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甲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 m/s,比较AC段与CD段的平均速度得v AC_____v CD(选填“>”“<”或“=”);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经过某点时的速度s AB=0.3m t AB=0.5s v AB=0.6m/s v B=1.2m/ss BC=0.9m t BC=0.5s v BC=v C=2.4m/ss CD=1.5m t CD=0.5s v CD=3m/s v D=3.6m/s(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 m/s。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评价物理试题【答案】svt=加速 1.8m/s < 4.8m/s【解析】【分析】【详解】(1)[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为svt=。
[2]由图甲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2)[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BC段的平均速度是BCBCBC0.9m1.8m/s0.5ssvt===[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C段的路程是AC AB BC0.3m0.9m 1.2ms s s=+=+=AC段所用的时间是AC AB BC0.5s0.5s1st t t=+=+=AC段的平均速度是ACACAC1.2m1.2m/s1ssvt===CD段的速度是v CD=3m/s,可知AC段的速度小于CD段的速度。
(3)[5]由表格中数据可知,B点的速度是1.2m/s,C点的速度是2.4m/s,C点的速度比B点的速度增加了1.2m/s;D点的速度是3.6m/s,D点的速度比C点的速度增加了1.2m/s;相同时间增加的速度相同,所以可以推测E点的速度应该也比D点的速度大1.2m/s,即E点时的速度为4.8m/s。
2.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让小车下滑的时间________(长、短)一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3)当斜面坡度一定时,为了减少误差,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____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5)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m/s。
(6)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AC=________m/s。
【来源】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机械运动【答案】v=st较小长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大变速 0.15 0.18【解析】【分析】【详解】(1)[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即:v=s t;(2)[2][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方便计时,鞋面坡度应较小,让小车下滑的时间长一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3)[4]当斜面坡度一定时,还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4)[5][6]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根据公式v=st算出的速度偏大;由图可以看出,小车通过上半段和下半段所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5)[7]由图示可知s 1=90cm=0.9ms 2是全程的一半,则s2=12s 1=12×90cm=45cm由图示秒表可知,上半段的运动时间t 2=3s ,平均速度v AB=220.45m3sst==0.15m/s(6)[8]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t1=5s,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AC=110.9m5sst==0.18m/s【点睛】(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2)斜面倾角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时间的测量。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4)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小,求得速度发生变化;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或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否则是变速直线运动。
(5)根据图中刻度尺上的刻度,停表上的时间,可知上半段的距离和所用时间,求得速度;(6)由图示求出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3.在长度、时间测量中完成下列问题(1)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2)在测量中,读数环节时完成下列填空。
①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所测铅笔长度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
【来源】江苏省南师大附中树人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线上测试)【答案】C 1mm 5.85cm 5min37.5【解析】【详解】(1)[1] 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A错误;B.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且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故B错误;C.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故C正确;D.刻度尺的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
故选C。
(2)①[2][3]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零刻线对齐,右侧示数为5.85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5.85cm。
②[4]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因此秒表读数5min37.5s。
4.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如图甲所示把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如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和_____。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_____(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_____来比较下落的快慢。
(3)实验中发现时间较难测量,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在图乙中选择纸锥_____(选填“A”或“B”)进行实验较好。
(4)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 曝光一次.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此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 、B 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 ,则A 、B 两位置间纸锥的速度为_____m/s 。
【来源】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 秒表 乙 时间 高度 A 先变大后不变 0.16【解析】【详解】(1)[1] [2]根据s v t=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测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2)[3] [4] [5]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而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的位置释放,然后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也可比较下落相同时间所经过的高度;(3)[6]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锥角,以增大下落时间,便于时间的测量,应该在图乙中选择纸锥A 较好;(4)[7]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8]由图示可知,AB 间的运动时间: 0.2s 20.4s t =⨯= ,纸锥的速度:0.064m =0.16m/s 0.4ss v t == 。
5.小王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原理是_____;(2)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大”或“小”);(4)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AB s =_____cm ,BC t =_____s ,AB v =_____m/s ,BC v =_____m/s ;(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_____;(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_(填“大”或“小”)。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四教研联合体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s v t =方便计时 小 40 1 0.2 0.5 大 大 【解析】【分析】斜面【详解】 (1)[1]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所以实验原理为s v t=; (2)[2]金属片在小车下滑到斜面底端时防止小车飞走,并且小车撞击金属片发出响声方便计时;(3)[3]为方便计时实验时间不能太短,所以要保证小车运动速度不能太快。
故斜面坡度应较小;(4)[4][5][6][7]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刻度尺读数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40.0cm AB s =,由电子表的示数知1s BC t =,40.0cm 0.40m 0.2m/s 2s 2sAB AB AB s v t ==== 50.0cm 0.50cm 0.5m/s 1s 1sBC BC BC s v t ====; (5)[8]由 AB BC v v <可得小车下滑中速度越来越大;(6)[9]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AC t 偏小,导致AC v 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