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礼仪》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秘书专业的基本技能实训课程,其任务是通过秘书日常工作礼仪教学,使学生掌握不同场景下的秘书礼仪规范及行为礼仪规范,从而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好基础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本课程学习领域核心目标是运用任务驱动模式,设置不同的教学情景和学习任务,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大量实训,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各种礼仪规范,提高学生未来在各相关岗位上的职业化外在形象的定位品位。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 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表1-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二)课程目标
根据本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从秘书礼仪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内容进行综合阐述和训练,使学生掌握秘书礼仪的基本规则,通过相关的实践和课内训练,使学生掌握并能运用特定场合的行政、商务行为礼仪、涉外礼仪知识及实务,并能运用相关礼仪开展多方交流与合作,塑造良好的个人及企业形象。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细分为:
(1)知识目标
①仪容、仪表礼仪。
②举止礼仪。
③日常交往礼仪。
④职场沟通礼仪。
⑤商务社交礼仪。
⑥国际礼宾礼仪。
(2)技能目标
①沟通能力。
②协调能力。
③组织能力。
(3)态度目标
①遵守的态度。
②自律的态度。
③敬人的态度。
④宽容的态度。
⑤适度的态度。
⑥平等的态度。
⑦真诚的态度。
三、教学组织
根据对文秘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适应行政秘书与商务秘书管理工作,本课程设计了6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15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表1-2 教学组织表
四、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表1-3 项目一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表1-4 项目二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表1-5 项目三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表1-6 项目四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表1-7 项目五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表1-8 项目六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该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下,各个项目采用的共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理论讲授法、模拟场景练习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相关的教学软件进行礼仪学习和实训。
六、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试考核采用笔试加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的考核方法,实行百分制评定,其中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考核成绩见表1-9、表1-10。
2、平时考核成绩指平时实训成绩,由6次课堂测试成绩组成,每次测试满分为5分,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测试的质量分别给5、4、
3、2分的成绩,平时考核成绩满分为30分,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核内容包礼仪的基本规则和规范以及礼仪场景的设计和操作。
要求学生熟悉礼仪的各种规则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卷面满分为100,占总成绩的70%。
3、试题类型为:填空题,解词,简答题,实践题。
4、试卷结构包括基本知识考核和知识运用能力考核两部分内容,两者按4:6的安排。
5、试卷难度为三个等级:容易、中等、较难,比例为:2:5:3
考核成绩见表1-8、表1-9。
表1-9 课程整体成绩表
表1-10 课程考核成绩表
七、说明与建议
该课程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知识内容的分类,形成了以项目为导向的知识与技能模块,更好地培养学生相应的职业能力。
重点内容是项目三、四的内容,难点是秘书职场沟通礼仪中的位次礼仪与举止礼仪中蹲姿的训练。
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见表1-11。
表1-11 教材及参考书
程实际执行学时允许4个学时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