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______【真题回放】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
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
请以“特别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解】〖导语解析〗这个命题写作之前的审题很重要。
第一步,审导语。
导语作为作文文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有以下作用:①点示立意角度;②开拓写作思路;③创设特定的写作情景;④提示选材范围;⑤指点行文布局;⑥暗示主题。
我认为这一段导语有两层意思:前半句对特别的解释点示了立意的角度,后半句提示开拓写作思路。
审题时要注意,前半句中“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提示了写作的落脚点和中心,后半句里的省略号表明写作时不必拘泥于罗列的内容。
第二步,审要求。
四项要求分别对填题、文体、字数、个人信息等方面做出了要求和限制,考试时这些要求不可忽略。
这个命题的填题也很关键。
“把题目补充完整”很容易,但补充出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题目却很难。
因为有导语,填题时可以跟着导语的提示走,但最好有自己的个性,以防填题撞车。
另外,填题后一定要仔细读,不要填出一个不通顺或者不符合生活或者语言表达逻辑的题。
主要审题误区有二:一是对“特别”一词理解不到位,把印象深刻、难忘、美好、令人感动、给人教育等与“与众不同、不普通”混淆,造成选材游离于主题,有套作的嫌疑。
二是对“特别”的地方缺乏浓墨重彩的描写,只一笔带过,感觉生拉硬拽。
【高分作文1】特别的一朵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题记一不小心看见了你,一不小心遇见了你,一不小心就走进了你。
老师,我什么时候还能小心地看看你?当年你拿着那朵特别的花,给了我一段特别的回忆。
我还记得老师你拿着这朵花站在我对面的那天,那天的太阳是雨后的面庞,而我的脸上是下雨后的痕迹。
那是一场失败的三模,我哭得不知所措去找你。
那时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我很茫然,像一只受了伤的小兽,在青春的迷宫中跌跌撞撞。
你拿出那朵花。
那是一朵金黄的雏菊,在美丽的季节中展开了最简单的美丽。
那一朵一朵的花瓣上,还沾有早晨顽皮的露水,不肯离去。
它是那么的柔软,像个刚出生的婴儿,乖乖的躺在怀抱中,轻然入睡。
金黄的细纹印在你的脸上,好似授予你的光辉的勋章,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你轻轻地安抚着我,替我擦着眼泪。
“孩子,不怕,我还在呢。
你看这朵花,去年的冬天它也遍体鳞伤,但是你看,它现在多漂亮啊,不回想那时的它,我都忘了它当时的模样。
”你轻轻地抚摸着它,笑着对我说。
“你就像当时的它一样,身处在自己的冬天当中,但是亲爱的孩子,你忘了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你把这朵花轻轻地放入我的手里,说:“姑娘,这朵花送你了。
切记,要好好地待它。
老师相信,你的春天不远了。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哭着把这朵花捧回家的。
我一直把它放在家中最美丽的花瓶里,放置在阳光底下。
它脸上的细纹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最美丽的光芒。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不远了。
现在坐在中考考场的我,想着老师你的眼神,和你送我的那朵最特别的花,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我相信,属于我的春天终于就要来了。
