A.合成作用B.分解作用C.同化作用D.CO210、地衣中真菌和藻类的关系为( B )。
A.互生B.共生C.拮抗D.寄生11、测定细菌DNA中G+C的百分含量可作为( B )A.判断细菌致病力的依据之一;B.细菌分类依据之一;C.区分死活依据之一;D.判断细菌对热抵抗力强弱依据之12、关于菌毛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A.多见于G-细菌;B.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之分;C.能直接用光镜观察;D.性菌毛与接合有关。
13、溶源性细菌是指( A )A.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B.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C.带有F因子的细菌;D.带有R因子的细菌。
14、菌株的最佳定义应该是( C )。
A.具有相似特性的细胞群体B.具有有限的地理分布的微生物群体C.从一单独的细胞衍生出来的细胞群体D.与种(species)一样定义◆三 1.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延迟期。
a. 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b. 菌体体积增大;c. 菌体体积不变;d. 菌体体积减小。
2.参与沼气发酵的微生物有: 。
a. 产酸细菌;b. 产甲烷细菌;c. 好氧菌;d. a和b。
3.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的菌株。
a. 有营养不良症的菌株;b. 在完全培养基上也不能生长良好的菌株;c. 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缺少时获得的菌株;d. 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成分能力的菌株。
4.营养物质的促进扩散。
a. 需要消耗代谢能;b. 服从Fick扩散定律;c. 当胞内浓度高于胞外浓度时能进行;d. 当胞内浓度低于胞外浓度时能进行。
5.细胞内部的pH值。
a. 与外部环境的pH值相同;b. 近酸性;c. 近碱性d. 近中性6.一摩尔葡萄糖径EMP途径----TCA循环完全氧化,可以产生摩尔ATP 。
a. 34 ;b. 37 ;c. 38 ;d. 398.用75%的酒精涂擦皮肤属于。
a.抑菌;b.杀菌;c. 消毒;d. 灭菌9.基因工程中的载体常选用。
a.烈性噬菌体;b.质粒;c.核糖体;d.各种孢子◆四 1、大肠杆菌的F-菌株与Hfr菌株接合,其结果为。
A.重组频率低,F-菌株变为F+菌株B.重组频率低,F-菌株变为Hfr菌株C.重组频率高,F-菌株还是F-菌株D.重组频率高,F-菌株变成F’菌株2、霉菌的有性繁殖方式不包括。
A.子囊果;B.接合孢子;C.孢囊孢子;D.卵孢子。
3、青霉素主要作用是阻碍。
A.G-菌脂多糖合成;B. G+菌的肽桥形成;C. G+菌的胞壁酸形成;D. G-菌的肽桥形成。
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纤维素;C.葡聚糖和甘露聚糖;D.几丁质。
5、放线菌的核糖体为。
A.50S核糖体;B. 60S核糖体;C. 70S核糖体;D.80S核糖体;9、霉菌是一类形成菌丝体的的俗称。
A原核生物;B 细菌;C 放线菌; D 真菌10、放线菌突出的特点之一是。
A. 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B. 细胞壁中含有几丁质;C. 革兰氏染色多呈阴性;D. 为多细胞微生物。
◆五 1.制备原生质体,选择适宜的菌龄期为()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死亡期。
2.根据病毒核酸的类型,HIV是属于()A.±DNA病毒;B.±RNA病毒;C.+DNA病毒;D.+RNA病毒。
3.血清标本的除菌可采用()A.过滤除菌;B.紫外线照射;C.化学消毒剂;D.煮沸。
10.甜酒放置过久变酸是由于那种菌代谢所引起的()A乳酸菌;B.醋酸杆菌;C.大肠杆菌;D.假丝酵母◆六 1.可能最早出现的生物是()A.原始产甲烷菌类B.原始支原体类C.原始拟杆菌类D.原始的蓝细菌2.黑曲霉的主要形态特征是()A.菌丝无隔、产孢囊孢子B.菌丝有隔、产孢囊孢子C..菌丝无隔、产分生孢子D.菌丝有隔、产分生孢子3.溶源性细菌在其染色体组上整合有()A.温和噬菌体DNAB.烈性噬菌体DNAC.温和噬菌体粒子D.烈性噬菌体粒子6.白喉毒素的致病因素是()A.内毒素B.侵袭性酶类C.荚膜D.外毒素7.革兰氏阴性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中心是()A.核心多糖B.类脂AC.特异性侧链D.周质空间8.引起人沙眼的病原体是()A.病毒B.螺旋体C.支原体D.衣原体9.运动发酵单胞菌生成丙酮酸、乙醇来自的途径是()A.EDB.HMPC.EMPD.HK七 2.对金属制品和玻璃器皿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A.