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地理试题(中亚、西亚)
(主观题20题,每题3分。
客观题2题,每题20分) 2017.2 一主观题
1.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一带的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反气旋的影响
C.季风洋流的影响
D.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
2.有关中亚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五国全为内陆国
②古代东西方陆路骆队商人和“丝绸之路”均经过这里
③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从中亚腹地通过
④中亚有4国同我国相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关于中亚的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北温带,地势西高东低
B.图兰平原气候湿润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内流河、内流湖
4.中亚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稀少
B.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C.高原沙漠广布
D.深居亚欧大陆内陆
5.阿姆河和锡尔河都是内流河,它们同时流入()
A.里海
B.黑海
C.巴尔喀什湖
D.咸海
6.咸海近年来不断缩小,原因主要是()
A.气候干旱,降水越来越少,湖面缩小
B.蒸发和灌溉的原因,汇入湖泊的河水日益减少
C.河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使湖面缩小
D.人们大肆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使湖面缩小
图
2
图1 7.关于西亚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濒临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B .两河流域是指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
C .死海盐度高达32%,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
D .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
8.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A .温带草原气候
B .温带沙漠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9.西亚地区最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是( )
A .波斯湾沿岸
B .红海沿岸
C .地中海沿岸
D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10.下列地区中,宜建海水淡化厂的是( )
A .波斯湾沿岸
B .马来群岛
C .塔克拉玛干沙漠
D .撒哈拉沙漠
读图1和图2,图4中著名的古代建筑全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
回答11~12题:
11.大理石 ( )
A .因变质作用而形成
B .按成因属于岩浆岩
C .因外力作用而形成
D .产于地壳的硅镁层
12.该建筑位于图5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5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较 ( )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比①地年温差大
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有关问题14~17:
14.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
A.淡水资源
B.渔业资源
C.石油、天然气
D.煤炭、铁矿
15.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 )
A.水体富营养化
B.水体放射性污染
C.外来物种入侵
D.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16.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B.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17.若城市①②之间实际直线距离为M,城市③④之间为N,则M与N的关系是
A.M=N
B.M>N
C.M<N
D.无法确定
下图是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
据此回答18~20题:
18.甲地湖泊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刨蚀作用
B.断裂下陷形成
C.海积作用
D.火山作用
19.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B.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
C.终年温和多雨,有利于畜牧业发展
D.夏季炎热干燥,水资源紧张
20.图中城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其名称是()
A.梵蒂冈
B.圣地亚哥
C.耶路撒冷
D.麦加
二客观题
21.图示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Array尘暴。
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
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完成下
列要求。
(20分)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是。
(6分)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
是。
(2分)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6分)。
(4)大量引R1和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
22.读西亚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图中A河的名称是。
(2分)
(2)该地区地处三洲的交
界地带,有许多重要的交通和战略要地,其
中,海峡扼主要产油区石油运输
的重要通道的出口,曼德海峡是海通
往洋的咽喉要道。
(8分)
(3)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原因在于这里常年受控制。
所以资源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限制性资源。
(6分)
(4)从地理角度分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为什么经常插手该地区事物?(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②;。