老师,我会小心地回忆你,在我奔向春天的路上……【点评】淡淡的离别的忧伤,浓浓的感恩的情怀,在字里行间静静地流淌。
这是一朵在美丽的季节中展开了最简单美丽的金黄的雏菊,也许现在外形并不独特,但因为去年的冬天它也曾遍体鳞伤,与“我”有过类似的经历,于是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第二人称的使用,让情感抒发更为直接,更为浓郁。
【高分作文2】特别的你谢谢特别的你,使这世界流光溢彩。
我看见特别的你,站在马路边上,你拿着与你身型差不多大的扫帚,拖着你瘦弱的身躯,轻扫着这乌黑的柏油路面。
烈日炎炎,太阳炙烤着大地,也没有放过孱弱的你。
汗水密密麻麻地布满你的额头,顺着额前的白发汩汩流下,也许也流进你的心里。
你以为你只是一名清洁工,平凡而可有可无。
不,你是特别的。
你令我们的城市焕发生机。
我看见特别的你,戴着眼镜站在讲台上,你时而拿着粉笔洋洋洒洒地在黑板上写着唐诗宋词、之乎者也;时而抑扬顿挫地朗诵课文,情绪激昂,粉笔灰如雪花一般洒落在你身上,你顾不得拍去;你不小心读错了字,遭到底下一片哄笑,你看在眼里,却毫无芥蒂。
因为学生们求知的眼神直直地插入你的心灵,而看见他们取得成绩的笑脸,你的笑容也从心里荡漾开去,内心的喜悦如同冰箱中拿出的汽水,满溢了,从杯壁汩汩流下。
你以为你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兢兢业业却平淡无奇。
不,你是特别的。
你让民族的未来蓬发生机。
我看见特别的你,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你皱着眉头,面对那天书一般的函数,几何,眼中流露出了苦恼和急切。
空气似乎都因你的烦闷而燥热,望着那羞于见人的成绩,你更不知如何下笔。
似乎优秀与你无缘,曾经的理想高中更是渺远。
你放下笔,停顿了几秒,又重新拾起,在“数学”这座大山上孤军奋战。
半夜,整栋楼房都已陷入黑暗沉寂,唯有你窗前那盏台灯,如同辽阔的大海上一种航向标,你握紧手中的笔,坚信它会带你驶达梦想的彼岸。
你以为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成绩平平又没有机灵的头脑。
不,你是特别的。
你是未来祖国的中流砥柱。
谢谢每一个特别的你,在这世上散发着微弱而又独一无二的光芒。
我看见无数个特别的你,一点一点地凝聚,汇聚成黑夜中最亮的星,做着平凡事的人,从来都不平凡。
特别的你,更是令平凡有了与众不同的光芒。
【点评】文章多点构思,选择了清洁工、教师、普通的学生三个角度叙述,有代表性,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在众多文章还在紧扣“特别“做文章的时候,小作者已经在思考“特别”与“平凡”的辩证关系,并上升到“做着平凡事的人,从来都不平凡,特别的你,更是令平凡有了与众不同的光芒”的哲理高度,写有思想的文章,是本文得高分的秘诀。
【高分作文3】特别的吱哑声响昏阳的光穿透繁密的枝间,如那细细的金丝,空气里弥漫着那独特的温度,还带着些淡淡泥土的味道及野花的芬芳。
一切都让人措手不及,好似不该打扰这宁静一般,那阵阵吱哑,特别的声响,便那样时常在我脑海中回响。
前几日在家中翻一个旧木箱,上面布满了厚厚的积尘,打开来,看见几件旧时的衣物,便向母亲询问,母亲说,那是外婆为我做的。
便想起,与外婆上次相见,已是好些日子前的事了。
思念一下涌上心头,便踏上归乡的路途。
田间空气格外清新,淡淡的风中夹杂着鸟儿的鸣啼。
望向远方,已能看见那间孤独的房子,在枝繁叶茂间隐匿着。
忽然听见吱吱哑哑的声音,声音显得那么笨拙,我加快了脚步。
推开门,昏暗的房子里,外婆坐在缝纫机前,专心地缝纫,缝纫机的吱哑声盖过了我进屋的脚步,我忽然不想打扰,便静静地坐着,看看外婆的身影,花白的发鬓上插着朵向日葵,那是我儿时为她做的干花。
如今数年过去,花瓣已所剩无几,可外婆依旧带着。
外婆的目光紧紧盯着那穿过小孔的丝丝细线,我记得儿时也是这种声响,外婆坐在缝纫机前,吱吱哑哑的声响伴随着我的笑声。
外婆总能为我变出各种布娃娃,还有各样的花裙子,那一针一线里,便都是外婆的爱。
那声声吱哑,伴随着我成长。
外婆在用那阵阵吱哑声,向我诉说她的爱。
成长路上有许多路需要自己走,可我并不孤单,那阵阵特别的声响,将永远伴随着我,温暖我的心。
