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概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规模正日益增大,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使工程能长久的安全使用下去,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众多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商品混凝土的应用面之广,使用次数之多是很少见的。
尤其中近年来,一种较新的商品混凝土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且运用到许多实际工程项目中,那就是高性能商品混凝土。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及施工控制。
一、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特点
1.高耐久性能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重要特点是具有高耐久性,而耐久性则取决于抗渗性;抗渗性又与商品混凝土中的水泥石密实度和界面结构有关。
由于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掺加了高效减水剂,其水胶比很低(≤0138),水泥全部水化后,商品混凝土没有多余的毛细水,孔隙细化,最可几孔径很小,总孔隙率低;再者高性能商品混凝土中掺加矿物质超细粉后,商品混凝土中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过渡区孔隙能得到明显的降低,而且矿物质超细粉的掺加还能改善水泥石的孔结构,使其≥100μm的孔含量得到明显减少,矿物质超细粉的掺加也使得商品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以上这些措施对于商品混凝土的抗冻融、抗中性化、抗碱- 集料反应、抗硫酸盐腐蚀,以及其它酸性和盐类侵蚀等性能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高工作性能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变学性能,高流动性,不泌水,不离析,能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保证商品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对于某些结构的特殊部位(如梁柱接头等钢筋密集处)还可采用自流密实成型商品混凝土,从而保证该部位的密实性,这样就可以减轻施工劳动强度,节约施工能耗。
3.其它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具有较高的韧性、良好体积稳定性和长期的力学性能稳定性。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高韧性要求其具有能较好地抵抗地震荷载、疲劳荷载及冲击荷载的能力,商品混凝土的韧性可通过在商品混凝土掺加引气剂或采用高性能纤维商品混凝土等措施得到提高。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表现在其优良的抗初期开裂性,低的温度变形、低徐变及低的自收缩变形。
虽然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比较低,但是如果将新型高效减水剂和增粘剂一起使用,尽可能地降低单方用水量,防止离析,浇筑振实后立即用湿布或湿草帘加以覆盖养护,避免太阳光照射和风吹,防止商品混凝土的水分蒸发,这样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早期开裂就会得到有效的抑制。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掺加了粉的普通商品混凝土都得到了显著降低,这对于大体积商品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十分有利。
国内已有研究表明,对于外掺加40%粉煤灰的高性能商品混凝土,不管是在标准养护还是在蒸压养护条件下,其360d龄期的徐变度(单位徐变应力的徐变值)均小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商品混凝土,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徐度度仅为普通商品混凝土的50%左右。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长期的力学稳定性要
求其在长期的荷载作用及恶劣环境侵蚀下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保持稳定。
二、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1.搅拌
商品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1%;外加剂±1%;骨料±2%;拌合用水±1%。
应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拌合机搅拌商品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
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
炎热季节或寒冷季节搅拌商品混凝土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原材料温度,以保证商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规定。
2.运输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商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及各项工作性能指标不发生明显波动。
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商品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
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分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
3.浇筑
(1)商品混凝土入模前,应采用专用设备测定商品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商品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
商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一般宜控制在5~30℃(2)商品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
商品混凝土,保证商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3)商品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4)新浇商品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商品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浇筑时的温差不得大于15℃。
4.振捣
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附着式平板振捣器、表面平板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振捣商品混凝土。
振捣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商品混凝土时,宜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
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一般不宜超过30s,避免过振。
若需变换振捣棒在商品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平位置,应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棒拔出,然后再将振捣棒移至新的位置,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合物内平拖。
5.养护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较快,一般3天达到设计强度的60%,7天达到设计强度的80%,因而,商品混凝土早期养护特别重要。
通常在商品混凝土浇注完毕后采取以带模养护为主,浇水养护为辅,使商品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6.质量检验控制
除施工前严格进行原材料质量检查外,在商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商品混凝土的以下指标进行检查控制:商品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泌水率、匀质性。
硬化商品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抗渗性、电通量
等。
三、结论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工程建设中基本没有维修费用,工程费用主要在新建工程,建国以来,五、六十年代的工程量大,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可以说需维修的工程量肯定也是巨大的,费用是惊人的,因此,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发展的角度,研究商品混凝土高性能的意义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