干热灭菌B.灼烧C.消毒剂浸泡D.紫外线照射3.在自然界中,放线菌的主要繁殖方式为()A.形成有性孢子B.有性结合C. 形成无性孢子D.菌丝体断裂4.用于总活菌计数的方法是()A.浊度计比浊法B.血球板计数法C.平板菌落计数法D.Breed计数法5.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A.切断肽聚糖中的β-1,4糖苷键B.竞争合成壁过程中所需转肽酶C.干扰蛋白质合成D.破坏细胞膜的透性9.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最小细胞生物是()A.细菌B.类病毒C.支原体D.衣原体10.F因子是指()A.抗药因子B.大肠杆菌素因子C.致育因子D.分解因子◆八 1.毛霉菌的主要形态特征是()。
A、菌丝无隔,产孢囊孢子B、菌丝有隔,产孢囊孢子C、菌丝无隔,产分生孢子D、菌丝有隔,产分生孢子3.在EMB鉴别培养基上产气杆菌的菌落丰盛地生长,呈()。
A 粉红色B、棕色 C、绿色并有光泽 D、无色5.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可能最早出现的一类微生物是()。
A、原始的拟杆菌类B、原始的细菌C、原始的产甲烷菌类D、原始的假单胞菌6.下列对补体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没有特异性B、不能单独作用于抗体抗原C、能被抗体激活D、耐热7.下列对干扰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分子量较小B、理化性质较稳定C、没有特异性D、是广谱抗病毒物质9.利用冰箱保存斜面菌种,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A、4—5℃B、0℃C、10℃D、5--10℃10、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分布于()。
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核D、细胞质九 3.细菌芽孢产生于()A.对数生长期B.衰亡期C.稳定期前期D.稳定期后期5.在抗病毒性感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干扰素B.抗毒素C.类毒素D.抗生素6.以有机物为基质、无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为()A.厌氧呼吸B.分子内呼吸C.好氧呼吸D.发酵7.酵母菌是通过下列那种方式进行有性繁殖的( )A.孢囊孢子B.接合孢子C.卵孢子D.子囊孢子8.正常菌群与人类的关系为()A.寄生B.共生C.互生D.拮抗9.在柠檬酸发酵工业中最常用的微生物是()A.酵母B.曲霉C.青霉D.根霉10.放线菌的营养类型为()A 化能自养型 B.化能异养型 C.光能自养型 D.光能异养型十 1.霉菌的有性繁殖方式不包括()A.子囊果B.接合孢子C.孢囊孢子D.卵孢子3.反硝化作用是指下列哪一生化过程()A.NH4+→NO2-B.NO2-→NO3-C.N2→NH4+D.NO3-→N25.广泛用于临床的磺胺类药属于()A.化疗剂B.抗代谢物C.抗生素D.化学毒剂6.酵母菌乙醇发酵利用的途径是()A.EDB.EMPC.HMPD.PR7.放线菌的核糖体为( )A.50sB.60sC.70sD.80s9.制备原生质体,选择适宜的菌龄期为()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死亡期10.在石油开采中,为了提高原油的产量利用微生物来()A.减轻油井的压力B.扩大石油的体积C.降低石油的粘度D.探索石油开采点十二2.青霉菌的主要形态特征是()A 菌丝无隔,产孢囊孢子B 菌丝有隔,产囊孢子 C菌丝无隔,产分生孢子D 菌丝有隔,产分生孢子6.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A 肽聚糖B 葡聚糖C 几丁质D 脂多糖7.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油煎蛋”样的菌落的微生物有()A细菌L型B立克次氏体C支原体D衣原体8.F’菌株和F-菌株结合后产生()AF’F’ B F’ C F―DF’F―9.唾液和泪液之所以有杀菌作用,是因为这些物质中含有()A 抗体B 溶菌酶C 干扰素D 乙型溶素10.下列病毒属立方对称的是()A腺病毒 B 烟草花叶病毒 C 狂犬病毒 D 疱疹病毒◆十三 1.培养细菌的温度和pH值是()。
A 25~28℃ pH 4.5~6.0B 28~30℃ pH 6.4~7.0C 30~37℃ pH 7.2~7.5D 25~30℃ pH 5.0~6.02.霉菌中孢子梗不形成顶囊,而是形成帚状的分枝是()。
A毛霉B青霉C曲霉D根霉4.马铃薯纺缍块茎病的病原体是()。
A植物病毒B拟病毒C朊病毒D类病毒5.破伤风芽孢杆菌的致病因素是()。
A外毒素B荚膜C内毒素D侵袭酶类6.包围在细菌细胞壁外围的各种抗原物质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