【点评】外婆陪伴着“我”的童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缝纫机的“吱哑声响”,因为这“吱哑声响”是情感的载体,它寄托着外婆对我的爱,同时也承载着我对外婆爱的回忆。
朴实的叙述,并不独特的选材,却因一份深挚的情感而显得动人。
【高分作文4】特别的父亲节再过几天,便是父亲节了。
这也是我过的第十五个父亲节了,我想我一定要给父亲过一个特别的父亲节,给他一个特别的礼物。
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起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前天中午,我饥饿地回到家时,爸爸端上令人垂涎三尺的饭菜,说道:“儿子,我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还给你炖了鸡汤。
快中考了,可要注意身体啊!”我吃着香甜可口的红烧肉,喝着味道鲜美的鸡汤,周身感到无比温暖,仿佛侵入了爱的海洋。
父母爱,醇香如斯,如影随形,伴随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那么,如何给爸爸过一个特别的父亲节呢?送一个贺卡?轻描淡写地写一句我感谢你?送一句祝福?平平淡淡地说一声我爱你?不,不,这都太寻常了。
正当我犹豫不决中,父亲节来了。
我正在接水,才接到一半,便发现没水了。
“爸爸,过来换水。
”我习惯地想喊,话到嘴边,又有一些后悔。
自己可以做的事,为什么要麻烦爸爸呢?我用力提起新水桶,拧转,轻轻一放,“咕隆”,耳畔传来水的欢歌。
应声而至的爸爸笑得合不拢嘴,微笑地对我说:“儿子,你终于长大了!这个父亲节,特别令我感动。
”我也笑了。
一直在关爱中长大,在呵护中成长,不曾懂得为何爸爸挥洒着汗水却又笑意盈盈,也不曾懂得为何爸爸长密了皱纹却又幸福满满,原来为自己所爱的人付出,哪怕只是一点点也是如此甜蜜幸福。
第二天便是中考,我也将踏上中考的考场了。
爸爸给我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饭后,我“命令”爸爸坐下,我去厨房洗碗。
杯碗交错间,我的眼睛余光看到了爸爸,爸爸正在我身旁,感慨万千地说道:“儿子啊,谢谢你送给我特别的礼物,给我过来一个如此与众不同的父亲节。
”这个父亲节,我将永生不忘。
因为,它实在特别。
【点评】文章的立意比一般的文章要高远:“我”的成长为父亲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因为有这份特别的礼物,这个父亲节是个特别的父亲节,时时处处紧扣“特别”做文章,即使语言并不华丽,但真实的感觉特别能打动人。
【高分作文5】特别的味道袅袅炊烟似轻纱,在空中飘散开来,一丝一缕地融入我的视线。
我沿着石路向前走去,轻轻推开那扇轻掩的木门,老屋里,依旧有我最为熟悉的身影。
“小芝麻,黑芝麻,逗乐我家胖娃娃。
”奶奶呢喃的话语一下一下地叩着我的心门。
奶奶最爱给我煮芝麻糊,她到集市上挑选了黑芝麻,便拿回家用石棒一圈一圈捣鼓着,我乐呵呵地站在她身旁,踮起脚尖看着成粒的芝麻变成粉末。
待到熬煮时,那种醇厚又清爽的芝麻香便钻进了我的鼻子。
于是乎,芝麻香成了童年最特别的味道。
这些美好的回忆在心底浅浅地淌过,我的嘴角也不禁上扬。
我望向此时此刻正在忙碌的奶奶,极为动容地说了声:“奶奶,我回来了。
”只见她轻转过身,眼中的惊喜像要溢出来似得。
“呦!宝儿啊,你想死奶奶了。
”我兴冲冲地向奶奶走去,如今个子也长高些,便搭住了奶奶的肩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上放着的芝麻。
“奶奶,你瞧瞧,我多会挑时间呐!一回来就有好吃的。
”奶奶被我一脸的惊喜逗得咯咯直笑,她知道我最馋她做的芝麻糊,于是便开始动手了。
奶奶仍是一圈一圈捣鼓着,平日里调皮的芝麻竟也服帖地顺着奶奶的石棒转圈。
看着奶奶熟练的手法,我的心里萦绕着幸福。
研磨好后,便放进锅里煮了。
我闭上眼睛使劲地嗅了嗅,真香啊!还是那股我最怀念的味道。
甘甜中带着一丝本土的气息,那种醇厚,只有品尝过才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